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中蕴含的音乐美探究
2021-03-28韦梦姣耿苗萍
韦梦姣 耿苗萍
摘 要:古代诗词体现了我国古典文化深厚的底蕴,同时也蕴含着音乐美价值。尤其是较早的朝代创作的诗词作品中,大多与音乐有着紧密的关联,不仅体现在音调、语言方面,还在意境的塑造上有所体现,因而这部分诗词的内在和外延都具有显著的音乐性,呈现出了特殊的音乐美。古代诗词中蕴含的音乐美,渗透于音节、音调、意境之中,构成了古代诗词特有的审美价值。因此,文章结合古代诗词中蕴含的节奏韵律之美感、抑扬顿挫之美感以及和谐意境之美感展开丰富的美学探索,进一步展现我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古代诗词;音乐性;审美;韵律
我国留存了大量优美经典的诗词作品,隽永而深邃,历久而弥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古代诗词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化资源,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瑰宝,凝聚了古代文人的聪明智慧和文学造诣。在古代,很多诗词作品不单单以文字的形式存在,而是可以入歌的,具有显著的音乐性和歌唱性。随着时间年轮的转动,在不断传播过程中,诗词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了下来,而歌的部分逐渐消逝在历史长河中,所以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诗歌大多只是文字的部分。但是,现在我们在对诗歌的吟诵中依然能够感受到诗歌内部鲜明的音乐性与韵律感,并且很多经典的诗词作品也被作曲家们作为歌词,谱上了新的曲调和旋律,赋予了诗词更为深刻的审美价值和音乐意境,成为深受大众喜欢的艺术歌曲。
一、古代诗词中蕴含的节奏韵律之美感
古代诗词无论是在创作,还是在吟诵之中,都包含着鲜明的节奏特点,体现了独特的韵律美感。这源于诗词的创作者在进行作品创作时,根据自身的构思、意图,对诗词中的每一个汉字进行了针对性的排列、组合以及停顿。这种特意的布局,形成了诗词内在具有规律性的节奏感,使其以一种独有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使诗词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我国的古汉语基本上都是由单音字节构成的,尽管在每一句诗词创作中,每一个音节都已经固定下来,但音节与音节之间并非独立存在,而是通过一种特定的组合,形成紧密的关联,构成内在的节奏感,使诗词的韵味十足,线条流畅。古代诗词的音乐美最为突出的表现部分就是节奏性,通过规整和不规则的节奏搭配,来形成特有的韵律感。例如,在四言诗词的创作中,每一个诗句都包含四个音节,这四个音节通过不同的排列,音节之间也会形成不同的节奏,呈现出独特的韵律之美。比如,对《采薇》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一句诗词进行朗读的时候可以在两个“采薇”之间进行短暂的停顿,在“薇亦”与“作止”之间也进行停顿,展现出古代诗词的节奏美感。同样,五言诗由五个音节构成,这五个音节又形成了不一样的节奏韵律。七言诗由七个音节构成,又与五言诗的音节节奏美感不一样。所以,每一首诗词不同的音节之间,都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停顿,从而呈现出丰富的韵律感和审美性。诗词音节停顿除了要遵循一定的节奏规律之外,还需要结合古代诗词本身的思想和情感,进行韵律之美的表达和展现。
二、古代诗词中蕴含的抑扬顿挫之美感
古代诗词创作是高度的文字凝练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声调也是展现其抑扬顿挫美感的重要表达方式。所以,古代诗词的声调构成了其内在抑扬顿挫的旋律性美感,赋予了古代诗词更加丰富的音乐性和歌唱性。声调主要是根据声音大小的变化以及出现的频率而形成的。古汉语中,声调有平、仄之分。平指平声,仄指上声、去声、入声。随着语言的发展,声调逐渐演化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前两者为平声,后两者为仄声。诗人在进行诗词创作的过程中,会结合诗词本身的意境和需要表达的情感,将平仄音调的字词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搭配和整合,使得诗词作品具有和谐的规律性和悠远的韵律感,从而在朗诵和演唱过程中形成独有的声音线条,产生特有的抑扬顿挫的美感特征。所以,我们无论是在朗诵还是聆听诗词时,都会感受到一种极为和谐、悦耳的美感,整个过程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意境之美,呈现出古典诗词深厚的美学底蕴。例如,《锦瑟》的前两句的音调就有着鲜明的对比,将仄声和平声进行了错落有致的编排,形成了抑扬顿挫的音调变化,赋予了诗词更为鲜明的流动感和音乐性,给人以行云流水般的美感和沁入心扉的体验,加强了这首诗的意境之美。
