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岸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2021-03-29黄致新

物理教师 2021年3期
关键词:必修课程课程标准大陆

周 文 黄致新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1 两岸课标修订背景

近年来,中国大陆与台湾的教育改革和国际接轨,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和课程发展主轴,结合教育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开始新一轮的课程标准修订.大陆于2017年底颁布《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1]台湾于2019年(民国108年)正式实行《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2]台湾地区称“108课纲”.台湾地区自然科学领域的“108课纲”遵循“十二年一贯”原则,指导自然科学领域的相关课程(包括小初自然与科技生活与中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

两岸同文同宗,教育都存在“应试教育”的问题,学生的科学能力相当,[3]都“擅长理论,缺乏实践能力”,[4,5]有很好的可比性.比较两岸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了解两岸课标的异同与优缺点,可为两岸未来的教育改革以及物理教育交流提供参考.

2 两岸课程标准框架整体相似,各有特色

两岸课标的整体框架相似,都包含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核心素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实施建议以及附录7个要素.两岸也各有一些特色要素,前言、课程性质、设计依据与学业质量4个要素为大陆课标特有,议题要素是台湾课纲所特有.大陆将“实施建议”与“学业质量”放入课程标准,内容系统而完整;台湾在课纲中仅列举要点,“实施建议”主要在单独颁布的《自然科学领域课程手册》中阐述,“学业质量”水平测验要求则在《考试说明》中详述.

3 共有要素比较

3.1 基本理念内容相似,面向对象有差异

两岸课程理念大体相同,强调普通高中物理教育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素养与能力统整,强调学生多元发展,注重与国际接轨,做好和大学教育的衔接.

两岸基本理念也有一些差异,大陆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基本理念是针对高中物理单一学科;台湾则注重探究与实作,强调学科横向统整与纵向衔接,基本理念指导自然科学领域的多学段多学科.

3.2 课程目标大体相似,强调素养培养

课程目标对课程总目标以及学生需要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要求.

在科学知识学习方面,两岸均注重科学本质,强调科学探究与交流合作,要求学生能运用科学证据解决问题并对其评估、反思.在生活运用与社会参与方面,两岸一致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重视运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环保意识方面,两岸都注重 “可持续发展”精神的培养.

台湾课程目标将“科学探究的热忱与潜能”放在第一位,体现了自然科学领域注重探究实作趣味性的课程精神,[6]也是培养“终身学习者”的理念的体现.大陆课程目标则更多强调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要求、目标,学科性更强.

3.3 核心素养框架相似,落实方式有差异

核心素养作为两岸最新课程改革的主轴,是本次课标修订的亮点.两岸参考世界发达国家地区的核心素养体系,对“核心素养”提出了各自的框架和理念.台湾学者刘湘瑶(2018)与张俊彦(2018)指出,台湾自然科学领域核心素养框架受美国NGSS影响最大.[7]

由表1可知,从定义与框架来看,两岸核心素养具有高度相似性,但两岸在核心素养的落实方式上有着显著差异.大陆将高中物理学科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凝练为“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科学态度与责任”4个方面.而台湾则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核心素养,与整体核心素养的“3个面向,9个项目”相对应,具体表现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学习表现”.

表1 两岸核心素养对比

续表

“学习表现”面向自然科学领域所有课程,分为“探究能力—思考智能”、“探究能力—问题解决”以及“科学的态度和本质”3个维度,每个维度又设3~4个子项,具体要点如图1.

台湾课纲修订物理小组负责人张仁寿老师认为,学习表现与大陆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存在着对应关系.“思考智能”对应大陆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问题解决”对应大陆的“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本质”对应大陆“科学态度与责任”.两岸均提倡“STSE”教育,可见两岸对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认识基本相同.[8]

图1 台湾自然科学领域学习表现要点

3.4 课程结构呈螺旋上升,学分设置有差异

两岸在课程结构的设计上都呈现螺旋上升式,注重体现学科的基础性、系统性与选择性,大陆设置了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台湾设置必修课程与加深加广选修课程.课程与学分设置见表2.

两岸均注重学生的共同基础以及作为现代公民必要的物理素养,要求全体高中生学习物理必修课程.学生修完必修课程就可参加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台湾称“会考”).若“选考”物理,大陆学生还需学习选择性必修课程,共6学分,台湾学生需学习加深加广选修课程,共10学分,修完这10学分就可以参加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大陆称“高考”,台湾称“指考”).

表2 两岸课程与学分设置情况表

两岸对于参加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要求的总学分相同,共12学分.但大陆必修比台湾必修多4学分要求,对不选考物理的学生来讲,其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而台湾以编排“文科生”更容易接受与吸收的教材为目标,希望全体学生接受到“物理发展的精神与传承”.[9]相比之下,台湾课程设置在衔接过渡上更好,也体现了“十二年一贯”制度在过渡衔接上的优越性.大陆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更多空间,额外设置3门选修课程,共6学分,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差异化发展,也体现了大陆对于科教的重视,将STSE教育融入课本.[10]

3.5 课程内容总体相同,各有侧重

3.5.1 课程内容对比

以大陆高中物理课标要求内容为基础,逐条梳理台湾课纲中的高中物理课程对应内容,将对应程度分为基本对应(超过1/2的知识点有对应内容)、少部分对应(对应知识点少于1/2大于0)与无对应.各课程内容对应关系如表3.

表3 台湾课程内容与大陆课程内容对应关系表

必修与选择性必修为选考物理的学生所必学的课程,其内容两岸基本有对应,说明两岸对要选考物理的学生要求掌握的知识基本相同.

