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湿热内蕴,郁遏卫阳”谈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辨治❋

2021-03-28赵伟鹏黄金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内蕴卫气中焦

赵伟鹏, 李 鹤, 姜 欣, 黄金昶△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石家庄 050000;2.石家庄市中医院,石家庄 050000;3.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北京 100029)

化疗是当今治疗恶性肿瘤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骨髓抑制为化疗常见的副反应[1],其中白细胞降低最为常见且发生最早。现代医学对于白细胞降低主要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缩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减轻骨髓抑制程度。但该疗法临床使用中有一定局限性,如半衰期短需要多次注射使用,价格昂贵,部分患者注射以后会出现骨骼疼痛等不良反应[3]。中医药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多从“血虚”“虚劳”论治,治疗也大多采用健脾补肾、温养气血等方剂。团队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发现,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确有不少属于脾肾亏虚、气血两虚,但辨证属湿热内蕴、郁遏卫阳的也不在少数,即化疗后的白细胞降低并非皆属于虚证,故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典型医案进行论述。

1 病因

对于化疗后湿热证的形成原因我们临床观察发现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化疗药的不良反应,除了骨髓抑制就是胃肠道抑制,许多患者应用化疗药的过程中脾胃受损严重,恶心、呕吐、纳差导致运化失司,饮食痰湿壅阻中焦,对于素体阳热内盛患者极易形成湿热壅于中焦,在此过程中患者本身的阳热内盛体质是一个重要因素;二是肿瘤患者多精神抑郁,情志不畅,或者化疗期间长时间卧床导致气机受阻。长期的精神抑郁、郁而化火与痰湿相结形成湿热。在此过程中患者的情志是一个重要因素;三是部分化疗药具有中医“火邪”属性,临床观察发现,化疗药、靶向药也具有寒热属性,如靶向药吉非替尼应用后多出现皮疹、脓疱且药性偏热[4]。这3种因素可单独存在或互相影响,从而形成湿热内蕴、郁遏卫阳的病机。

2 病机

2.1 白细胞与卫气的关系

湿热内蕴、郁遏卫阳如何引起白细胞降低,我们认为可从卫气的化源、生发角度来辨证分析。

白细胞是人体重要的血细胞,当外界的病原微生物入侵,白细胞可以通过吞噬作用、分泌抗体等方式来对抗和防御,是护卫机体、抵御外邪的重要力量。这些功能与中医“卫气”的“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有惊人的一致性。目前不少学者认为现代医学的白细胞和中医学的“卫气”有许多契合之处,并将白细胞属于中医学“卫气”范畴[5-6]。

更有学者从临床实际出发,观察患者白细胞减少程度、卫气状况、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关系,认为白细胞减少程度越重感染发生率越高,卫气虚损程度越重。白细胞是卫气功能的部分体现[7]。

2.2 湿热内蕴中焦导致卫气生化乏源

中医学认为卫气为人体气的一种,行于脉外,具有护卫人体的功能。一般认为卫气根于下焦,生于中焦,宣发于上焦[8],即卫气的生成输布与三焦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目前大多数学者治疗白细胞降低都注意到卫气根于下焦,即肾虚、肾阳虚或肾阴虚,对于卫气生于中焦缺乏足够而全面的认识。《灵枢·决气》云: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而白细胞即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说明白细胞的生成与中焦脾胃关系极其密切。而肿瘤患者应用化疗药后脾胃受损严重,升清降浊功能减弱,运化失司,导致饮食痰湿壅于中焦,郁而化热。而湿热壅于中焦必然导致脾胃运化功能进一步减弱,气血生化乏源,亦会导致白细胞降低。从中医整体观出发,骨髓抑制和胃肠道抑制密切相关,不可割裂开来。如若一见患者骨髓抑制便从“肾主骨生髓”出发,认为患者肾虚、血虚且妄事温补,恰恰失掉了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

2.3 湿热阻于上焦影响卫气宣发

湿热之邪侵犯人体,病机复杂。历代医家论述湿热致病,属温病名家薛生白所论最详,其在《湿热论》中不仅详细记载湿热初起、邪滞中焦,而且提到阳湿伤表,阻于中上二焦[9]。湿热阻滞上焦,影响肺气宣发肃降,而卫气宣发于上焦,若上焦气机受阻,则卫气无法达于肌表,湿热郁遏卫阳,从而引起白细胞降低。

