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性别视角下影响乐器选择的因素

2021-03-29

黄河之声 2021年1期
关键词:刻板平均分程度

刘 悦

一、乐器性别刻板印象的定义

Abeles 和Porter 曾经系统研究了乐器性别刻板印象。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在选择他们认为“女性气质”乐器和“男性气质”乐器的时候,都掺杂了性别刻板印象因素。虽然“刻板印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加快我们对某一乐器的认知,并且加快人们学习新乐器的进程,但是更加不能忽视它带来的负面效应,因为它意味着人们对于乐器的认识并不准确,甚至对某种乐器带有偏见。更严重的是,这种“刻板印象”一旦形成,这种传统的、顽固的思想就会尤其稳定,并且很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

越来越多的人对音乐的认知逐渐深化,认为音乐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演奏乐器时,可以让人精神高度集中,四肢协调,身体与思想完全统一,还能提高人们克服困难的能力以及培养人们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的良好学习习惯。

从任何一种乐器角度来看,如果由于人们固有的、古老的、传统的观念,认为这种乐器仅仅男性才喜欢,而女性不喜欢,又或者仅仅适合某一类人,相当于这种乐器就失去了一半的听众。如此,这种乐器就没有发挥出创造者预想的意义,这种状态并不是最完美的状态。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如果仅仅是因为传统观念认为某一类乐器不适合自己演奏,那么自己就会失去一次尝试新鲜事物的机会,失去演奏各种各样的乐器的机会,失去更多事业选择的机会,更有甚者可能会受到言语上和身体上的侮辱。

全国第4 次人口普查男女比例为106.60:100;第5 次人口普查男女性别比为106.74:100;第6 次人口普查男女比例为105.20:100。①联合国出版的《用于总体估计的基本数据质量鉴定方法》(手册Ⅱ)(Methods of Appraisal of Quality of Basic Data for Population Estimates,Manual Ⅱ)中认为:“出生性别比偏向于男性。”由此可见,全国人口总数仍然是男多女少。虽然如此,参与音乐活动的女性仍然比男性多。

人们学习乐器时,是哪些因素促使人们选择某种乐器?对某种乐器音色的偏好?对某种乐器内、外向性格的认同?文化影响或者年龄特点?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会影响人们对乐器的选择。本文正是从当下社会现象出发,试图探讨导致参与音乐活动女多男少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二、学生学习乐器刻板程度分析

笔者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在校大学生(17 岁到27),其中包括音乐专业学习者与音乐非专业学习者,还包括男性与女性。笔者通过采用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理论系统为基础编制问卷试题,并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简称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量表进行信度与效度的检验,结果均有效。分析结果如下:

(一)是否音乐专业学习者对乐器刻板程度的分析

本部分通过计算研究对象对量表中关于乐器性别定型的题目做出的答案的离散程度,即方差来体现一个人刻板程度。方差数值大,就说明此类学习者对乐器存在的刻板程度深。

表一

由表一可以看出,非音乐专业学习者对乐器刻板程度的方差为1.26,大于音乐专业学习者对乐器刻板程度的方差1.14,所以,非音乐专业学习者对乐器的刻板程度比音乐专业学习者对乐器的刻板程度大。

表二

由表二可知,从音乐专业与非音乐专业的视角来看,音乐专业学习者受社会因素影响的总平均分为3.92,大于非音乐专业学习者受社会因素影响的总平均分2.63,这说明音乐专业学习者比非音乐专业学习者受到的社会影响更大。再者,单从音乐专业视角来看,每项维度的平均分——同伴平均分4.37〉教育平均分3.95〉媒介平均分3.88〉家庭平均分3.46,这说明对于音乐专业学习者来说,同伴对其刻板印象程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学校教育、媒介、以及家庭教育。而从非音乐专业视角来看,每项维度的平均分——同伴平均分3.17〉媒介平均分2.75〉教育平均分2.48〉家庭平均分2.10,这说明对于非音乐专业学习者来说,同伴对其刻板印象程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学校教育、媒介、以及家庭教育。这说明,在各自的视角下,这四个维度对其影响的程度大小顺序一致。

