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布氏杆菌病的防治技术

2021-03-29李梦奇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布鲁牛群氏杆菌

李梦奇

(白银市白银区兽医站,甘肃 白银 730900)

布鲁氏杆菌病又称传染性流产,导致该病的主要病原为布鲁氏杆菌,该病属于人畜共患性慢性传染性疾病。病原菌对生殖系统危害极大,侵入生殖系统之后导致子宫、胎膜、关节等炎症。现如今,畜牧养殖业发展很快,牛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但随着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增,布鲁氏杆菌病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同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为了控制和减少牛布鲁氏杆菌病给牛养殖业带来的严重影响,应当针对性的构建一个准确、灵敏、适应性强而又快速的治疗与预防体系,采取有效措施提前预防和控制布鲁氏杆菌病,避免布鲁氏杆菌病发生大面积蔓延造成更大危害,为牛养殖业的稳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临床症状

一般牛感染布鲁氏杆菌病之后,通常没有较为明显的症状,特异性的症状缺乏。处于孕期阶段的母牛如果感染布鲁氏杆菌病,常常出现流产,同时有粟粒状红色结节从母牛的阴道中流出,并表现出分娩征兆,胎儿则多是死胎,也有极个别的个体可能生存,有的病牛在1~2周之后分泌物消失,还有的病牛感染该病之后引发不孕,母牛的乳房肿大,还有的引发乳房硬化,泌乳功能全部丧失。而公牛感染该病之后,主要出现生殖器与关节部位的症状,如睾丸炎、附睾炎,睾丸部位明显肿大、化脓,处之会有明显痛感,局部位置发现肿大的淋巴结,严重影响其配种能力。

2 病原特点

布氏杆菌是引发布氏杆菌病的主要病原,病菌为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没有鞭毛与芽孢,该菌有极强的侵袭力以及扩散力,后经过粘膜、皮肤对牛的机体造成侵入,并向其他组织部位扩散,该菌在外界抵抗力方面较强,在乳类以及肉类制品当中能够达到60d的存活率,土壤中可以存活120d,该病菌对热非常敏感,60℃环境条件30min能够将此病菌杀死,而且紫外线以及常规消毒液也能有效杀灭,通过不断研究发现四环素对控制该菌有重要作用,同时还有土霉素、链霉素等效果也较好。

3 流行特点

牛布氏杆菌病具有非常强的传播性,而且可以经过很多途径造成传播,尤其是牛群带菌是重要的传染源,公牛患病之后,其分泌物以及粪便当中有很多病菌存在,母牛的羊水以及胎盘有很多病菌分布。而且牛布氏杆菌还会在空气当中漂浮,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使得感染几率进一步增加,该病菌还可通过消化道引发传播,一些饲料以及水源被污染之后,健康牛群取食会引发感染。病原菌漂浮在空气当中也是重要的传染源,特别在蚊虫叮咬之后感染几率也会明显增加。牛布氏杆菌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征,寒冷的天气条件下,也会造成感染与传播。另外,牛群饲养管理不到位,没有认真坚持消毒,牛群健康状况不良,都会增加该病发病几率,但是牛犊以及老牛感染该病的几率相对较小,成年牛群发病率相对较高,有的病牛感染该病之后可以自愈,但是体内仍然带有病菌,会对其他健康牛群造成传染。

4 病理特点与诊断

牛布氏杆菌病属于人畜共患性疾病,人类感染该病之后会有发热、出汗、关节部位疼痛、神经痛、脾肿大等相关症状,同时呈现反复发作特点,具有较长的病程。布氏杆菌感染牛羊猪的几率较高,抽检受感染死亡的病牛,可见其胎盘部位有胶样黄色浸润,同时有很多出血点存在,脓液以及絮状物覆盖在表面,绒毛膜明显充血变后,渗出物呈黄绿色,由于这种疾病会导致流产,死胎胃部有白色粘液存在,并有红色积液存在于胸腔中,脾脏淋巴结部位肿胀坏死。慢性布氏杆菌病,多具有滑液囊炎以及关节炎。

该病没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给诊断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如果出现明显症状时,结合流行病学便可进行诊断,通过血清学试验最终可以确认。病原诊断过程当中将母牛阴道中的分泌物进行提取,也可对母牛流产胎盘子叶进行提取,或者提取胎儿组织和胃内容物,培养细菌,将布氏杆菌筛选出,实施革兰氏染色,镜下鉴定。在布氏杆菌病诊断过程当中,血清学检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检验和确诊布鲁氏杆菌病的重要指标,应用广泛。

