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湿热瘀毒论治糖尿病❋
2021-03-28郭小舟陶夏平
郭小舟, 陶夏平 , 王 斌
(1.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北京 102208; 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北京 100053)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可继发多种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导致相关的致死致残。中医药治疗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病死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较早,《黄帝内经》时代就有对“糖尿病”相关疾病深刻的认识,提出了一些治法,如“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是以“兰”清除湿热陈积之邪,开创了祛湿法治疗糖尿病的先河。《丹溪心法》明确提出了上消、中消、下消,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目前消渴已成为西医糖尿病的中医病名,但消渴病与糖尿病概念内涵不完全相同[2],在当前临床具有典型“三多一少”症状的糖尿病并不常见,应用传统的三消观点论治糖尿病不切合当下的临床实际[3]。笔者近年来从湿热瘀毒论治糖尿病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提供方法和思路。
1 糖尿病的病因病机
1.1 湿热因素是糖尿病发病的首要因素
临床实践表明,湿热体质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湿热因素在糖尿病动态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内学者认为,湿热因素是糖尿病发病的首要因素,贯穿于糖尿病全程,湿热内蕴是糖尿病发病的基本病机[3]。糖尿病高发于肥胖人群,多为“甘肥贵人”,究其病因患者多因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人体脾胃机能,脾脏受损导致运化精微功能失常。“脾”内含现代医学的“胰”及其部分功能[4],脾脏受损,“脾不散精”与西医的“糖尿病”密切相关[5]。人体脾胃受损,脾不散精,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壅塞相混不化,内生湿热,湿热相互胶结阻遏人体气机,导致糖尿病的形成与加重,湿热内蕴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首要病因。正如《素问·奇病论篇》论述脾瘅时所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黄帝内经》脾瘅病机就是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运化,湿热内生,导致糖毒堆砌成为糖尿病[6]。可见湿热内蕴导致机体气血津液的代谢障碍,进而出现血糖升高,湿热内蕴为糖尿病之基本病机,湿热是糖尿病的首要发病因素。
1.2 瘀血因素是糖尿病的关键致病因素
糖尿病患者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可以导致瘀血,瘀血是糖尿病每个病程阶段都存在的病理现象,贯穿糖尿病发病的始终。瘀血是糖尿病发生发展及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关键致病因素,随着病程的进展瘀血程度也会逐渐加重[7]。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瘀的原因有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日久化热,湿热内蕴,阻遏气机,致使人体气血津液代谢津液障碍,血液为之瘀滞;或患者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气滞血瘀;或五志过极,郁久化火,热毒内炽,津液为火毒灼竭则血行瘀滞;或糖尿病病理代谢产物糖毒堆积,可以阻滞脉络形成瘀血[8]。瘀血与糖尿病的病情成正比,瘀血作为有形之邪阻滞经络,加重糖尿病的病情,使其进一步恶化,瘀血在体内逐渐积累,是导致糖尿病各种变症发生的重要原因。瘀血是糖尿病的关键致病因素,瘀血不去糖尿病不除。糖尿病患者病久不愈形成并发症,变证丛生,应以活血化瘀为法。
