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三美论”下《乡愁》英译版赏析
2021-03-29胡盈盈
胡盈盈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一、引言
许渊冲认为,“诗歌翻译时,要传达出诗歌所蕴含的诗意,即译文能再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作为余光中的经典代表作,《乡愁》现有英译本十余篇。文章将以许渊冲所提出的“音美”“意美”和“形美”为指导,对《乡愁》的三个英译本进行鉴赏。
二、《乡愁》原作赏析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思乡”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谈资。余老先生在解读自己的《乡愁》时说到,“有些乡愁,不仅是怀乡,也有怀古之情。因而,它不是平面的,地理的,而是立体的,更是包含时间的因素在内”。作者托物寄情,通过“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意象道出了他对母亲和妻子的浓郁思念与怀念之情,亦寄托了自己渴望回归故土的思乡之情。
三、许渊冲的“三美论”
在《翻译的标准》一文中,许渊冲提出了诗歌的翻译标准:“至于诗歌,尤其是格律体的诗词,我提出过,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许渊冲认为,“意美”是诗歌翻译中首要的东西,要尽量译出原文的“内在美”;其次是“音美”,即译文要韵律协调,富有节奏感;最后达到形式工整对仗,做到“形美”。也就是说,译者在对诗歌进行翻译的时候,既要准确无误地传达原作的含义,又要表现出原作的神韵美和内在美,尽可能做到“音美”“意美”和“形美”和谐统一。
四、《乡愁》三个英译本的鉴赏与批评
(一)“意美”
“译诗要和原诗一样感动读者的心,‘意美’即是思想内容的美,能够感动人心”。译者不能只注重诗歌的“外在”,而忽视了诗歌本身的内在美,要学会对原诗进行灵活处理,深刻领会原文所隐藏的深层含义。
下面以《乡愁》的三个英译为例,分析其所体现的“意美”。
诗歌的题目最能帮助读者了解文章的内容和感情基调,因此,题目的翻译就尤为重要。余光中和杨钟琰将题目译为“Nostalgia”,而赵俊华则将题目译为“Homesick”。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 版)中,“Nostalgia”一词意为:“a feeling of sadness mixed with pleasure and affection when you think of happy times in the past”。而“Homesick”的解释为:“sad because you are away from home and you miss your family and friends”。通过分析,“Homesick”表达的是远离家乡,思念家人与朋友的悲伤之情;而“Nostalgia”则有一种“百感交集”之情,既表达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悲痛,亦表现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向往之情。《乡愁》不仅道出了余光中对母亲的怀念,对妻子的思念,愿与家人团聚的渴望,也反映出其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眷恋之情。余和杨将题目译为“Nostalgia”,使得原文所蕴含的内在美和意境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完美地阐释了诗歌的“意美”。而赵将题目译为“Homesick”,只是单纯的展现了离家的悲痛,感情基调较为单一。
其次是对“海峡”一词的选择。余和赵将“海峡”译为“strait”,而杨将其译为“channel”。《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对“strait”的解释为:①“a narrow passage of water connecting two areas or two large areas of water”; ②(straits)“used in references to a situation characterized by a specific degree of trouble or difficulty”。这表明“strait”一词不仅有“海峡(短而窄)”的意思,还有“困境,窘境”的意思。文章认为徐老先生在此不仅表达想要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之情,也表现出了他对所处失望渺茫困境的一种无奈。因此,这里余和赵选用“strait”一词,极致表达出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亦刻画了诗歌所蕴含的内在美,即“意美”。《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将“channel”解释为:“a length of water wider than a strait,joining two lager areas of water,especially two seas”,意思为海峡(长而宽)。杨将“海峡”译为“channel”,不免失去了原诗所想要传递的韵味。
