APP下载

头孢喹肟及其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

2021-03-29单夫峰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白痢头孢胸膜

单夫峰

(临沂市兰山区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0)

头孢喹肟是治疗动物疾病的头孢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猪、牛等呼吸道感染类疾病。该药物使用过程低残留、用量少,并且疗效显著,在禽畜养殖方面极具推广价值。

1 头孢喹肟理化性质介绍

头孢喹肟常温环境下为白色结晶粉末,微溶于水,水溶液pH值为7,溶解度为11~12mg/mL。如果环境温度较高或潮湿,其状态不稳定,容易分解。其化学式为C23H24N6O5S2,相对分子质量528.6,属于两性离子化合物。

2 头孢喹肟治疗猪病的药动学特性

在猪病治疗过程,如果口服头孢喹肟,吸收效果相对较差,因此给药方式为肌肉注射,吸收迅速,对症状消除速度较快,仅需0.28~0.66h即可到达峰值,生物利用效率超过80%。研究显示,头孢喹肟属于有机酸,其解离常数处于2.51~2.91,因此脂溶性较低,难以在动物体内广泛分布,并且分布的容积比为0.26/kg,和动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在5%~15%。用药之后,药物在注射位置以及动物的肝、肾脏中浓度较高,肌肉中药物浓度较少,脂肪中浓度最低。注射头孢喹肟以后,可通过肾脏排泄原药,还可通过粪便排泄原药。注射24h以后,约有80%左右的原药可通过尿液排泄,约7%的原药通过粪便进行排泄。

3 头孢喹肟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

3.1 治疗呼吸道疾病

研究表明,头孢喹肟可有效治疗猪呼吸道细菌性感染。选择100头呼吸症状不同的猪分成3个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其中头孢喹肟低剂量组,按1mg/kg.bw;中剂量组,按2mg/kg.bw;高剂量组,按3mg/kg.bw;对照组使用头孢噻呋钠,剂量4mg/kg.bw。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分离出多杀性巴氏杆菌以及胸膜肺炎放线菌。用药2d后,试验猪发病症状明显减轻。给药后7d,试验组的病猪症状基本消失。猪直肠温度降到40℃以下。低剂量组在给药14d以后,猪的病症基本消失。症状加剧。试验组的死亡率也明显较低。对照组猪的死亡率4.8%,高于中、高剂量头孢喹肟试验组。试验期间,各给药组的病猪增重也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使用头孢喹肟对胸膜肺炎放线菌以及巴氏杆菌等感染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降低病猪死亡率,使猪体重增加。临床用药时,剂量选择2mg/kg为最佳,选择颈部注射,1次/d,连用3~5d。

3.2 仔猪常见病治疗

3.2.1 黄白痢治疗 经过临床实践,头孢喹肟可用于仔猪的黄白痢治疗。选择感染黄白痢仔猪作为实验对象,并利用头孢噻呋钠作为对照药。头孢喹肟设置3个剂量组,低剂量组用药1mg/kg.bw;中剂量组用药2mg/kg.bw;高剂量组用药3mg/kg.bw。试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组疾病治愈率为93%,中剂量组90%,低剂量组0。对照组用药5mg/kg.bw,疾病治愈率约40%。可见,使用头孢喹肟,中、高剂量对仔猪的黄白痢治愈效率较高,且差异显著。

3.2.2 胸膜肺炎治疗 利用头孢喹肟对感染胸膜肺炎的仔猪进行注射治疗,使用人工感染形式,将胸膜肺炎杆菌给健康仔猪体内接种,接种7d左右,仔猪食欲明显下降,并且出现体温升高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分别注射高、中、低剂量的头孢喹肟,高剂量为剂量组用药4mg/kg.bw;中剂量组用药2mg/kg.bw;低剂量组用药1mg/kg.bw。对照组用头孢噻呋治疗。头孢喹肟注射治疗效果明显,仔猪临床症状减轻,并且增重率比对照组高。特别是高、中剂量组,无论是治疗效率方面,还是仔猪增重方面,都高于对照组。

3.2.3 大肠杆菌病治疗 使用头孢喹肟治疗仔猪感染大肠杆菌病,采取人工感染形式,将大肠杆菌向仔猪体内接种。仔猪感染5d之后,出现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并且排稀便等症状。之后使用不同剂量的头孢喹肟注射液,高剂量组用药4mg/kg.bw;中剂量组用药2mg/kg.bw;低剂量组用药1mg/kg.bw,观察效果。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各浓度的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的治愈率较好。中、高剂量组治愈效果明显,并且使用头孢喹肟仔猪增重率也高于对照组。

4 结束语

头孢喹肟由于抗菌谱广,并且少量用药即可获得较好的治疗功效。因此,其在猪病治疗领域当中应用优势明显。需要结合猪临床症状,确认使用剂量,发挥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白痢头孢胸膜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浅谈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控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鸡白痢的防控
中药防治仔猪黄白痢效果探讨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