三、古代诗词中蕴含的和谐意境之美感
对于古代诗词作品来说,丰富的情感性和生动的音乐性、隽永的意境感都是不可忽视的内容,这也是古代诗词蕴含的重要的美学因素。因此,探究古代诗词中蕴含的深远的意境之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古代诗词非常讲究对意境的刻画和营造,善于运用文字的音调和含义来打造和谐的意境之美。古代诗词中蕴含着深刻的感情内涵,并且在古代很多诗词是可以吟唱的,将文字的文学性与音乐性进行了很好的融合,营造了独特的意境之美,提升了诗词作品的美学价值。古人吟诗作乐,赋予诗词极高的美学境界,这也是古代文人酷爱诗词的魅力所在。可以说文字美是古代诗词的内在表现,而音乐美是古代诗词的外在形式,二者互相衬托、彼此渗透,从内而外地形成了和谐的意境之美,赋予古代诗词更为深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体验。对于古代诗词中蕴含的和谐意境美的深刻探究,体现了诗词音乐美学从内到外的美学意义。当然,对于诗词音乐美而言,这是非常隐性的美学因素,又是值得探究的重要部分。例如,李清照在诗词创作中善于运用叠字来造韵,融入了深入人心的情感体验,不仅使诗词的韵律感十足,而且营造了悠远的意境。因此,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得到了传播和延续,并得到了极高的艺术评价。不难看出,李清照的诗词在如今都非常朗朗上口,也便于谱曲演唱,与音乐旋律能够进行很完美的搭配,因此,李清照的很多诗词作品也被现代作曲家们重新谱上了曲,形成了经典的艺术歌曲,得到了广泛的传唱。
以李清照诗词作品为创作源头的艺术歌曲作品,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兼具,韵律深厚、意境悠远,给人以深刻的审美感受和艺术体验。在以李清照诗词为依据的艺术歌曲中,叠字造韵成为最典型的创作手法,一方面很好地将李清照内心的凄凉、浪漫的情感全部展现出来,另一方面通过抑扬顿挫的韵律塑造以及情境的营造,使演唱者和聆听者得到更为深刻的审美体验。显然,叠字造韵的创作方式与音乐表达的艺术手法相互融合,为诗词内容的情感找到倾诉的途径,更为深刻地展现了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和审美追求。李清照创作的古代诗词中的叠字运用极为精妙,不仅音调偏短、精准短促、情趣盎然,还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塑造了悠远的意境,在行云流水般的音乐旋律中,使诗与歌得到了交融、渗透,使意与境得到了塑造、呈现。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学创作方式,使得整个诗词的艺术性和音乐性有了更为显著的表现,呈现出独有的艺术特点和审美内涵。以李清照诗词为歌词的艺术歌曲意味悠长,意境隽永,令人久久回味。
四、结语
源远流长的古代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文化流变中依然保持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文学性突出,而且思想性、音乐性都极为深刻。探究古代诗词中蕴含的音乐美能够打开古代诗詞审美的全新视角,赋予古代诗词更为深厚的审美价值。众所周知,我国很多优秀的古代诗词作品在创作初期就具备了显著的歌唱性,现今这种音乐属性依然得到了延续,传达出独特的美学意义。古代诗词无论是节奏韵律,还是意境方面,都蕴含着无与伦比的美学价值,也成为现代音乐创作中非常珍贵的歌词来源,为艺术歌曲创作提供了素材。此外,古代诗词的文学性和音乐性相生相伴、相得益彰,现今依然具有深远的审美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对古代诗词中蕴含的音乐美进行探究,从古代诗词的节奏、音调、意境等层面的音乐性来呈现独特的美学品格,展现了我国古代诗词包含的艺术魅力和美学意义。
参考文献:
[1]潘卫星.古典诗词音乐美鉴赏教学探微[J].语文教学之友,2014(11):19.
[2]孙征.古典诗词美学特质鉴赏教学探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26):107.
[3]王爱民.古典诗词教学意境鉴赏探微[J].语文知识,2015(7):55-56.
[4]徐晶莹.洛夫诗歌中的声音与画面:兼谈新诗音乐性与视觉化[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3):78-87.
[5]庞伟.从诗歌的音乐美探究古诗词朗诵的技巧[J].传播力研究,2019(12):165-166.
作者单位:
河北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