此外,文中写道“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余光中想到与母亲已经天人永隔,就无比地悲痛与自责,母亲在世时,未能好好陪伴,去世后却无比地怀念。余光中本人将“坟墓”译为“grave”;赵将“坟墓”译为“tomb”;而杨将其译为“graveyard”。《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对“grave”的解释为:①“a place in the ground where a dead person is buried”;②“causing fear or anxiety by threatening great harm”,意思为坟墓,忧虑的,低沉的。对“tomb”的解释为:“a large grave,especially one built of stone above or below the ground”,意思为坟墓或冢,指的是一般的坟墓;对“graveyard”的解释为:“an area of land,often near a church,where people are buried”,意思为墓地或坟场。三个选词中,笔者认为“graveyard”一词用在此处并不是很恰当,只是单纯的译出了该词的字面意思。“tomb”和“grave”两个词之间,“tomb”一词显得更为正式一些。而余将“坟墓”译为“grave”,不仅表达了该词的字面意思,更表现出余光中对母亲的沉痛哀悼和怀念之情,进而刻画出诗歌所要表达的“意美”。
(二)音美
“‘音美’即音韵节奏的美,要和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在许渊冲看来,诗歌的翻译首先要传达的是“意美”,其次就是“音美”。中国的诗歌都比较注重押韵,比如头韵、尾韵等,英文诗歌亦是如此。这就说明,诗歌的翻译过程中,“音美”起着重要的作用,即诗歌要“节调、押韵、顺口、听起来好听”。
下面以《乡愁》的三个英译版为例,分析其所体现的“音美”。
《乡愁》原诗中,这四个形容词表达了余光中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对妻子的思念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短短几个字,却使人产生了强烈的乡愁和家国情怀。在余的翻译中,“tiny”与“lowly”,“narrow”与“shallow”构成尾韵,尽可能地体现出原诗所蕴含的“音韵美”。在赵的翻译中,“small”和“shallow”构成头韵,在一定程度上也较好地体现了原诗所赋予的“音美”。而杨并没有将“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三个词翻译出来,所以未能体现出原诗所蕴含的“音美”。
原诗中,“我在这头”和“……在那头”反复出现,将作者内心渴望与家人团聚与颠沛流离的渺茫之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余和赵的译本使得韵脚对等(余:side[d];赵:here/there[r],见表 1),而杨的这两句押尾韵(I/my[aɪ])。所以,这三个英译本在这一方面都很好地体现了诗歌所具有的“音美”。
表1 押韵句举例
(三)形美
“‘形美’即是形式上的美,如字形结构、长短、对仗及句式”。如果译者使得译诗与原诗形式工整,分节相同,行数一致,那就基本达到了“形美”的原则。
下面以《乡愁》的三个英译版为例,分析其所体现的“形美”。
整首诗歌都运用了“乡愁是……”这一结构。原文中,余老先生将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使人感受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眷恋。赵将这一结构译为:“I was homesick for.../I was homesick for.../I was homesick for.../I am homesick for...”;余将这一结构译为:“Nostalgia was a.../Nostalgia was a.../Nostalgia was a.../Nostalgia becomes a...”;杨将这一结构译为:“Nostalgia seemed a.../Nostalgia became a.../Nostalgia turned to be a.../Nostalgia looms to be a...”。这表明三位译者都很好地实现了诗歌结构的形式对等。此外,本首诗歌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完美地实现了节数和行数一致,结构对仗且工整,严格遵循了“形美”的原则。
综上所述,这三个英译本各具特色,都值得读者认真揣摩。笔者认为余光中的译本最能体现诗歌翻译的“三美论”原则。最具“意美”的是余光中的译本,最具“音美”的是赵俊华的译本,而最具“形美”的是杨钟琰的译本。
五、结语
《乡愁》是余光中思念故土和亲人,渴望回到家乡的抒情之作。在诗歌翻译与赏析中,以许渊冲“三美论”翻译原则为指导,能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在诗歌翻译中如何正确地运用“三美论”原则指导翻译,进而达到“意美”“音美”和“形美”兼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