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水利博物馆被设立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2021-03-29
河北水利 2021年2期
1 月22 日,水利部办公厅、共青团中央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名单的通知》,全国有29 个水利工程(场所)被设立为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我省的保定水利博物馆成功入选,为河北首个国家水情教育基地。保定水利博物馆是依托清河道署现存古建筑群,以保定水利发展历程及成就为展示内容,充分利用各种展示方式和技术建成的水情教育场所,是我国少有的将古代水利管理机构衙署保护与区域水情教育相结合的博物馆。
图为保定水利博物馆近现代展厅。
近日,在水利部的牵头组织下,黄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委员会、河北省水利厅、山东省水利厅和河南省水利厅5 家单位共同签署《引黄入冀供水协议》,这是雄安新区成立以来第一份支持新区建设的跨省合作协议,也是《引黄入冀(补淀)供水协议》的延续。《协议》以原协议为基础,综合考虑供水工作中成功做法和存在问题,视情况相机通过渠村、位山、潘庄和李家岸4 条供水线路向河北供水,同时进一步细化各方责任,提高供水管理要求,明确引输水指导价格。
图为泊头市境内的引黄工程连接河排水闸。
2 月24 日,河北省灌溉面积最大的地表水灌区——石津灌区开闸放水,开始抗旱春灌。此次春灌石津灌区计划从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引水3.96 亿m3,较上年增加0.68 亿m3,放水时间预计持续60~70 天,石家庄、衡水、邢台等市的130 余万亩农田将得到有效灌溉。
图为黄壁庄水库开闸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