(二)以男性与女性为划分标准,对数据结果的分析

表三

由表三可以看出,男性对乐器刻板程度的方差为1.28,大于女性对乐器刻板程度的方差1.17。所以,男性对乐器的刻板程度比女性对乐器的刻板程度大。

由表四可知,从男性与女性的角度来看,女性受社会因素的总平均分为3.26,大于男性受社会因素的总平均分2.77,这说明女性比男性受到的社会影响更大。再者,单从女性视角来看,每项维度的平均分——同伴平均分3.76〉媒介平均分3.31〉教育平均分3.20〉家庭平均分2.76,这说明对于女性来说,同伴对其刻板印象程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媒介、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而从男性视角来看,每项维度的平均分——同伴平均分3.25〉媒介平均分2.99〉教育平均分2.67〉家庭平均分2.17,这说明对于男性来说,同伴对其刻板印象程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媒介、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这说明,在各自的视角下,这四个维度对其影响的程度大小顺序一致。

表四

三、学生学习乐器刻板印象因素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音乐专业学习者与非音乐专业学习者,以及男性与女性之间对乐器的刻板程度不同。音乐专业学习者的刻板程度小于非音乐专业学习者的刻板程度,而男性的刻板程度大于女性的刻板程度。为了进一步验证通过数据得到的结果,并且为了寻找造成各自之间刻板程度不同的原因,笔者对调查者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与研究。笔者一共挑选了8 位访谈对象。4 位音乐专业学习者,其中有2 位女性,2 位男性。4 位非音乐专业学习者,其中2 位女性,2 位男性。无论是以专业与非专业,或是以男性与女性为划分标准,都能保证人数的对等。并且,笔者紧紧以量表中体现出学校、家庭、同伴、以及媒介的4 个维度为基础,设置了9 道半封闭式访谈题目:(1)你有没有学习或者喜欢的乐器?(2)你觉得类似于古筝、琵琶之类的乐器适合男生演奏吗?为什么。(3)那你的父母喜欢音乐吗?(4)那他们有没有和你讨论过关于音乐或乐器方面的问题?(5)你的音乐老师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演奏什么乐器?(6)你愿意学习音乐老师所演奏的乐器吗?有没有想过男性让男性吹奏长笛?(7)你的音乐老师有没有介绍过关于乐器方面的知识?(8)你身边的同伴学习过什么乐器?有没有想过让男(女)同学来演奏?(9)你喜欢欣赏音乐会吗?频率高吗?

在这八位同学进行访问之后,笔者明显地察觉到音乐专业学习者与非音乐专业学习者之间刻板程度的差异。笔者访问了音乐专业学习者一共四位同学,其中三位同学(两女、一男)对乐器没有性别刻板印象,他们均认为每一样乐器适合所有人演奏,并且每一位演奏者都有可能将其演奏得十分精彩,表演是否精彩与演奏者的性别无关。而在笔者访问的四位非音乐专业学习者中(两男两女),几乎每位同学都对乐器存在性别刻板印象,他们均认为人们应该学习与自己的性别气质相符的乐器。如此,音乐专业学习者中只有一人存在性别刻板印象,而非音乐专业学习者中有四人存在性别刻板印象,所以,非音乐专业学习者对乐器的刻板程度确实比音乐专业学习者的刻板程度大。

图1 以是否音乐专业为划分标准线,图2 以性别为划分标准线。由这两图可知,且不论人们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受到的是这四个因素的正向或是负向影响,单从这四个因素被提及的频率来看,无论是音乐专业学习者或非音乐专业学习者,还是男性或女性,同伴对他们产生的影响是最大的。

