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与预防
2021-03-28陈骐
陈骐
(菏泽市牡丹区畜牧水产服务中心 274000)
针对肉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疫里默氏杆菌是其主要致病菌,其主要侵害对象为禽类,在1~6 周雏鸭中最为高发。 在2017年,我国某市发生一起大规模肉鸭传染性浆膜炎事件,发病率、死亡率重大,经济损失严重。 即使持续性用药,其控制力度均较为有限,通过认真检查,实现对解决方案的调整,提升疾病控制率。
1 发病情况
本文以2017 年某市大规模肉鸭传染性浆膜炎事件作为案例,完成研究。 在该养殖场中,鸭群主要呈现腹泻、头颈震颤等。该养殖场免疫制度完善, 鸭群均已接受相应的疫苗免疫。 经核实,在发病前期,存在外购1 日龄雏鸭,共计千余只。 虽然完成了常规疫苗注射,但是在该批次雏鸭中,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粪便呈现黄绿色较为稀薄情况明显,相当一部分雏鸭出现90°头颈弯曲情况。 初期以鸭大肠杆菌疾病进行治疗,应用阿莫西林,病情有所控制,但是,在停药一周后,出现了病情反复情况,抗生素药物疗效下降,在该养殖场中,病死鸭在126 只左右[1]。
2 剖检情况
取10 只病鸭完成剖检。 在胸腔打开后,恶臭气味明显,在肝脏、心脏表面,呈现纤维素性渗出物,进一步形成纤维素膜,为灰白色、灰黄色,气囊壁浑浊增厚,症状明显。
3 实验室诊断
取病鸡头部、肝脏组织,进行实验室细菌分离。 分别将马丁肉汤琼脂培养基(4%血清)、麦康凯平板,在无菌环境下,予以病料接种,落实相应培养措施,针对马丁肉汤琼脂培养基,其边缘整齐,呈现透明凸起状,菌落为黏性生长。 观察麦康凯平板,无细菌生长情况,结合上述情况,将鸭大肠杆菌排除。
针对鸭传染性浆膜炎Ⅰ型、Ⅱ型,取其标准阳性血清,与分离菌完成平板凝集实验。 可发现分离菌与鸭传染性浆膜炎Ⅰ型凝集明显,与Ⅱ型无凝集,结合具体发病情况,以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作为参考, 可诊断该养殖场为鸭传染性浆膜炎Ⅰ型引起[2]。
4 治疗方法
当鸭病确诊后,第一时间予以隔离,进行相应杀菌消毒处理,时间控制在一天2 次左右,共计7d。 治疗可借助敏感药物完成,针对病鸭,用1 万IU 庆大霉素肌肉注射,一天一次,注射时间持续3~5d。 同时,在全体鸭群喂养中,可按照与饲料的1∶1 比例,另外添加氟苯尼考粉,维持5d 喂养,同时配合Ⅰ型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 基于整体肉鸭饲养过程,育雏期极为关键。 在新生雏鸭中,其生理机能相对完善度不高,难以适应环境变化,因此,为避免其受到感染,可适当在水中添加维生素,补充营养物质,促进雏鸭发育,优化抗病能力。 针对上述措施,通过有效落实,病鸭食欲明显提升,其精神状态更加良好,避免了新病例的出现,疫情控制明显。
5 预防建议
以肉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作为研究方向,借助疫苗免疫,配合药物质量,通过两者间结合,可实现有效疾病预防。 结合养殖场实际情况,虽然完成了定期免疫,但是其疫苗仅仅局限为一种类型,在鸭传染性浆膜炎血清学种类繁多的情况下,将会造成交叉保护能力不足。 因此,要求养殖场应强化多价疫苗的应用,确保肉鸭保护的全面性。 通过该养殖场药敏试验,可发现病菌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究其原因,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占比较高。因此,在合理的条件下,养殖场应及时进行相关药敏试验,确保抗生素使用的有效性。 目前,在抗生素滥用的情况下,传染性浆膜炎耐药情况严重,造成一部分养殖场无药可医。 因此,为避免细菌耐药性的问题,应用抗生素药物的同时,可将多种药物交替使用,以降低耐药性,提高食品安全。 正常而言,结合症状、剖检变化,很难实现对鸭大肠杆菌、传染性浆膜炎的分辨,同时,两种疾病混合感染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养殖人员应借助细菌分离培养,完成诊断确定,寻找病因,予以对症治疗。 以养鸭户视角出发,应配合相应的科学饲养,全面落实全进全出饲养制度,优化日常管理。 对于鸭舍,应保持环境干燥,完成定期通风,建立在合理饲养密度的基础上,以免出现应激反应,既要做好防寒工作,还要做好防暑工作,要求饲养人员应秉承着高度责任心,为肉鸭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经济效益。
6 结论
本文以2017 年某市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疫情作为案例,完成了对该疾病发病情况的分析,借助其解剖、实验室诊断情况,明确病因,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优化预防措施,确保肉鸭得以健康成长,实现养殖户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