3 诊治要点、治法、方药

3.1 诊治要点

化疗后白细胞降低症患者临床多见乏力、恶心、纳差、畏寒、身痛、四肢酸软、头晕心悸等。部分患者可无明显不适,仅仅表现为乏力但白细胞值远远低于正常范围。患者白细胞降低程度与其临床表现无明显相关性。湿热证患者在此基础上多有口黏腻、口苦、胸闷、食欲不振、浑身酸软等症状,舌苔多为白厚腻或黄厚腻。部分患者亦无明显不适症状,但舌苔厚腻。湿热证患者诊治要点有二,一是舌苔厚腻,或白或黄,二是消化道症状突出,纳差、恶心。脉象可见滑数、细滑、弦滑、沉缓等但无特异性。

3.2 治法方药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即是叶天士在温热论中针对湿热病而提出的治疗大法[10],其中“通”即通达、畅通之意;通阳,即让阳气运行输布畅通顺达。“利小便”即湿邪随小便而出,为治湿大法,湿去则热孤,但不能仅仅局限于利小便祛湿,其中心思想在于给邪以出路[11]。据此我们立法“清利湿热,宣通卫气”,组方多以“三仁汤”“藿朴夏苓汤”“栀子豉汤”“连苏饮”等合方加减。若患者舌苔厚腻、纳差严重可加焦三仙消食导滞;舌质黯或舌底静脉迂曲,可加丹参、鸡血藤等活血药物,以促进白细胞尽快恢复正常;表证明显者可加荆芥、防风、苍术祛风解表、宣通卫气。

4 典型病案

田某,男,54岁,左肺腺癌ⅢB期,2019年9月3日开始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行培美曲塞+顺铂化疗,12月6日第3周期化疗结束出院,社区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35×109/,中性粒细胞比率39.1%,中性粒细胞数0.94×109/L,红细胞3.46×1012/L,血红蛋白93 g/L,血小板106×109/L,骨髓抑制Ⅲ度。肿瘤内科建议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患者前2次化疗期间曾注射过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升白针以后白细胞隔日复查可超过正常范围上限,但再过2 d复查血常规,白细胞即降至正常范围下限,维持时间较短,且患者诉注射升白针后腰部及后背疼痛,因此求诊于中医。病史同上,患者刻下症见恶心,纳差,胸闷,腹胀,乏力,舌红苔白腻微黄,两脉细滑微数。辨证属湿热内蕴,治宜清热利湿、宣通卫气,方用三仁汤合连苏饮加减。方药组成:藿香10 g,佩兰10 g,前胡10 g,白豆蔻10 g,杏仁10 g,薏苡仁20 g,竹叶10 g,通草10 g,苏叶10 g,黄连5 g,苍术10 g,5付水煎服,每日1付。5 d后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4.1×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43.5%,中性粒细胞数2.0×109/L,红细胞3.8×1012/L,血红蛋白110 g/L,血小板121×109/L,恶心、胸闷消失,进食较前明显增多,舌红苔薄白,两脉滑细。诸症好转,湿热渐清,上方再服5剂。第二次复诊,血常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诸症消失,进食量正常,舌质淡苔薄白,两脉滑细。湿热已清,遂给予补气养血之八珍汤善后治疗。其后3次化疗,患者每次化疗结束出现白细胞降低时,均辨证给予清热利湿宣通卫气方药,期间未注射升白针,但都达到满意的升白效果。

5 小结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十分常见,但因患者的体质差异、用药不同、病程不同,导致病机复杂,不可囿于“血虚”“虚劳”之说。益肾填精、补气养血虽为常法,但难以涵盖所有患者,湿阻中焦、久郁化热的情况并不少见,尚未引起广大学者足够重视。需要说明的是,很多时候患者病机复杂,多为本虚标实,即本质可能为肾精亏虚,但某一阶段尤其是化疗刚结束1周以内,患者表现为湿热壅于中焦,这时就要灵活辨证,及时给予清热利湿、宣通卫气之品,往往可以很快使白细胞恢复正常。

猜你喜欢

内蕴卫气中焦
基于“卫气稽留”论治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畅通中焦选对药
李生财论治湿阻中焦型慢性胃炎经验
“怪病不治治中焦”肾阴亏虚也会诱发喉痹、失眠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从外缘到内蕴:《红楼梦》异文的诠释空间与小说特质
卫气:保护人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运用吴鞠通寒湿理论治疗中焦寒湿证疗效观察
触及内蕴情感 体现家国情怀——《新闻访谈: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创作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