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方法
2021-03-28康主草
康主草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747199)
牛病毒性腹泻又称牛黏膜病, 该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该病对肉牛、奶牛养殖业的危害较大。 因此,广大养殖专业户必须提高警惕性,要主动认识牛黏膜病,主动预防牛黏膜病。
1 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理
近年来,因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专业户引进品种牛时,对牛病毒性腹泻检疫把关不严,加上许多养殖户缺乏必要的检疫手段, 导致我地区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牛病毒性腹泻时有发生,且造成了较高的死亡率较高。该病对犊牛危害极大。因此,我地区养殖专业户必须认真关注牛病毒性腹泻。
1946 年,美国兽医学家首先发现牛病毒性腹泻。 经过数十年研究,美国专家们分离出可导致牛病毒性腹泻的多种病毒株。目前, 专家们已经确认,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是牛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病毒属于单股RNA病毒,它带有囊膜,大小在35~55nm 之间,外观呈球状。该病毒可存活于病牛排泄的粪便、尿液、以及病牛眼、鼻的分泌物,病牛的乳汁、血液之中,并可污染病牛食用的饲料、饮水和生活环境。 该病毒主要通过牛的消化道、呼吸道传播,亦可通过母牛子宫的胎盘感染母牛腹中的牛胎[1]。
病毒进入牛的呼吸道或消化道后,便在牛的鼻、鼻窦、口、咽等部位聚集、繁殖起来(或在牛的皱胃、肠黏膜上聚集、繁殖),然后顺血管进入牛的血液,再经淋巴管进入牛的淋巴组织,使牛出现病毒血症,导致牛只的免疫力下降。 牛免疫力下降后,无法抵御冠状病毒、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最后出现各种病症。 若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怀孕母牛的牛胎,还可造成母牛流产,产下死胎、畸胎。
牛病毒性腹泻在牛身上发作后, 根据具体的临床症状,可将这种疾病划分为四种类型:
1.1 黏膜病
黏膜病常见于犊牛和青年牛。 犊牛、青年牛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7~9d 后,出现严重腹泻、脱水、白细胞减少,甚至死亡。总体上来看,黏膜病的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2]。
1.2 急性黏膜病
牛发病后,出现口腔糜烂,伴有严重腹泻、脱水,牛的体温可升高到41℃~42℃。 发病后,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完全废绝),反刍停止,牛鼻腔中流出浆液,口腔中流涎,牛眼睛出现结膜炎,并伴有咳嗽,白细胞减少。发病后2~3d,牛的口腔黏膜、舌、齿龈、上颚、鼻镜等部位出现充血、溃疡;牛反复腹泻,排出恶臭的粥样粪便(粪便中或含有血液斑点)。 发病1~2 周后,牛死亡。少数牛在发病1 个月后死亡。
1.3 慢性黏膜病
一些牛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后发生急性黏膜病, 但侥幸没有死亡, 却转成了慢性黏膜病。 罹患慢性黏膜病的牛食欲减退,逐渐消瘦,常出现间歇性腹泻。 牛鼻镜糜烂,或发生慢性蹄叶炎,出现跛行。 罹患慢性黏膜病的奶牛产奶量会明显下降[3]。
1.4 腹泻
牛发病后,体温出现轻微上升,白细胞数量出现减少,单核细胞数量出现增生。 牛呈现出轻度的精神沉郁、厌食,然后开始腹泻,粪便呈稀粥样,粪便颜色呈灰白色,用肉眼可以看见粪便中伴有片状的肠黏膜。 牛口鼻分泌物明显增多。 奶牛腹泻后,产奶量下降;怀孕母牛腹泻后发生流产。
2 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
由于牛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症状与口蹄疫、牛恶性卡他热、牛瘟极为相似,因此,不宜采取临床诊断。 动物检疫人员应采集病牛的血液、鼻拭子或病死牛的组织器官样本,带到实验室中进行诊断。 具体的诊断方法,可采用病毒分离法,或进行ELISA 试验检测抗原,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病牛皮肤样本进行活检,或使用免疫荧光技术(IFA)检测病牛血清,或对样本进行核酸检测[4]。 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检测方法,检测成本都较高。
3 牛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方法
虽然牛病毒性腹泻已经发现60 年,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无法找到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有效方法。 因此,养殖专业户必须行动起来,主动预防牛黏膜病。 具体预防措施有:加强检疫管理,严防外地牛输入;对饲养的牛接种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二联灭活疫苗 (9~12 月龄的牛均应接种弱毒疫苗)。发现某头牛出现牛病毒性腹泻症状后, 应迅速对其他牛进行隔离,并迅速报告当地动物检疫部门,要求动物检疫部门派人来进行处理。
4 结语
目前,对牛黏膜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该病的检测成本也较高。 因此,养牛户、养牛场必须高度重视牛病毒性腹泻,必须积极预防牛病毒性腹泻,在引进牛时尤其要严把检疫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