结 语

如今,由于大量女性选择某一类乐器,使得这类乐器被贴上女性标签,造成“职业的性别隔离”,进而产生性别刻板印象。当然,不同人的刻板程度不同。刘沛(2004)在其文章中写到,迈耶认为音乐作品是否能完全表达出自身含义,得看欣赏者是否具有读懂这部作品的音乐素质与能力。同理,音乐专业的人与非音乐专业的人,男性与女性,他们各自的刻板程度不同,笔者试图将这种差异归因于欣赏者对每类乐器的认知能力不同。而这种认知又来源于同伴、媒介、家庭、以及学校对其的影响。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远的老师。家庭教育具有感染性、针对性、以及终身性等特点。早期相关研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美国的科尔曼报告(Coleman Report)和英国的普劳顿报告(Plowden Report),认为家庭环境因素与学生学业成绩有很强的相关性(张卫平,2007)。家庭因素中包括的家庭的教育背景以及家庭的教育态度对人类的学习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本研究中,笔者对被试进行深入访谈,发现父母对音乐的关注,与孩子的亲子互动,以及给予孩子学习音乐的支持,在无时无刻地影响孩子对音乐的认知。若父母自身对乐器的关注度很低,那么孩子就会对乐器的认知来源中缺少家庭这一板块,导致孩子对乐器的认知不够全面,反之亦然。父母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模仿学习的对象,父母对乐器的喜爱和专注是对孩子最直观的影响。所以,家庭因素对孩子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的,家庭的影响一直悄无声息地伴随着个体生理以及心理的成长。

(二)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或专职人员对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其智力、体力的教育活动。它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传承与创新文化,而教师则负责文化的传播。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校教育具有的专业性以及系统性是任何其他教育不能企及的。

本研究中,通过分析被访谈者的回答内容,笔者发现,音乐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向学生对乐器进行深入讲解,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乐器的正确认知。笔者通过定量研究发现,音乐专业学习者对乐器的刻板程度比非音乐专业学习者对乐器的刻板程度小。在进一步的定性研究中发现,音乐专业学习者对乐器的认知深度往往超过非音乐专业学习者。造成两者认知差异的原因之一在于,音乐专业学习者聆听到的来自教师关于乐器的知识老师讲解要更多,而非音乐专业学习者的老师却很少甚至没有向学生介绍关于乐器的知识,更不会与学生讨论相关问题。

当然,学校教育具有权威性、专业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以及实施者,教师的气质、思想亦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自然而然教师自身具有对乐器的正确认知是必不可少的。

(三)同伴因素

本研究中,无论从数据或是访谈内容上看,在对乐器的刻板程度上,同伴的影响力最大。当然,同伴的影响力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若同伴的刻板程度小,对于每类乐器的认识都比较深刻,向个体传达的则是正向的影响。同伴关系是发生在年龄相近或心理发展水平相近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平等关系,不同于个体与家庭、或学校教师之间的垂直关系(周宗奎,2015)。同伴之间由于相近的年龄,以及类似的心理发展水平,使同伴之间交流顺畅、没有隔阂。同伴之间的影响并不像家庭以及学校那样具有权威性,但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尤其是同伴的示范影响力巨大,其力量不可小觑。

(四)媒介因素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大街上随处可欣赏电视音乐会,空气中到处飘荡着悦耳的音符。音乐厅的数量更是标志着这个城市居民音乐素养的高低。

调查数据显示,媒介因素会影响人们对乐器的刻板程度,并且其影响力仅次于同伴因素。结合访谈信息,每位被访谈者都能通过媒介或多或少地了解乐器的相关知识,如:乐器的音色、乐器的外形、或演奏者的性别。人们对于媒介的依赖程度绝非一般。人们通过各种媒介工具欣赏乐器表演,加强对乐器的认知,且不论这种认知是否正确,单从其广泛的认知范围来讲,媒介就是一个好的认知途径。

从研究结果来看,人们对乐器确确实实存在性别刻板印象,并且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人的刻板程度不同。导致人们对乐器产生性别刻板印象的原因之一,即是因为人们对乐器的认知不全面,甚至不够正确。而影响人们认知的因素来自于家庭、学校、同伴、以及媒介。

注释:

① 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网。

猜你喜欢

刻板平均分程度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日语程度的类型与程度副词的对应关系
中性自由
平均分一半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幸福的程度
两种分法
“平均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