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2021-03-28蔡明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南昌市330022

江西通信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书库古籍图书馆

蔡明 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南昌市 330022

0 引言

古籍是指1911年以前,具有传统装帧形式的纸质书籍。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古籍原生性和再生性保护,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古籍数字化建设

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师大馆)古籍书库单独设置,现收藏古籍及民国线装纸质图书6万余册,是江西省高校古籍收藏量最多的学校之一。2006年,师大馆对线装古籍应用清华同方TPI系统软件进行书目数据库建设,建立了线装古籍书目数据库,数据达4561条,读者可从图书馆主页“自建数据库”中查找线装古籍书目。目前,根据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要求,要在全国古籍普查平台系统上进行古籍书目著录,因此,在全国古籍普查平台系统古籍书目数据库中,师大馆已完成必登项目的前六项: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缺卷数的计算机编目著录,选登项目的后七项:分类号、批校题跋、版式、装帧形式、丛书子目、书影、破损状况的计算机编目著录,也已完成三分之一。但在全国古籍普查平台系统中已完成的古籍书目数据库还没有挂在师大馆主页上,使读者不能检索到所需文献,导致古籍资源利用率低下。

师大馆没有建立影像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不能为读者提供古籍电子文献,不能缓解古籍的借阅压力,因此对古籍会造成很大的损坏。

1.2 古籍的修复

师大馆现有纸质古籍3万余册,其中20%善本古籍、30%普通古籍存在虫蛀、残缺页、霉斑、污渍等各种破损问题,共8400册古籍需要修复,还有一部分古籍因书页碎散脆腐、焦化而濒临死亡,急需抢救修复。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师大馆没有古籍保护的专项经费,没有古籍修复室及修复设备,没有古籍专业修复人员,资金不足和人才短缺是制约古籍保护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

1.3 古籍书库的建设

古籍书库建设是古籍保护工作的重点,关系到古籍能否得到长久安全完整的保护。根据文化部颁发的《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古籍特藏书库环境温湿度应控制在温度为16℃—22℃,相对湿度为45%—60%,并且温度日较差不大于2℃,相对湿度日较差不应大于5%”[1],而且温湿度要求是24小时恒定,更大限度的延缓纸张衰老。师大馆的古籍书库,占地面积为100平方米,由于经费不足,古籍保护设备不够健全,古籍书库还是利用立柜式空调设备,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但还需要古籍书库管理人员每天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及时调整书库的温湿度。

师大馆采取的古籍保护措施,例如:古籍装具配备原来的函套,放置于有锁具的防虫防蛀、驱霉隔潮的樟木书柜里,排列有序的书柜具有一定间隙,可以保证空气的流通循环。有气体消防灭火设备和防盗视频监控系统。古籍书库采用自然采光,有遮光窗帘和全封闭的玻璃窗户等,可以减少太阳光中紫外线对于古籍的损害。

师大馆古籍书库设备未达到国家标准,很多先进设备没有安装,例如:24小时恒温恒湿空调设备、空气净化装备、水火监控报警系统设备、杀虫消毒设备等,随着古籍保护工作的开展,尽快配齐古籍硬件保护设施。

1.4 古籍保护制度及宣传推广

师大馆制定的古籍借阅规章制度,如规定书库内古籍只供本校教师、研究生阅览,一律不外借。没有制定古籍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古籍馆藏数量及馆藏状态没有准确的数据分析,没有制定古籍分级保护制度,如根据《古籍定级标准》给古籍定四个级别,没有对不同级别的古籍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加以保护。导致残损的古籍得不到及时修补,残损程度就会愈加严重,直至失去修复价值。

师大馆开展古籍保护宣传推广活动,例如:在江西师大校庆80周年之际,向校友展示了古籍镇馆之宝;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培训课介绍古籍时,让新生更多地认识古籍、感受古籍,并引以为豪;兄弟院校图书馆到师大馆来交流学习都要到古籍书库参观;借助4.23世界读书日之际开展古籍图片宣传推广活动。

为确保建设资金到位,该县将从5个方面着力:通过谋划重点项目,大力招商引资,立项争资,确保全年争取水利建设资金1亿元以上;县政府按土地出让收入的5%提取水利建设资金,并按照不少于上年争取水利投资的4%安排水利前期投入,确保地方财政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达到0.5亿元以上;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合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专项资金,确保整合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达到1亿元以上;结合“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积极争取省市县驻村工作队、企业以及社会热心人士帮扶资金0.3亿元;充分发挥农民兴修水利积极性,组织群众通过自筹或一事一议的办法,确保群众投资投劳资金0.2亿元以上。

师大馆古籍宣传不够广泛,没有开展古籍保护讲座培训等活动,在图书馆微信平台上,宣传古籍的文化和学术价值也不够,也没有借助广播、报纸等新闻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导致古籍重藏轻用的现象。

2 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保护的策略

2.1 加快古籍数字化建设

为了对古籍进行长期保护和有效利用,周余姣提出古籍保护要实施“再生性保护”,就是利用现代化技术将古籍的内容复制或转移到其他载体上,从而让古籍文献长久保存下去的一种保护类型,主要有影印出版、缩微复制、古籍数字化等手段[2]。

(1)古籍的高仿再造

古籍的高仿再造,就是通过影印出版的方式,仿造古籍蓝本,将珍贵古籍影印,制作高仿本,这种高仿本是对古籍的高度还原,可以代替原件。学者吴爱云在论文中阐述,高校图书馆根据各自的馆藏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馆藏文献进行影印出版,为读者查阅资料提供便利。例如:吉林大学图书馆,对《吉林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吉林通志》《农安县志》进行影印出版[3]。宁夏旧方志影像数据库的构建是旧方志数字化的第一步,对旧方志采用高清晰度的、无边界的彩色扫描仪进行扫描[4]。

