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处理现状及防治对策
2021-03-29朱艳虹田小翠吕梅乐
朱艳虹 田小翠 吕梅乐
摘要 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排放量相对较小,但种类多样、成分复杂且危害性大,如果未进行有效的无害化处理被直接排入自然环境中,必然会对周围居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形成威胁。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的日常无害化处理问题与生态环境安全息息相关,已经成为当今环境监测实验室需要克服的一个难题,鉴于此,对当前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处理的来源、特征、处理现状及防治对策进行详细论述,以期为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无害化处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11–0170–02
1 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的来源及特征
1.1 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的来源
明确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的产生源头对结合废液特点以选择合理的处理工艺,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和防治工作起着积极作用。目前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的主要来源有以下4种。
1.1.1 残余标液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日常监测中很多检测项目需要配制和使用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溶液所使用的母液通常有着很高的浓度,有毒、有害性很强,在配制标准溶液时经常会产生一些残余标液。
1.1.2 多余水样 水质监测是环境监测实验室的重要内容。监测人员在采集水样时为了避免采样量不足都会超量采集,水质监测后多余的水样就成了废液,多余水样的水质存在显著差异,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质较为清洁,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水质较差。
1.1.3 过期失效试剂 实验室监测中配置后长期放置的检验试剂,检验之后长期剩余的溶液,过度挥发的挥发性溶液、长期配置的标准溶液等,如硝酸洗液、铬酸洗液、砷汞硒标准溶液等,这些溶液放置时间过长,超出了有效期后会成为实验室废液。
1.1.4 检验后的溶剂和样品 环境实验室检验分析过程中和检验分析之后的多种溶液都会成为废液,如水质检验中的样品、显色反应后的溶液、滴定实验后的溶液、检验分析中添加的催化剂以及其他检验项目完成后形成的混合溶液等。
1.2 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的特征
1.2.1 种类多样且成分复杂 环境监测实验室需要覆盖辖区内大部分的污染排放源,且随着环境监测实验室监测业务的不断增长,采样量和监测项目不断增加,这就导致实验室废液的种类变得越来越多样且成分也越来越复杂,废液的处理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1.2.2 排放数量较小 环境实验室废液主要来自残余标液、多余水样、过期失效试剂和检验后的溶剂,通常采样和监测需要的样品都较少,分析中使用的溶剂、产生的溶液和剩余的样品也较少,因此实验室废液的排放数量相比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较少,但是其处理难度却较大。
1.2.3 毒害性较高 环境监测实验室使用的标准液母液、硝酸洗液、阴离子清洗剂、铬酸洗液、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挥发性有机溶剂,以及使用的催化剂、显色剂和稳定剂等都具有较高的毒害性。此外,在监测水样中重金属浓度时,剩余样品中含有铬、汞、砷等重金属污染物,因此废液的毒害性较高。
1.2.4 防治措施欠缺 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的产生量较小,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相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也比较欠缺。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环境问题的不断重视,对环境监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验室废液的防治也变得越来越规范,但是废液防治细节仍然不够严谨,样品和溶液随意丢弃、废液分类不当和处理不到位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2 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处理的现状
2.1 部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淡薄
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的有效防治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集中收集,分类存放,统一管理和处理措施,部分实验室废液需要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处理。目前普通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成本约为25元/g,高毒害、高浓度、高危害废液处理成本则更高。
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的处理需要环境监测机构积极主动落实废液的日常管理和处理工作,受经济成本等因素的制约,环境监测机构废液处理多处于消极应付状态,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较为淡薄,不利于实验室废液的科学管理和及时处理。
随着环境监测实验室业务的逐渐增加,废液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加大,废液的分类、收集、存放和处理难度在不断升高,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无法胜任实验室废液的防治工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2 硬件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建设时间跨度较长,有些早期的实验室在设计和建设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验室废液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没有设计和建设与之配套的实验室废液收集、存放、管理及处理等硬件配套设施,导致相关的专业化硬件配套设施存在缺失。此外,一些实验室受到建设资金限制或为了节约建设资金而没有建设配套的专业化废液处理硬件设施,在日常监测过程中没有将产生的废液进行收集和处理,直接将其排入到污水管道中,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2.3 专业化实验室废液处理机构数量较少
環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是一项专业性和复杂性很强的工作,只有经过环保部门严格评审,具备专业资质的机构才能开展实验室废液的处理工作,而且实验室废液机构需要在环保企业日常监管下才能开展废液的处理工作。
实验室废液处理机构资质评审认证的流程严格且烦琐,导致目前在运营的专业化实验室废液处理机构数量较少,并且现有的实验室废液处理机构没有能力处理一些高毒性、高浓度和高危害性的实验室废液,此时就需要多个机构联合起来才能进行处理,加之实验室废液的运输成本较高,加大了实验室废液处理的难度。
3 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的防治对策
