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食搅团
2021-03-28陈亮
陈亮
“搅团要好,七十二搅”这是打我记事时起就流传在我老家商州的一句顺口溜。过去人们生活贫困,平日里一日三餐很难吃得上几回真正像样的白米细面,多是以粗糧玉米来调剂生活。除了用玉米面来蒸包谷馍之外,还用玉米面来做搅团。虽然滋养了一代代的山区人民,但毕竟不是那种身份显赫的美食,一般很少有人问津,至今提及,仍觉寒碜!
记忆犹新的是那黄澄澄的玉米面馍,将蒸制好的玉米面馍切成片后,顺便在蒸过馍馍的热锅里炕干,馍片的周身布满细密的蜂窝眼儿,嚼在嘴里咯嘣儿脆、丝丝儿甜,可谓是正宗的粗粮食品。而这玉米面粗粮馍陪伴我度过了整个童年时代。
除了吃这种馍,便是那有“功”的搅团了。搅团的做法很简单,但要做得地道,那还有诸多讲究,必须用玉米面。做搅团贵在勤于搅动,也非常费力,所以得用一个“Y”字形木叉儿,将新鲜的干散玉米面边抖撒边均匀地搅拌于翻滚的开水锅中,根据判断面粉涨锅后的稀稠度来确定标准。直到把玉米面搅作一团,不粘锅底为适中,同时要谨防包裹着的干面团藏匿其中,无一丁点儿干面疙瘩方好。
所谓搅团,关键环节就在这勤于搅动的过程,只有勤搅动才能成团团,并非固定要搅动多少下,而是搅动的次数越多,时间越久,成品的搅团吃起来才会光滑顺溜、柔韧筋道。在搅入干面的过程中,待锅内的搅团泛起大泡泡时就可以改为文火,但还得一直来回旋转不断反复搅动。约摸10多分钟,搅团的稀稠程度一般根据能用漏勺漏成鱼鱼儿为标准,过于黏稠的话还可以给锅内倒入适量的开水搅匀,直至合适的程度为好。盖上锅盖,使得锅底里的火炭保持一定热量,焖上10多分钟至搅团完全熟透,再次旋转搅动,令其均匀柔韧,成品仿若较稠的糨糊状,黄澄澄、香喷喷的,非常诱人。
吃搅团离不开浆水菜,需要事先给锅上火,放入适量食用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适量花椒、干辣椒、蒜片爆香,放入事先切好的韭菜(或韭花)煸炒,接着放入浆水菜,调入适量食盐翻炒,倒入撇好的浆水,开锅后舀出,撒入香菜碎和青葱花即成了喷香诱人的浆水菜浇头了。将制作好的搅团舀入碗内,浇入浆水菜浇头,喜食辣椒的还可以加入油泼辣子,然后从碗边开始,夹起一块,在红亮亮的辣子汁水里一撩,送入口中,热气腾腾,软嫩细滑,尤其在隆冬里食用,一碗搅团下肚,周身便瞬间热乎舒爽起来。过去人们管这种美食叫“水围城”或“哄上坡”,意即不耐饥,刚刚下田就又饿了。
当顿吃不完的搅团,还可以趁热用漏勺漏成鱼鱼儿,或是趁热舀入盆碗之中,待其凉后,慢慢地倒在案板上,切成条块状,无论是煎炒、凉调或是同浆水菜或其他时蔬一起烩了吃,口味都各有差异。在贫穷的过去,隔三差五地吃搅团,人们难免心生厌恶,只好就这么变换着方式和花样来吃。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昔日的粗粮搅团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餐桌,但近年来“三高”症状人群的不断增加,现今的人们,为了健康似乎又重视起了这昔日的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