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支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1-03-29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单纯性分泌物宿主

汪 洁

(绥德县名州区域农牧业综合服务站,陕西 绥德 718000)

鸡支原体病是一种主要的鸡呼吸道感染病,病鸡常以呼吸困难、精神沉郁、继发大肠杆菌感染为主要症状。早期单纯性的鸡支原体病可有效治愈,但因伴发大肠杆菌等疫病的继发感染使病情加重,造成该病的死亡率非常高。本文主要阐述鸡支原体病的诊治,为我县鸡支原体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1 病原学特性

鸡支原体是目前世界上认为形体最小的病原微生物,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鸡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形状有很多种,如常见的球形,环状,螺旋状等。培养后在灯光下可见针尖状的菌落,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荷包蛋状的形态环境中培养,且需在厌氧环境才能正常生长。鸡支原体本身是不能合成胆固醇和脂肪酸的,因此,在培养时需在培养基中加入猪血清、还原性辅酶和半胱氨酸等物质。鸡支原体对外界的抵抗力非常弱,过酸或过碱的环境都可将其灭活。

2 流行病学

鸡支原体多数情况下是寄生在动物体内的,鸡支原体的宿主性非常强,它可以寄生在很多种动物体内,如鸡、火鸡、鹌鹑、家雀等,截至目前,还没有感染人的病例。不同日龄的鸡都可感染鸡,但以6日龄左右的鸡感染最严重,对该病原也最敏感。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季节更替时,发病率会突然增高。1986年有报道,鸡支原体的感染率低,但随时间推移和病情的恶化,其感染增多且普遍。在我国的南部部分地区,鸡支原体感染率因场地不同而有差异,有的地区不到10%,有的地区可80%以上。从鸡支原体阳性率的报道上可以看出,鸡支原体的感染率因年龄、地域、季节及饲养环境的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异。

3 致病机理和发病特点

支原体感染鸡后,集中分布在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眼睛和黏膜等处。支原体感染首先要与宿主细胞进行黏附,原因是支原体表面有很多的脂质相关膜蛋白,黏附到宿主细胞表面后会不断对宿主细胞释放毒物,使细胞发生损伤和死亡,继而出现黏附处的炎症,如气管炎、输卵管炎、气囊炎等,随着病程的发展,会继发其他细菌、病毒的感染,加重鸡的病情。单纯性的支原体病并不严重,但继发感染其他疫病后会使鸡的致死率升高。因此,养殖户对该病的控制加以重视。鸡支原体病可随着蛋传播给下一代,因此,在引种时,鸡支原体病是首要考虑的因素。鸡支原体病除了垂直传播之外,还可水平传播,如健康鸡接触了被支原体污染的饲料、饮水、器具等都会感染此病。一旦鸡场感染此病,很难彻底根除。因此,该病也很难达到净化的效果。

4 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鸡感染体后常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呼吸困难,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呼吸有锣音,甩头等,继而产蛋量和饲料利用率严重下降。剖检发病鸡可见,鸡的气管充血,出血现象严重,且气管内的粘液非常多,肺部发生肉样病变,气囊上有分泌物,分泌物的量根据发病鸡的病程不同而有差异。在临床上,单纯性的鸡支原体感染不多见,常见的是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的混感,且鸡的肝脏发生硬化。

5 诊断

单纯依靠临床表现和剖检变化很难对该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因此,确诊需借助实验室手段。实验室对鸡支原体病的诊断常用的方法有很多,如病毒的分离鉴定。无菌采集发病鸡的气管组织和分泌物进细菌分离/传代培养,然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支原体的形态呈荷包蛋状,即为支原体。另外,血清学诊断方法也比较常见,如平板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血清学诊断方法的主要原理是抗原抗体反应,该方法的最大优势是快速、高效、灵敏、成本低。其不足是容易出现交叉反应和假阳性。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也被广泛应用到鸡支原体的检测当中,如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定量PCR技术。这些诊断技术不但灵敏度高,而且特异性好,时间短,出现假阳性的概率小,可以实现批量检测,唯一的缺点是价格相对较高,因此,在基层很难推广。

6 防治

鸡支原体病自发生以来,该病从来未被有效净化过,在养殖场已经是以一种常发病的状态存在了。因此,对该病的防治主要是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猪肉价格的不断攀升,人们对鸡肉的需求日趋加重。近两年,我县鸡的饲养量在逐年增加。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大,鸡舍的饲养密度在不断的增大,因此,养鸡场要及时给鸡舍的清洁卫生、通风、消毒。对发病或疑似发病鸡要及时隔离饲养。另外,要按时进行疫苗的免疫接种,无论是鸡支原体疫苗还是其他疫苗,都要做好接种工作和疫苗的储存工作。

猜你喜欢

单纯性分泌物宿主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龟鳖类不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花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和化感作用研究
抓住自然宿主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17例单纯性肥胖术后护理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月经不调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