5 综合防治技术

5.1 及时隔离

在牛养殖过程当中,如果有疑似病例被发现时,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对养殖场中的奶制品以及各种用具全面消毒,在防疫部门没有确诊之前,对牛群移动实施控制,加强隔离措施,全面认真消毒,阻断传染源,避免疾病发生传播蔓延,该病属于人畜共患疾病,有疫情发现时还应当监控人群,避免疫情传播扩散。

5.2 扑杀病牛

确诊病牛及时捕杀,依照无害化处理相关要求,掩埋或者焚烧病牛尸体,无害化处理过程当中应当选择偏僻地带,不能在交通线周围以及居民生活区周围,还要远离水源,在合适的区域开挖3m见方大坑,将生石灰铺与底部,在坑内平铺病牛尸体,并将厚度为0.5m的干草覆盖其上,进行浇柴油,将生石灰覆盖其上进行回填。

5.3 药物治疗

对病情较轻,具有治疗价值的可及时的运用药物开展治疗工作,母牛患病,可以运用和适量的生理盐水,对其子宫反复冲洗,并运用链霉素开展治疗,按照20mg/kg.bw肌肉注射,也可选择10mg四环素或10mg盐酸土霉素肌肉注射,1次,持续14d,可治愈。

5.4 强化预防管理

(1)提高检疫检测水平。在牛养殖区应当将布病检疫工作充分落到实处,每年开展一次布病检疫,随机抽检,有感染者发现时,及时捕杀,并依照无害化处理相关要求进行掩埋,焚烧,疑似病牛及时隔离,并将消毒工作充分做好,并及时构建疫情监测净化方案,隔离饲养健康牛群,每30日检测一次布病,有病牛发现时及时补上,持续的性的进行半年监测,保证牛群无病牛存在,将消毒池设置在牛养殖场中,每隔3d,对消毒药品进行一次更换。

(2)强化犊牛养殖管理。针对人工授精的多牛,要严格检验经验是否合格,并认真消毒人工授精的设备器械,出生的牛犊,选择3%~5%的来苏儿溶液,对其全身开展消毒工作,并将隔离措施充分做好,犊牛进行5~10d喂养之后,便可选择巴氏消毒健康牛乳进行喂养。定期对牛圈舍开展全面消毒,同时对进入养殖场的机械设备人员,都应当开展消毒工作,在20日龄、5月龄、9月龄分别对犊牛开展布病检测工作,三次检测均为阴性的,可进入犊牛群进行饲养。

(3)将环境消毒工作充分做好。不良的环境条件下会导致布鲁氏杆菌传播蔓延,所以应当努力为其创造优质的养殖环境条件,促进牛的健康生长,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非常重要,应当结合牛养殖实际,研究其生长环境,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如可以将消毒池设置在养殖场的入口部位,定期更换消毒液,或者利用20%的石灰乳消毒,10d左右更换一次,保持正牛养殖环境的干净卫生,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加强牛日常饮食管理,科学的搭配资料,确保牛饲料更加的健康与营养,并保证牛群饮水干净卫生。

5.5 接种疫苗

为了更好的防治由布氏杆菌病,加强疫苗接种是非常重要的措施,疫苗接种之后,可以对病菌产生较好的免疫力。现如今S19疫苗以及M5疫苗与S2疫苗应用较为广泛。6~12月的牛群适于接种S19疫苗,同时也可针对初次配种之前开展二次注射,但必须要注意6个月以下的牛犊或患病牛群、怀孕母牛不能接种该疫苗。怀孕母牛可以接种S2疫苗,也可口服接种。如果饲养过程中发现疑似病例,必须要科学控制传染源,特别是牛的胎衣、排泄物需要深埋,焚烧处理等,对牛棚展开全面消毒,病原菌的蔓延扩散,牛种引进过程中,要实施多次反复检测。前期阶段还应当分群饲养,当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之后,才可混合饲养。为了更加高效的防治牛布鲁氏杆菌病,需要加强牛舍管理,饲养人员要打破传统的饲养管理方式,加强精细化管理,增强牛群全面防控能力,提高防疫成效,控制和减少由布鲁氏杆菌病的传播和蔓延,减少损失。

6 结语

在牛养殖过程当中,牛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传染性非常强,所以必须要将预防工作充分落到实处,集合牛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验。病理变化等各个方面及时确诊,同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对病牛及时捕杀,强化日常饲养管理,落实消毒措施,提高检疫检测水平,通过源头控制病原菌的传播和蔓延,牛布氏杆菌病的发生几率,增加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布鲁牛群氏杆菌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与牛共眠
布鲁笑了
影子布鲁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布鲁氏杆菌病的防制措施
牛牛阿卡
声东击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