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山地生态畜牧业助推乡村振兴
2021-03-29牟锦繁
牟锦繁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旧营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贵州 六盘水 553519)
畜牧业是乡村农业产业兴旺中的支柱产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畜牧业的发展,既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山地”是贵州省的自然地貌特征;“生态”是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山地生态畜牧业是现代畜牧业发展方式之一。本文将如何发展山地生态畜牧业助推乡村振兴,提几点及建议,供参考。
1 山地生态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现状
1.1 畜牧业生产情况
全乡生猪存栏9600头,牛存栏4150头,羊存栏1100只,家禽存栏65500只,肉类总产量1560t。已建省级家庭牧场2个,新建年存栏24000头育肥猪场1个,养殖大户18户,黑山羊、绿壳蛋鸡、中华鲟、蜜蜂等特色养殖业逐渐兴起。
1.2 自然资源优异,草山草坡资源丰富
旧营乡地处贵州省盘州市北部,群山绵延起伏,六条河流纵横交错,形成“五坡、五槽、三坝子”的地貌特征;地形沟壑纵横、喀斯特地貌。自然条件适宜,群山倒影冬暖夏凉,处处有小溪山泉,季季有常青常绿饲料,适合生态养殖的发展。由于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村青壮年普遍外出,大片的土地荒芜,为饲草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退耕还林为林下养鸡带来了契机;山地中草山草坡、农作物秸秆和灌木林,最适合发展草食畜牧产业。
2 山地生态畜牧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畜牧业的发展与市场的需求不平衡,畜禽存栏数不稳定
受市场因数、养殖技术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养殖场(户)没有预测市场风险的经验;没有正确认识到养殖行业的风险,盲目跟风较为严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导致高价买进低价出售的怪圈。流出人口多,在家从事农牧生产的主要是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接受新技术能力低,缺乏创新精神。返乡创业人少,畜牧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2.2 农户对科学养殖观念落后,饲养管理水平低 广大农户养殖技术水平偏低,传统养殖观念根深蒂固,传统的饲养方式和粗放的管理及经营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3 畜牧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科学的畜牧业发展规划
畜牧产业以生猪养殖为主,丰富的林地、草料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肉牛、黑山羊、土鸡养殖规模没能发展上去,没有适度规模养殖,经济效益不明显。特色养殖处于起步阶段。
2.4 养殖品种老化,引种程序不规范
对土、杂、劣种畜禽没有淘汰,良种引进不足,仍采用本交为主,对人工授精的意识不够强,品改点配种数少。大量从境外购买仔畜仔禽,并且还不按程序引种,不按规定隔离观察,直接进入养殖区,给畜牧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2.5 畜禽圈舍建设不合理,制度不健全
一些养殖场(户)畜禽圈舍建设不规范,选址不合理,防疫条件差,没有雨污分流、沉淀池、沼气池,粪便污染严重。对无害化处理的意识淡薄,消毒意识不强,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没有按制度管人。
3 在乡村振兴中发展山地生态畜牧产业的措施
3.1 加强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畜禽疫病防治主要是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树立发病靠兽医要倒闭的观点。工作的重点是强化畜禽保险、保健和畜禽防疫双轨制,切实抓好春秋两季预防注射,每月补针,产地、市场、运输检疫、疫情动态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和门诊治疗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降低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将防、治、检工作纳入经常化和法制化的轨道。每年都必须坚持对猪牛羊进行驱虫和灭疥,预防寄生虫病的传播。加强畜禽的日常饲养管理。发病畜禽要及时隔离治疗。
3.2 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深入推进畜禽品种改良
引进优良畜禽品种,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以原有的罗家田、海马珠牛品种改良点为重点,完成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和良种推广指导。用好畜牧业良种补贴政策,加大优良畜禽品种的引进和杂交利用与推广。发挥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为优良品种推广提供技术服务。淘汰劣质品种,更换优良品种,对育肥牛羊做到适时出栏。保护和发展母畜比例,防止养殖户宰杀良种母畜,加强品种改良,提高良种比重和生产力。养殖场(户)要按相关规定进行引种,按规定隔离观察无异常方可入场,要向业务部门报告落地检疫登记。
3.3 推广冬季农田种草养畜,促进秸秆饲料化加工利用
大力推广秸秆氨化技术和微贮技术,提高农作物秸秆为饲草的利用率;推广青贮饲料技术,是解决家畜青饲料均衡供应的有效措施;大力推广青干草及草粉加工技术,将绿肥及其他饲草制作青干草或加工成青干草粉;充分利用撂荒地、冬闲田地、田边地角和房前屋后空闲地进行人工种植优质牧草。加快人工草地建设与天然草地改良,大力推进草畜平衡配套技术,发展草捆、草粉、草颗粒等草产品加工,推进牧草产业化进程。
3.4 搞好土地流转,整合土地资源,改善服务体系,营造宽松环境
把外出务工家庭撂荒地、未退耕坡地统一入村级合作社入股分红,打破土地分散零碎现象,搞好以机耕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省市县“三变”文件有关精神,集中连片开发,做到地尽其用,资源转股权。为外来投资者减政放权,做到进得来,在得住,能发展,能示范,能推广,能带动。
3.5 探索“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运作模式
将“三变”改革融入到畜牧产业建设中来,加快培育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养殖场(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产业扶贫,创新山地生态畜牧业经营机制。
4 畜禽饲养技术推广要点
4.1 猪 着重推广仔猪早期补饲技术环节(抓三食、过三关)和育肥猪的四改技术,即改熟料稀饲为配合饲料生饲,改吊架子育肥为一条龙育肥,改深坑湿圈饲养为干平圈饲养,改养大肥猪为适时出栏;推广家庭适度规模饲养。
4.2 本地牛 经杂交改良后生产的牛犊,断奶后即采用持续育肥技术;对架子牛在出栏前3~4个月,采用短期强化育肥技术;耕牛的饲养,应贮备足够的越冬饲料,并适当补饲精饲料,减轻冬春季掉膘。
4.3 羊 推广适度规模养羊,以养20~30只能繁母羊为宜;强化推广驱虫灭疥技术;改冷暗稀圈混养为干燥通风保暖的漏缝地板圈饲养,临产母羊分圈饲养;改扔地草喂羊为筐架装草补饲;改全放牧为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推广适当补盐补饲尤其是冬季补饲技术,加强羔羊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发展肥羔生产,入冬前,及时出栏,减轻冬春草料的压力,缓冲草与畜的矛盾。
4.4 家 禽 在推广良种的基础上,采取专业户规模饲养和广大农户分散饲养相结合;规模饲养的鸡鸭,应推广温室孵化;鹅要推广塑料袋水温平箱孵化;把好温度、湿度、雏鸡密度、饲料营养和疾病防治五关的育雏技术;饲养商品蛋鸡,在健壮鸡群的基础上应根据生育阶段和季节变化掌握饲养管理;肉用仔鸡应采用快速育肥,推广离地平养、全价配合饲料饲喂技术。
5 结语
品种是条件,草料是基础,防疫是保证,饲喂是关键。山地生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种、良法、良料、良圈”配套技术的推广。坚持“稳定发展生猪,突出发展牛羊,积极发展家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的思路。加强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动物卫生监督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畜牧兽医知识,提高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