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治
2021-03-28韦悦广
韦悦广
(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45100)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牛的一种重要疾病,临床表现以发热、皮肤水肿、局部僵硬的结节或溃疡为主要特征[1]。 本病发病,可导致奶牛的产奶量减少以及公牛的短暂性或永久性的不育,还影响牛皮的利用价值。 给养牛业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预防牛结节性皮肤病。
1 病原特征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属于痘病毒科, 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山羊痘病毒属[2]。病毒对热敏感,可以在55℃的温度下存活不超过2h 内,在65℃的温度下30min 即可失去活性,但其可以在低温下长期存活,在-80℃的环境下可以存活超过10 年,在4℃的组织培养物中可以存活超过6 个月。 在普通温度下的病料中,通常可以存活18~33d,病毒对酸和碱较为敏感,对乙醚、氯仿和甲醛等敏感,可以迅速被杀死。
2 流行病学
病原广泛在发病动物的皮肤内、 结痂和分泌液中存在,如唾液、鼻液以及精液中,还可以在肌肉、淋巴结、脾脏等部位发现本病的病原。 本病的传染源为已经发病的牛,牛也是本病的自然宿主。 本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当健康牛接触到被病原所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等,就可能会发生感染,还可以通过吸血昆虫来进行传播,如蚊子、虱子等。 处于哺乳期的犊牛通过吮吸乳汁的方式也可以发生感染。 公牛和母牛交配或人工授精时也可以发生本病的传播。 不同性别和品种的牛均有易感性,尤其是非洲水牛易感性最高。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在温暖和潮湿的季节发病率更高,如晚春、夏季和初秋等季节发病率更高,这是由于这些季节有利于吸血类昆虫繁殖。
3 临床症状
牛结节性皮肤病,通常称为牛的“天花”,发病动物自身免疫状况和感染病毒的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通常感染动物会出现流鼻液或者流泪的症状, 而后体温升高, 可以达到或超过40.5℃,还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肩前淋巴结肿大[3]。 如果奶牛发病,则会出现产奶量下降,在病牛的皮肤上可见有直径为10~50mm 大小的结节。 主要在头颈部、肩部、乳房以及外阴等部位的皮肤出现结节。 病毒鼻腔和口腔内的黏膜上有坏死斑,会造成脓性和黏液性分泌物过多。 有的病牛出现眼角膜疼痛和溃疡等病理变化,甚至会导致病牛失明。 如果结节出现在腿部和关节部位,容易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导致病牛跛行。 公牛发生本病后可以表现出短暂的或者持久性的不育, 而母牛则会影响到发情的时间,处于妊娠期的母牛,还可能出现流产症状。
4 病理变化
对病牛进行剖检,可见在其呼吸道、消化道和大部分内脏器官的表面均出现痘样病变。 并有心脏肿大,在心肌表面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等状况。 肺脏肿大,有出血点。 肾脏表面也可见明显的出血点,再将其气管切开,可见气管的黏膜有充血和出血,在气管腔内含有大量的黏液。肝脏肿大,边缘钝圆。 脾脏肿大,有出血并且实质变硬。 胆囊肿大,通常可为正常胆囊大小的2~3 倍,在胆囊外也可见有出血点或出血斑。 胃黏膜和小肠黏膜呈现出慢性出血。
5 诊断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可以通过对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的观察做出初步诊断, 但由于本病和其他一些疾病的症状较为相似,因此,对本病的诊断需要通过实验室技术。 常见的实验室技术有病原检测和抗体检测。 其中病原检测用到的具体方法是病毒的培养和分离、动物回归试验、PCR 技术等。 抗体鉴定应用到的方法主要有病毒中和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采用这些方法均可以确诊本病。
6 防控措施
本病的防控,不仅需要加强饲养管理,而且应配合使用疫苗接种。 加强饲养管理主要是针对牛舍的环境进行管理,包括对牛舍污染物的处理以及正确消毒方法的应用。 消毒次数和消毒药物的正确使用。 本病采用疫苗免疫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本病毒的南非分离株研制出的疫苗, 另一种是基于绵羊痘病毒的研制出的疫苗。还要提升养殖的生物安全防范水平。鼓励企业建设无本病特定病原的小区。 此外还应该对吸血昆虫等进行扑杀,可以采用杀虫剂、防蚊网等对蚊、蝇等进行扑杀。 如果在养殖场周围有野生动物活动,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将牛群和野生动物隔离开,不能直接接触,防止发生本病的交叉感染。 养殖场一旦发现病牛,应立即对其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并对周围的牛群进行紧急接种,防止发生感染。
养殖场最好采用自繁自养的方式,避免从场外引进牛,确实需要从场外引进牛也要避开本病的高危地区。 并对引进的牛进行隔离观察和检疫,经过30d 后确定没有发病,才可混群饲养。
本病属于病毒感染,没有特效的药物进行治疗,通常是将发病牛扑杀,防止病原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