师大馆首先将三部镇馆之宝和三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贵古籍进行高仿再造,为读者提供原始信息、资料和古文字等服务,使得善本原件得到更好的保护。

(2)珍贵古籍缩微复制保存

美国韦斯曼文献保护中心成立于 1989 年,近10多年来,在国家人文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哈佛大学图书馆通过缩微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完成了数十万册脆化的书籍的格式转换工作[5]。

师大馆将开展珍贵古籍缩微化工作,对珍贵古籍进行缩微复制,依托数转模技术,开展珍贵古籍数字资源转换缩微胶片,逐步实现全部珍贵古籍缩微化长期保存。从而避免人为对古籍造成的损坏,有效地保护古籍文献,解决古籍藏与用的矛盾。

(3)加强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

在全国古籍普查平台系统书目数据库中,师大馆要进行剩下的三分之二古籍书目选登项目的后七项计算机编目著录,尽快全部完成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加强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促进资源的开放共享,提高利用效率。

(4)加快古籍目录的整理出版工作

编制书目是为了掌握馆藏,编写善本书志,是更深层次的学术性的工作。如吉林省在古籍普查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开展《中华古籍总目·吉林卷》的编篡工作。师大馆汇总整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并在江西省高校图工委的组织下,与江西省其他高校合作完成《江西省高校古籍普查登记联合目录》的正式出版工作,并加快师大《中华古籍总目·江西省分卷》的分子任务。编写《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善本书志》,先为珍贵古籍撰写书志,进而扩展到全部善本。

2.2 提升古籍修复能力

高校图书馆中,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业务起步较早,2009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四川大学图书馆也拥有具备现代化设备的修复室,于2014年被评为四川省古籍修复中心四川大学分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业务具有数十年的历史,修复规模逐年扩大,目前已具有200余平方米的修复面积和每年数万页的修复量[9]。

师大馆需要设立古籍保护专项经费,建立专业古籍修复室,购置古籍修复材料设备,以保障师大古籍保护工作的稳定发展。对于镇馆之宝和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贵古籍的修复,是古籍修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继续完成遗留的8400册古籍修复任务。

建设一个专业化古籍保护人才队伍,加强古籍人才的培养。例如:中山大学学术团队以古籍保护与修复为主要研究对象,曾特聘请资深修复师潘美娣授习中大图书馆十余年[10]。2013年起,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了各类古籍保护相关的培训班共165期,如“全国古籍修复技术与工作管理研修班”等[11],因此,师大馆鼓励员工参加国家和江西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的各类培训班,比如:古籍普查、古籍编目、古籍修复等方面的培训,以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培养专业的古籍修复人才,推进古籍修复工作。

2.3 建设标准化的古籍书库

根据《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逐步改善古籍存藏条件,实现古籍库房恒温恒湿,为古籍提供良好的存藏环境。国内专家对此论述很多,如赵文山等分析库房主要采用的空调设备类型,强调库房改建时空调设备的重要性,提出空调技术发展方向。曹建忠认为库房病虫害的防治要坚持以预防为主,主要采用物理防治、生态防治的方法,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12]。例如: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库房3个,设有恒温恒湿中央空调、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报警和监控系统。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在温湿度控制、消防与安防中基本符合要求,达到良好的温度控制与古籍安全防护效果[13]。

师大馆建设标准化古籍书库,要增加古籍专项经费的投入,提升古籍书库的硬件设施,例如:购置24小时恒温恒湿数字空调,避免古籍受潮、霉变等情况的发生。配置冷冻书柜、超低温冰箱、微波处理机,对古籍的杀虫灭菌消毒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完善古籍书库防盗监控、防水防火报警系统,配置一个空气过滤装置,定期更新过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现代化设备的应用,极大的提高古籍保护工作的效率,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2.4 完善古籍保护制度和开展宣传推广活动

高校图书馆应当实施古籍保护制度,加大宣传古籍保护的力度,揭示古籍特色,实现古籍文献的社会价值服务。

(1)完善古籍分级保护制度,对不同四个级别的纸质古籍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加以保护,对珍贵古籍要予以重点保护,实施专库或专架管理。如:吉林省图书馆共有435部珍贵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851部古籍入选《吉林省珍贵古籍名录》。国家和地方两级珍贵古籍名录的评选,推动了全省珍贵古籍的分级管理和保护制度的逐步完善。师大馆可以把镇馆之宝和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贵古籍列为一级保护、古籍善本为二级保护、普通古籍为三级保护、民国线装纸质图书为四级保护,四个级别的保护措施各不相同。

师大馆完善古籍借阅管理制度,珍贵古籍阅览须校长批字方可。对古籍书库实施严格的古籍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2)开展古籍宣传推广活动,让读者对古籍内容有所了解,以提高古籍利用率。如:吉林大学图书馆开展古籍保护的体验活动:《纸墨留香 墨白艺术—体验中国传拓技艺》《书香古韵 艺在指尖—体验古书装订过程》《锦囊玉轴 国萃菁华—揭秘传统手工字画装裱技艺》。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在线上运营“沈师古籍”公众号,将古籍保护和古籍常识推进到校园中,对古籍保护工作有着极大的积极影响[14]。

师大馆积极举办各项活动和会议,例如:组织开展珍贵古籍图录展、古籍保护讲座、古籍传统雕版印刷技术体验、技能竞赛、经典诵读等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借助微信、QQ等新媒体工具,宣传推广中华优秀古籍,加强全民重视古籍保护的意识,提升古籍保护整体实力, 推动我国古籍保护的发展。

猜你喜欢

书库古籍图书馆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人梯书库”丛书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图书馆
我是古籍修复师
探析图书馆书库管理的新模式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去图书馆
析天一阁新书库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