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遏制网络暴力,还须加大惩戒力度

2021-03-28冯士军豆豆

妇女生活 2021年3期
关键词:肖战网民暴力

冯士军 豆豆

编者按:

网络暴力是指网民通过在网上发表具有诽谤性、诬蔑性、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及煽动性特点的文字、图片、视频,对他人实施名誉、权益与精神侵害的暴力行为。它是现实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社会危害严重,影响恶劣。据中国社科院报告,近三成青少年网民曾遭遇网络暴力。

非理性网络对骂、人肉搜索,充斥谣言、众口铄金……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020年伊始,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社会生活像是突然按下暂停键,但娱乐圈的喧闹并未消停,尤其以肖战粉丝与CP粉之间发生的“227事件”最为典型。

CP粉是指喜欢把自己痴爱的两位明星想象为一对情侣,并幻想两位明星在现实中也是情侣的一个特殊粉丝群体。2019年下半年,艺人肖战凭借网剧《陈情令》收获大批粉丝。2020年2月下旬,一些CP粉在AO3平台发布关于肖战的同人小说《下坠》,小说中肖战被设定为一个有性别认知障碍的发廊妹。肖战的粉丝认为小说作者在“女性化”自己的偶像,便打着“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旗号,对AO3进行了举报,并@很多媒体甚至官媒关注此事。AO3平台迫于压力迅速下架了《下坠》,小说作者也因受到肖战极端粉丝的人身攻击而注销了账号,AO3甚至最终退出了中国网络市场。除了AO3,虎扑、Lofter、Steam的大量博主,也都因肖战粉丝的举报而被封号。肖战粉丝们的疯狂行为,彻底点燃了不同圈层网民们的愤怒。2月27日,被举报平台及一些相关平台圈子里的相关人士团结一致对肖战粉发起反击。肖战顿时从“全网捧”变成了“全网黑”,其代言的广告、出演的电视剧以及尚未播出的剧集都受到了抵制。

至此人们才意识到,这是一起典型的网络暴力事件——主角肖战始终什么都没做,但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网络暴力,是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在网络上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具体表现为辱骂、人肉、造谣等。除了公众人物会因一条负面新闻或一个不当举动引发网络暴力,普通人一不留神也会成为网暴对象。

2020年7月,杭州28岁的吴女士在取快递时被偷拍,随后被传出出轨快递小哥的“丑闻”。流传的故事称,“吴女士是独自在家带孩子的‘富婆,是两次主动勾引快递小哥偷情的‘风骚少妇”。该“故事”经由某超市老板郎某传出,迅速在网上扩散。后据杭州警方通报,视频系郎某趁吴女士在小区快递站点取快递时用手机摄录。出于博眼球的目的,郎某与朋友何某通过分饰“快递小哥”与“女业主”身份,捏造了暧昧微信聊天内容,并将摄录的吴女士视频和聊天内容截图发至微信群,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郎某、何某后来被行政拘留9日。在这起网络暴力事件中,吴女士遭受了一次“社会性死亡”:从她所在小区业主,到其单位领导、同事以及朋友都在议论她,甚至各大媒体不断跟进,网络舆论也由此不断生成,网友骂声一片。她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被单位劝退后,再找工作屡屡碰壁;情绪异常,厌食,严重失眠,被确诊患了抑郁症。

2020年网络暴力大事件接连发生,肖战“227事件”及杭州吴女士被爆“出轨快递小哥”事件均位列其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暴力正成为广大网民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

网络暴力贻害无穷:加剧群众极化效应,侵犯当事人权益;遮蔽事实真相,扰乱人心;污染网络生态,影响社会和谐……

网络暴力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影响恶劣,危害严重。

网络暴力最直接的后果,是加剧群众极化效应,侵犯当事人权益,给当事人带来身心伤害。2020年8月,一个网名为“加油吧Vicky”的网民在社交媒体发微博爆料,称自己被前男友强暴,引爆了“罗冠军‘性侵案”。“加油吧Vicky”真名叫梁颖,是罗冠军的女友。微博立即引发大量网民辱骂、声讨罗冠军,甚至殃及罗冠军的家人。但时隔不久,梁颖被证实造谣,其本人亲自出面辟谣并道歉,后与罗冠军私下达成和解。但事件导致罗冠军的名誉、权益和精神都受到严重损害,事业受到毁灭性打击。

而在两年前发生的德阳女医生自杀事件中,遭受网络暴力的当事人更加不幸,她付出的是生命代价。女医生安某是四川省德阳市人,一天她和丈夫一起去游泳馆游泳时,与两个13岁男孩发生冲突。随后,男孩家属闹到安医生夫妻俩的单位。此事迅速在网上传播、发酵。许多网民开始人肉搜索安医生一家。不堪承受舆论压力,安医生情绪越来越差,不久后自杀身亡。

网络暴力背后,操纵键盘的网民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但当他们形成合力,会爆发出巨大能量。尤其是人肉搜索手段被网民滥用后,暴力会迅速从网络延伸到现实社会,直接威胁、侵害受害人的身心健康。

