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和治疗

2021-03-29廖海波杨锦疆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病毒性患病黏膜

廖海波,杨锦疆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南宁 530207)

牛病毒性腹泻是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易患疾病,一旦牛患有该疾病,会对牛的繁殖力、产奶量等造成较大的影响。另外该疾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毒会通过食物、饮水、密切接触等进入到牛的消化道和呼吸道,侵袭牛咽部、肠黏膜以及鼻窦等部位,提高牛血液中病毒水平,致使病毒血症发生。由于该疾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还能在短时间内引起牛黏膜变形或是坏死,会严重威胁牛的健康生长,因此还需要及时对会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高养殖效益。

1 诊断

1.1 临床症状 该病的特点是发病快、发病急,短时间内患病牛体温会迅速上升至40℃以上,排便稀少,该症状有时候会持续1~3周。当其患有慢性黏膜症后,具体表现为持续性和间歇性腹泻,食欲不佳,精神不振,处于生长期的患病牛其生长速度十分缓慢,疾病有时会持续3个月左右。

1.2 血清学 根据临床症状可对该病进行初步诊断,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检测,常用的检测反复发有琼脂扩散试验、吸附试验、中和试验等。在中和试验检测的准确度较高,能够重复检测,但不排除牛存在抗体发生漏检的情况;琼脂扩散试验的操作简便,但只能检测血清抗体,检出率较低,敏感性较中和试验弱。

1.3 病原学诊断 病原学诊断可采集牛的血液样本,对牛源细胞做接种处理,若是没有发现第三代细胞病变,可运用免疫荧光抗体技术进行鉴定。若是发现病毒株,可进一步判断其是否患有病毒性腹泻。

2 治疗与预防

2.1 治 疗 牛病毒性腹泻的治疗当前依然的缺乏特效药,还需做好牛的饲养工作,注重抗病能力的提升。在发现感染之后,需结合实际病症做有针对性治疗。首先,针对电解质失衡或是缺水的情况,要及时进行补液,扩充血容量,之后服药,可用炭、矽炭银等药物缓解酸中毒。可以使用四环素、土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防治。为预防继发性感染,可运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比较好。

一旦发现牛患有病毒性腹泻,需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疾病大范围传染,威胁到更多健康牛的身体健康。针对疾病可以采取中医治疗的方式,具体的方剂为:茵陈、姜黄各15g,诃子肉、柿蒂各10g,乌梅25g。上述药物混合,加水煎服,之后可将其混入到患病牛对的饮或是饮水中,2次/d,连服4d,之后观察效果,能够明显好转。

2.2 牛病毒性腹泻的预防 由于缺乏治疗的特效药,因此还需做好牛病腹泻的防治,有效进行疾病的预防,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

日常养殖过程中,需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及时杀灭可能导致患病的病毒,消毒剂要及时更换,选择合适的剂量、科学的配比,保证获得较好的消毒和预防效果。

养殖最好采用自繁自养的养殖方式,必要时需要进行引种,可选择适合进行养殖工作的区域建厂,明确引种的来源,避免来自疫区的牛进入到养殖场,以免有牛携带病毒性腹泻等疾病造成疾病发病率升高。

定期为牛做好疫苗接种,制定科学的疫苗接种制度,结合制度在合适的日期接种正规厂家生产的高质量疫苗。有效形成抗体,降低各种疫病发病几率。

日常饲喂工作还应该做好。做到科学饲喂,保证饲料营养丰富以及饮水干净,牛怀孕后可适当抗生素,提高母牛的机体抵抗能力。可以在牛的饲料中加入维生素等物质,提高整个牛群对疫病的免疫能力。

基层动物防疫部门还畜定期向牛养殖户普及一些养殖知识,引导其重视牛病毒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做到科学饲养。

其次需要结合实际向养殖人员做好宣传工作,潜移默化中提高其对于各种疫病的防控工作,落实好各项养殖细节,保障牛群的健康成长。

3 结语

牛病毒性腹泻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的接触性疾病,会严重制约牛的健康生长以及养殖,因此养殖过程中还需要做好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精准确诊,有针对性进行治疗,降低患病几率,提高治愈率,促进牛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病毒性患病黏膜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glifo”帮助患病儿童圆提笔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