但两岸对必修与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的安排有很大差异,主要体现为两点.(1) 大陆必修内容更广,部分知识在台湾的必修课程中未有涉及,在加深加广选修中才讲.(2) 大陆必修课程难度更大,难度与台湾加深加广选修相当.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点为例,大陆必修要求学生能运用图像与公式进行描述,体会极限思想在物理中的应用;而台湾必修中无此内容,在加深加广选修内容中才有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及时间数学关系”的要求.

大陆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课程与台湾加深加广选修课程内容基本都有所对应,但在不同方面进行了拓展与深入.大陆在电磁与电器元件与应用上拓展更多,如自感与涡流、传感器、电容及其应用等;台湾在微观粒子与量子现象拓展较多,如密立根油滴实验,角动量量子化等.再者,台湾高中物理与大学课程内容衔接较大陆更紧密,其高中内容就涉及转动,毕奥-萨伐尔定律等.

从上述讨论可以发现,台湾强调学科横向统整与纵向连贯,大陆则注重知识的学科性与系统性.

3.5.2 物理实验比较

实验是物理的基础,动手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两岸的课程理念与核心素养都强调实作探究能力,但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考量上有差异.

大陆高中物理学生必做实验共21个,其中必修要求实验12个,选择性必修要求实验9个.大陆必修课程设置学生必做实验,且数目较多,增大了必修的难度,同时也为学生实作探究能力锻炼提供更多机会,体现了本次改革注重实验探究的思想.

台湾由于“减量学习”的缘故,课程学分课时减少,“108课纲”在“99课纲基础物理”基础上,删去示范性实验1个,必做实验5个,[11]缺失的实操机会通过“探究与实作课程”来弥补.最后保留高中物理学生必做实验11个,均在加深加广选修课程中,必修只有4个(教师)示范实验.台湾必修课程只安排示范实验,难度较小,和面向“文科”学生的课程设置相符合,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

3.6 实施建议与附录

两岸教学与评价都强调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秉承“多元”、“真实”、“有效”的评价原则,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促进“核心素养”的达成.两岸教材编选都强调以课程标准作为依据,关注科学探究,注重人文关怀,围绕落实“核心素养”选择教材内容.大陆侧重课程的基础性、选择性与时代性,注重教材的物理形态,关注学生学业水平质量的要求.台湾则关注性别与族群平等,以及教材内容趣味性.

4 特色要素介绍

4.1 前言

前言为大陆课标所特有的要素,是对整体修订工作的简要说明.前言部分融入了党的教育方针与指导思想.这一点与台湾课纲有很大差异.

4.2 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是大陆特色要素,分为5个方面对课程结构设计进行说明.

(1) 依据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物理课程进行分层设计,体现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2) 设计以高中课程方案为依据,按照规定合理开设相应课程.(3) 课程设计循序渐进,必修与选择性必修课程之间有衔接过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物理学科学习的特色.(4) 课程设计注重基础性与选择性,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5) 注意课程设计的时代性与操作性.例如,罗俊团队于2018年测出引力常量G的最新数值,次年就有教育工作者建议将其加入中学物理教材,教育部将该建议转达给教材编写单位.[12]

4.3 学业质量与水平考试

学业质量与水平考试是大陆课标的特色要素,也是此次大陆课标修订的一个重要内容.为将教、学、考三者衔接在一起,[13]课程修订组研制出了学业质量水平,将其作为三者的重要参考依据.

大陆将学业成就表现分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4个评价维度,将学业成就水平分为5个层次,要求逐级递进.学业水平确定了不同层次要求,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以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达成.

4.4 附录(议题)

台湾课纲有“议题适切融于领域课程纲要”附录,也颁布了《议题融入说明手册》对议题课程进行指导.台湾课纲附录给出了19个议题主题,如表4.

表4 台湾课纲的19个议题主题

附录对不同教育阶段的议题实质内涵以及学习重点进行了说明,内容广度与难度随着教育阶段升高而增加.为避免占用基础学科课时,议题避开了基础学科,是实现台湾“跨学科领域”目标与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台湾将“议题”定义为“基于社会发展需要、普遍受到关注,且期待学生应有所理解与行动的一些课题”.议题具有时代性、脉络性、跨域性、讨论性以及变动性.对于议题,学生持有多元的观点,通过讨论分析观点背后的价值立场,教师通过议题引导学生探讨不同的可能性,有助于学生厘清对议题的认识和态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5 总结与启示

两岸同文同宗,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都存在着重理论轻实操的问题,高中都开始实行“选科”制度,有较高的相似性,积累的经验与优点可以相互借鉴学习.通过分析比较可以发现,两岸课标有3大共同点与3点差异.

两岸课程标准修订背景相同,课程标准的框架几乎相同,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内容上大体相似.差异在于课程内容编排、核心素养落实方式不同,以及课标修订方向有差异.

根据两岸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异同,得到启示如下.(1) 选考制度虽然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但对不选考物理的学生来讲,大陆必修部分内容多而难.可以适当借鉴台湾方案,减少必修学分,降低必修难度,采用“传承、演化过程”为主的脉络式编排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 大陆一直存在的各学段衔接不足的问题,其根本在于负责各学段课标修订的教师间缺少交流.这点可借鉴台湾经验,修订课程标准时,加强负责各个学段的教师间的交流,删减赘余重复内容,增强过渡衔接.

(3) 台湾课纲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核心素养都是面向自然科学领域的所有学科,物理的学科性被弱化.可适当增强物理的学科性,总结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两岸同根同源,近年来两岸的中学物理教育交流也日渐频繁,希望本文能对两岸未来的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猜你喜欢

必修课程课程标准大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IQ大陆
北方大陆向
创新课程设计 实现快乐军训
独立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高中必修课程“夏商西周政治制度”教学分析
冰之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