网络暴力还会导致间接后果,比如遮蔽事实真相,混淆真假,扰乱人心。以2020年小学老师被举报“体罚”学生事件为例。5月30日,一名小学老师体罚学生致吐血的帖子冲上了各大网站的热搜。帖子“有图有真相”:一件大面积染血的校服,一个躺在医院长椅上输液的小女孩。另外,发帖人还控诉体罚学生的刘老师收取了她6万元红包等诸多恶行。广大网民怒不可遏,一致谴责涉事学校和老师,并通过人肉搜索,曝光了当事老师的个人信息,各种谴责、道德批判以及谩骂、诅咒铺天盖地。当时许多家长担心自家孩子也遭受类似体罚,简直人人自危。一时间,教师群体被抹黑。可警方介入后发现,帖子内容系故意编造,发帖人承认,目的是为了扩大影响,衣服上的“血迹”,实为化妆品和水。此次事件中,这个家长的无底线造假炒作固然可耻,但在整个事件中,狂热好事的键盘侠的推波助澜,更让人胆寒——真相被掩盖,对错被混淆,人心被扰乱。

网络暴力更可怕的后果是,影响网民的道德价值观,污染网络生态,影响社会和谐。2020年屡上热搜的杨笠脱口秀被骂事件中,杨笠在节目中说,这只是一个喜剧节目,不输出任何价值观。但事实上,网络是快速传播平台,传达的内容、观点会对大众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网民之间毫无理性地谩骂指责,很容易发展成网络暴力。网络暴力不但会影响网民的价值观,污染互联网环境,其间充斥着大量侮辱性、煽动性的言论和图片,还会危害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专家称,青少年正陷入遭遇网络暴力和参与网络暴力的双重危险中。中国社科院在《社会蓝皮书:201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公布的数据显示,28.89%的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遇到过暴力辱骂。这种网络对骂还从虚拟社区倒灌进青少年的现实交往中,甚至被病态追捧和模仿。南京一名初中生说,班里很多同学平时交流时都互相用脏话,在班级微信群里也有人发污言秽语。一些同学甚至将脏话说得有“新意”当作“酷”,相反,不会说脏话还显得不合群。更有甚者,网絡暴力可能向社会蔓延,演变为现实暴力,对公众安全构成威胁。

自觉抵制网络暴力,做“称职好网民”应成为网民的“职业操守”;加强社会引导、平台监管、法律惩戒力度,是应对网络暴力的应有之策

网络暴力是网络开放性、交互性、匿名性的衍生品,形成网络暴力的因素很多,但最为直接的因素是匿名性。网络施暴者(俗称“网络喷子”)之所以敢在网上肆无忌惮地喷人,是因为别人不知道他是谁,对别人造成伤害也不会追究到他头上——监管部门发现网络暴力行为,惩戒的往往是组织者、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且入罪标准相对模糊,难以进行强有力惩戒;普通键盘侠因网络实名制尚有一定缺陷,追查难度大,即便找到“真人”,也多由网络平台对其进行封号、禁言等处理,难以产生震慑。

有人大致对网络喷子进行了分类,包括发泄型、无脑型、经济型。排在第一的是发泄型,其喷人的理由就是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他们认为,这种发泄不用付出代价,所以任由自己的情绪蔓延。其二是键盘侠的“侠义”心理,表现最突出的是无脑型网络喷子。他们并非没有观点,而是只认同自己的观点,并从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和偏好出发,对网络上的热点事件进行评论或谴责,缺乏理性思考,喜欢恶语伤人,进而形成网络暴力。

网络监管的难度和惩戒的乏力,势必影响个体当事人使用法律武器维权的热情与信心,因而不少网络暴力受害人选择沉默,反过来又进一步助长了网络暴力之风。

鉴于上述情形,只有“多方施策,网民共同抵制”,才能真正防范网络暴力的发生。

首先,广大网民应自觉抵制网络暴力,争做“称职好网民”。无论是谁,都无权滥用言论自由和对别人公开处刑。网民要学会控制情绪,遇事沉着,理性思考,不要就网络事件乱发言、乱站队。对网络上的某些煽情要素,应有自己的理性判断,而不是动辄参与网上互撕、对喷。对理性的声音,要给予更多尊重和支持,而不是为了博关注故意表达不正确、不理性的观点。另外,如果不幸成了网络暴力受害者,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权,注意收集包括电话、邮件、聊天记录在内的各种证据,第一时间联系侵权人及网络平台要求删除侵权言论,停止侵权行为。情节较重的,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或公安机关投诉、举报,甚至向法院起诉。

其次,要加强引导和监管,畅通媒介渠道及时报道事件真相。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网络自媒体平台的监管和指导,真正净化网络生态。比如完善网络实名管理,让键盘侠有所顾忌;利用技术手段尽快揪出“肇事者”,从心理上震慑“键盘侠”,等等。同时应加强宣传引导,鼓励主流媒体主动发声,及时报道事件真相,化解矛盾。

最后,依法打击,提高網络暴力行为的违法成本。2020年3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指出,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平台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上述法律法规无疑为遏制网络暴力提供了法律支持。如何进一步落实规范网络行为、治理网络生态最新法规的内容要求,加大对“施暴”者的惩治力度,需要群策群力、标本兼治。我们期待网络暴力行为尽快在网络上绝迹。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肖战网民暴力
肖战:认真搞笑,请多指教
反性别暴力
肖战:演员的自我修炼
“台独联署”被岛内网民嘲
肖战:而立之年,仍是少年
意林2019年8月
暴力的班长
暴力和痛苦
有感“网民节”
“疆独”暴力袭击我驻外使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