3.1 提升环境监测实验室工作人员环保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环境主管部门和环境监测机构要高度意识到工作人员环保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在实验室废液防治中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对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和环保意识的教育培养,使监测工作人员树立起牢固的环保责任感和意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实验室废液的排放收集、分类存放和科学处理等管理和防治工作[1]。E8D37F90-0781-4E49-94D5-9A1CA33671E0
3.2 建立并完善实验室废液收集处理制度
完善的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收集处理制度是确保实验室废液无害化处理的重要保障。因此,环保主管部门和环境监测机构应结合监测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与废液处理客观需求,建立相对完善的实验室废液收集处理规章制度,为工作人员开展实验室废液收集和处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并将其与绩效考核相挂钩,通过监督和问责机制约束废液收集处理工作,确保废液防治工作有效落实。此外,加强实验室废液收集处理经费管理制度建设,确保实验室废液收集处理经费的合理利用。
3.3 从源头上降低实验室废液的产生量
从实验室废液产生源头进行控制是防治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的根本性措施。环境监测实验室应当积极推进绿色实验室建设理念,重视对监测技术、手段、理念、设备仪器等的优化升级。一方面,尽量选择采样量和分析量较少的方法,用废液产生量较小的分析检测技术手段取代老旧的监测技术。另一方面,积极引进环境相容性的检测技术手段和分析试剂,如无磷洗涤剂、可降解试剂等,此外,利用废酸碱来调节酸碱废液的pH值,既能达到中和废液的目的,又能實现了对废酸碱的再利用[2]。
3.4 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的日常管理
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的种类多样且成分复杂,危害程度也存在差异,如果实验室废液分类不当很可能导致不同种类的废液混合交叉造成二次污染,加大废液的毒害性和处理难度。因此,实验室废液的分类、存放和管理对后续进行合理处理尤为关键。环境监测实验室要加强废液的日常分类,通过对废液的科学分析,明确废液的种类,区分和标识不同种类的废液,如果有回收利用价值则尽可能进行回收利用,将相同种类的废液统一收集和存放,避免将不同种类废液混淆。对高浓度的有机溶液和重金属溶液,应根据废液的理化性质选择合理的存放容器,做好详细标识,标明废液的物化性质、日期和毒害性等,分类后选择干燥阴凉、避光稳固的环境进行存放。
3.5 做好实验室废液的规范化处理
对低浓度、易于被氧化降解的和污染物成分单一易于处理操作的实验室废液,可以按照实验室废液自行处理程序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规范化处理,将废液中的污染成分降解为安全无害的成分,同时做好记录。对高浓度的重金属废液,如过期的标准液母液、有毒废液,以及含有四氯化碳、苯类、醛类等有机废液等,应在详细分类和合理存放后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处理。
4 结束语
环境监测实验室作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层单位,在环保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可为我国环保主管部门制定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近年来,我国环境监测水平在不断提高,实验室废液防治问题日益凸显,基于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的特殊性,环境监测实验室应积极承担起实验室废液处理的责任,建立起完善的实验室废液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从废液源头到处理,做好废液的集中收集、科学分类、统一存放和及时处理,最终实现对实验室废液的无害化处理。
参考文献
[1] 韩倍雷.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化工管理,2018(31): 80-81.
[2] 王晓燕.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产生与管理[J].环境与发展,2019(7):135-136.
责任编辑:黄艳飞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of Waste Liquid Treatment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boratory
ZHU Yan-hong et al(Zhejiang Lishu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 Lishui, Zhejiang 323000)
Abstract The discharge of waste liquid from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boratory is relatively small, but it has various types, complex components and great harm. If it is directly discharged in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without effective harmless treatment, it will inevitably pose a threat to the life and health of surrounding residents and the safet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e daily harmless treatment of waste liquid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borato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afet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has become a difficult problem to be overcome in today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boratory.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source,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status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of waste liquid treatment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borator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ste liquid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boratory.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boratory; Waste liquid; Harmless treat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作者简介 朱艳虹(1988—),女,浙江丽水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7-19E8D37F90-0781-4E49-94D5-9A1CA33671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