1.3 毒邪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毒邪为各种病邪亢盛过极所化,糖尿病其首要病因为湿热壅滞,常蕴酿致毒[5]。总结起来,导致糖尿病发生发展之“毒”有三,即湿毒、火毒、糖毒。患者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致脾胃受损,湿浊内蕴,气机不畅,日久蕴生难于根除的湿毒,可致人体脏腑受损[9]。湿毒在糖尿病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过食肥甘,营养过剩还可产生火毒[10];七情不畅,五志过极,也可发生火毒。火毒是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因素,火毒的形成和变化贯穿于糖尿病全程[11]。糖尿病患者还可内生“糖毒”,这是由于机体气血津液的代谢障碍,代谢产物蕴积体内形成糖毒,糖毒迁延难解为终身之毒。糖尿病患者的湿毒、火毒、糖毒三邪常侵犯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是糖尿病形成各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2 糖尿病治法探讨
2.1 清热化湿是糖尿病的首要治法
湿热因素是糖尿病的首要病理因素,糖尿病的中医证型多见湿热证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症状多与湿热蕴结相关。常见症状为患者形体肥胖,四肢倦怠乏力沉重,头昏沉不清,口中黏腻,渴不多饮或口渴多饮,脘腹痞闷,怕热心烦,易于烦躁,大便秘结或大便黏滞,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腻,脉沉或濡细或滑数或弦滑。《丹溪心法》说:“凡肥人沉困怠惰,是湿热”[12],糖尿病患者大多形体肥胖,伴有四肢倦怠乏力沉重,为脾运失司、湿热困阻之象;常见症状有脘腹痞闷、口中黏腻、大便秘结或大便黏滞等亦为脾失健运、湿热内蕴之征;若脾虚湿热内蕴,清阳不升,患者还可见头昏沉不清;湿热居于体内,热重于湿,患者症状可见口渴多饮、怕热心烦、易于烦躁、小便黄赤;湿热上蒸口舌,患者可见舌质红,苔腻,脉沉或濡细或滑数或弦滑为湿热内蕴之象。
高血糖的首要原因是湿热,湿热胶着责之于脾虚运化失常,糖尿病当从脾论治,以健脾和胃、清利湿热为法[13]。在临床中应重视清热祛湿剂的应用,仝小林院士用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较好疗效[14]。清热燥湿药物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常用的苦寒类清热燥湿药物有黄连、黄芩、黄柏、苦参等,可依据辨证合理使用。但糖尿病湿热证的治法不是单纯应用清热祛湿药物,湿非温不化,应合用辛温类药物如砂仁、藿香、菖蒲、白蔻仁、半夏、生姜等及辛苦温类药物,如厚朴、苍术等运脾化湿。辛温、苦温药物与苦寒泻热药物合用,辛温开通宣化,苦降燥湿,寒可清热,调节人体脾胃气机升降,清除湿热,还可防寒凉太过损伤脾胃。糖尿病湿热证若热重于湿,可重用石膏,湿重可加通利水湿药物如薏苡仁、茯苓、泽泻、车前子、海金沙、金钱草、滑石等,湿热内盛、伤津耗液化燥,可加甘寒类药物,如天花粉、知母、芦根生津止渴。张仲景半夏泻心汤为辛开苦降法治疗中焦湿热之名方,笔者经常用半夏泻心汤、黄连温胆汤治疗湿热内阻型糖尿病。
2.2 活血化瘀法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法则
血瘀贯穿于糖尿病的始终。瘀血证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活血化瘀药物可调节人体气血津液代谢,使气畅血行而津布,瘀化而血糖得以下降[7],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法则,可有效地防治糖尿病的发生和进展,延缓和防止糖尿病各种并发症[15]。临证应辨别糖尿病瘀血的轻重程度,确定活血化瘀法的具体运用,将活血化瘀法贯穿于消渴病治疗的始终。瘀血的相关临床症状较多,一般可见面色晦暗、口唇紫暗等瘀血内阻之象;若瘀血阻滞,气血不能外荣肌肤,可见肌肤甲错;瘀血内阻,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可见肢体麻疼;心主血脉,瘀血阻滞,心神失养,可出现健忘失眠;可见舌下脉络迂曲青紫、舌紫暗有瘀斑、脉涩等瘀血在舌脉之征。