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猫消化系统寄生虫病防治探讨
2021-03-28郝蕊胡爽
郝蕊,胡爽
(沈阳工学院生命工程学院 113122)
犬与猫和其他很多动物一样,有很大一部分的寄生虫是寄生在其消化系统的。 这些寄生虫长期寄生在动物的消化脏器内,掠夺着宿主机体的营养,根据寄生时间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开始出现不等程度的消化道症状。 比较常见的犬、猫消化系统寄生虫病有:肝吸虫病、绦虫病、蛔虫病、钩虫病以及鞭虫病。
1 肝吸虫病
肝片吸虫是一种可以寄生在犬、猫以及人肝胆管和胆囊管内的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该病在少量寄生时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加重,宿主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腹泻、腹水等症状,由于该病病程慢性经过,所以也有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导致宿主死亡。 该病的病变主要是先从胆管病变开始,由于寄生虫体的分泌、代谢产物以及机械性刺激等影响,造成胆管堵塞, 继而导致胆汁排出障碍, 使肝细胞发生实质性病变,最后出现肝功能受损、变性,甚至坏死,出现以消化功能下降为典型代表的全身性症状。 临床调查显示,出现该病的犬、猫很大一部分有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的情况, 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吡喹酮、六氯对二甲苯、丙硫苯咪唑口服给药治疗,由于上述三种药物均具备一定毒性,所以应根据犬、猫的自身状况适量给药,并在给药后及时观察[1]。 对于该病的预防来说除了要注意不给犬、猫喂食生的鱼、虾,还要对犬、猫进行定期检查和驱虫。
2 绦虫病
绦虫病也是一种常见的犬、猫寄生虫病,它们的幼虫期经常以一些家畜还有人作为中间宿主, 并且严重危害人和动物的身体健康。 对于寄生于犬、猫的绦虫种类有很多,比较典型的有:犬复孔绦虫病、泡状带绦虫病、豆状带绦虫病、多头绦虫病、细粒棘球绦虫病、中线绦虫病、曼氏迭宫绦虫病、宽节双叶槽绦虫病等。 该病的致病机理为,大量的虫体以其小钩和吸盘损伤宿主肠黏膜,继而导致炎症。 由于虫体长期在宿主体内寄生,势必也会掠夺宿主的营养,给其生长发育造成一定阻碍。 一般来说,病犬寄生此病要比病猫出现的临床症状要更剧烈一些, 病犬出现比较典型的症状有:呕吐、异嗜、有时甚至还会出现假狂犬病症状(扑人),病情特别严重甚至还会出现神经症状。 对于该病的临床治疗,目前主要以内服给药的形式,比较有效的药物有:氢溴酸槟榔素、硫双二氯酚、盐酸丁萘脒、灭绦灵、吡喹酮、丙硫咪唑,同样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病犬、病猫的情况适量给药。 对于该病的预防可以参考肝吸虫病的方式, 在此基础上消灭其中间宿主被认为也是比较有效的预防手段之一。
3 蛔虫病
蛔虫病分布广泛,是幼年犬、猫的消化系统主要寄生虫病之一。 蛔虫常寄生在犬、猫的小肠内,以犬弓首病最为典型,其临床症状是由于虫体在动物体内进行的复杂的移行过程而导致的,主要见于2~4 个月龄的幼犬在吞食疑似感染性虫卵后, 在病犬消化道内发育成幼虫, 通过不断掠夺和吸收宿主体内的营养而不断发育,最后通过血液循环系统的不断移行发育至成虫。 除此之外,母犬在怀孕后,虫体可以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而幼犬在出生30~35d 左右小肠内便会有成虫寄生,这也是该病比较可怕之处。 猫弓首病发病机制与犬相似,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病猫的转运宿主一般为蚯蚓、蟑螂等小动物。 临床上对于犬、猫的蛔虫病治疗主要以两种形式进行,一方面是以芬苯哒唑、甲苯咪唑、哌嗪盐、双羟萘酸噻嘧啶、左咪唑一次内服,另一方面则是可以通过皮下注射伊维菌素的形式进行。 但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柯利犬及相关血统的病犬禁用伊维菌素[2]。 对于该病的预防可以参考肝吸虫病、蛔虫病,此外还需注意环境及食具的卫生,做到定期消毒。
4 钩虫病与鞭虫病
相对于上述三种寄生虫病来说, 钩虫病和鞭虫病似乎有些陌生,但在临床中,这两种病实际上是普遍出现在犬、猫消化系统的寄生虫病。 钩虫主要寄生于病犬、猫的十二指肠,而鞭虫主要寄生于盲肠和结肠,一般犬比猫更易感[3]。 钩虫寄生引起的病变一般发生在动物趾间和腹下被毛较少处,根据病情的发展,后期可能会出现肺炎。 鞭虫病在前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后期病情逐渐严重时会出现肠炎、贫血、便血等症状。 除此之外,两种寄生虫病均会出现体重下降、精神沉郁的临床表现。 对于钩虫病和鞭虫病的临床上主要采用驱线虫药进行治疗。 而对于钩虫病与鞭虫病的预防可参考上述三种寄生虫病的预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