临床要注意血瘀证可见口渴为瘀血致渴,正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所说:“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是瘀血也。”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有红花、桃仁、五灵脂、苏木、丹参、泽兰、益母草、鬼箭羽等,具体辨证治疗时需对症下药。气滞血瘀宜用行气活血药物,如川芎、元胡、郁金、姜黄等,破血逐瘀可用水蛭、芒虫、土鳖虫、莪术、三棱等,血虚宜用养血活血药物如丹参、鸡血藤、当归等,小便不利水肿宜用泽兰、益母草等,肝郁气滞可加柴胡、枳壳、香附、青皮、木香等,还需根据患者标本、虚实、寒热的不同加减其他相应药物。
2.3 解毒法是糖尿病的重要治法
解毒治疗是糖尿病防治中相当重要的方法,临床发现解毒法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5],如马齿苋能降低血糖[10]。清热解毒药的降糖机制主要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调节糖代谢等[16]。从“毒”论治糖尿病在临床实践中已经获得支持本学术的客观资料,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17]。解毒法是糖尿病贯彻始终的重要中医治法,应用清热解毒药可解糖尿病之湿毒、火毒、糖毒[18],直接清解毒邪。传统的常用清热解毒药物有黄连、黄芩、黄柏、青黛、板蓝根、鱼腥草、金荞麦、大青叶、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连翘、金银花、蒲公英、马齿苋等。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的选择应用,如热毒在肺可选择黄芩、射干、鱼腥草、金荞麦等具有归肺经的药物,热毒在心可选择黄连、大青叶、紫花地丁、连翘 、半边莲等具有归心经的药物,热毒在肝可选择青黛、蚤休、垂盆草、马齿苋、桑叶等具有归肝经的药物,热毒在胃可选择用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等具有归胃经的药物,热毒在肾可用黄柏,其清热解毒各有侧重,可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发挥防治糖尿病的作用。
3 典型病案
患者卢某某,男,34 岁,2019 年 12 月1日初诊:患者于1个月前曾在北京某医院检查时发现血糖升高,诊断为糖尿病,无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近期生化检查示空腹血糖11.1 mmol/L,谷丙转氨酶89.2 U/L,谷草转氨酶54.9 U/L,尿酸489 μmol/L。腹部彩超重度脂肪肝。刻下症见胁部不适,时有烧心反酸,心烦,急躁易怒,口臭口苦,大便黏滞,小便黄,纳眠可,舌暗红,苔黄腻,脉滑。西医诊断2 型糖尿病、重度脂肪肝,中医诊断消渴病,辨证属湿热瘀阻、肝胃郁热。方药组成: 法半夏15 g,竹茹10 g,枳实 15 g,陈皮15 g,干姜10 g,黄连10 g,海金沙10 g,金钱草20 g,垂盆草30 g,黄芩15 g,苏梗10 g,马齿苋15 g,预知子15 g,莪术10 g,浙贝母10 g,瓦楞子30 g,桑叶30 g,鬼箭羽15 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
服药2周后生化检查示血糖 8.2 mmol/L,谷丙转氨酶50.9U/L,谷草转氨酶31.5 U/L,尿酸452 μmol/L。患者胁部不适减轻,仍有烧心反酸但较前减轻,心烦及急躁易怒减轻,伴口臭无口苦、大便黏滞减轻,小便不黄,纳眠可,舌暗红,苔黄腻,脉滑。前方加海螵蛸20 g,改瓦楞子60 g、桑叶50 g、鬼箭羽30 g。续服2周后查生化血糖 7.1 mmol/L,尿酸428 μmol/L。患者诉急躁易怒减轻,口干,无其他不适,舌暗红,苔黄腻而干,脉滑。前方加知母15 g续服2周,随访空腹血糖6.0 mmol/L,未诉其他不适。
按语:本例患者为2型糖尿病,中医诊断消渴病,结合症状舌象脉象,辨证属湿热瘀阻、肝胃郁热,故用芩连温胆汤清肝胃郁热、化痰祛湿,加苏梗和胃理气,加海金沙、金钱草清热利湿,加浙贝母清热化湿,加垂盆草、马齿苋、桑叶清热解毒,加预知子、莪术、鬼箭羽活血化瘀。患者烧心反酸加海螵蛸、瓦楞子制酸,本例患者从湿热瘀毒论治取得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