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技术
2021-03-28罗智
罗智
(四川省西充县古楼镇畜牧发展服务中心 637200)
非洲猪瘟这种传染病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生猪养殖业发展,一旦发生就会给养殖人员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非洲猪瘟发病是无法救治的, 所以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来降低发病的几率。
1 非洲猪瘟病症
非洲猪瘟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疾病。 病状类似于猪瘟发病症状,但与其病原不同,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烧、淋巴结和内脏出血严重、皮肤发红。 发病后生猪体温升高可超过45℃;猪死亡前或体温下降时才会出现精神萎靡、器官衰竭、行走困难、停止进食的症状,眼鼻分泌液体,耳、腹部下方、鼻端等出现发绀症状;而后持续体温下降,直到死亡。 非洲猪瘟只在猪身上发生,死亡率可达到95%~100%[1]。
2 诊断技术
2.1 临床诊断
由于非洲猪瘟和其他猪瘟等出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的症状类似,所以很容易导致误诊。 非洲猪瘟发生后,猪高热4d 左右才会有临床症状的表现, 猪的体温对于前几天来说已经降低不少,处于濒临死亡的状态;身体的一些部位可以看见猪皮肤紫色病斑; 部分皮肤出现干性坏死灶, 区别于猪瘟的皮肤针状出血;腹腔淋巴结类似于血瘤,明显出现出血性变化,与猪瘟发生后的淋巴结状态不同。 通常情况下注射猪瘟疫苗后的猪不会再发生猪瘟,对猪瘟免疫,因此如果出现死亡率高、出血症状急性的传染病出现在注射过猪瘟疫苗的养猪场中, 可以初步诊断为非洲猪瘟,排除掉猪瘟,但仍需要实验室来进行更确切的诊断。
2.2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方法中,最为直接、准确区分猪瘟的操作方法有免疫荧光、动物接种两种试验。 抽取发病猪的血液进行备用,再进入实验室进行诊断。 免疫荧光试验:制作血涂片或白细胞涂片,切片剖检部位,观测非洲猪瘟的荧光抗体染色反应,发现荧光颗粒即为非洲猪瘟。 动物接种试验:将抽取的血液注射到已接种猪瘟疫苗和未注射过疫苗的的猪体内, 观察猪的状态变化进行诊断。
3 综合防控技术
3.1 注重宣传引导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非洲猪瘟危害的宣传引导,普及大众非洲猪瘟的相关知识和预防的措施。 借助便利的互联网技术,将科学养殖技术和疫情防控技术等制作成图或视频,制作公众号、微信群和相关软件并将图文或视频上传, 让养殖人员对防控技术及时进行学习。 此外,各动物疾控中心要提高检疫力度,杜绝进入非洲猪瘟疫区工作或旅行的人员携带猪肉; 杜绝非法走私生猪以及有关制品等。
3.2 开展防控技术培训,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政府部门要积极开展对兽医和防疫人员的培训, 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兽医和防疫人员的专业素养,高度认识到非洲猪瘟的防疫工作,明确综合防控技术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兽医和防疫工作中加强与养殖人员的交流, 传授更加专业的疫情防控技术给养殖人员,做好相关的指导工作,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养殖人员的防控能力,避免非洲猪瘟给生猪养殖带来影响。
部门制定联合紧急处理动物疫情方案,开展实地防控演习,提高突发疫情的处理能力,封锁疫区,禁止猪产品和猪运入或流出,谨防疫情扩散。
3.3 重视疫情监测,加强消毒和饲养管理
政府部门要对非洲猪瘟的疫情提前做好防控部署, 有关部门还需要实时监督和检测疫情,如果发现疑似非洲猪瘟的病例,要第一时间将其进行隔离并采集标本进行化验。
要结合实际养殖情况做好消毒工作这一重要环节, 设置合理的生物安全防控预案, 对于养猪场的外来人员和车辆等进行全面消毒,穿戴防护服进入,避免病菌进入养殖场。 日常需要定期清扫、清洗猪舍,营造卫生的环境,疫病高发季节要增加消毒次数。 养殖人员在原则上要自繁自养,如果引进新猪种需要进行隔离饲养,进行观察;根据性别、品种等进行合理安排饲养。
3.4 加强对易感猪群的防控
易感猪群的抵抗力较低,养殖人员应当避免养殖密度过大,制定合理的繁殖计划,对生猪的饲养密度进行严格把控,在防控过程中要对猪舍的环境进行控制,保持猪舍的通风良好,合理根据天气变化调整猪舍温度,避免生猪受凉。 在饲养过程中还要具有防疫意识,为生猪及时接种疫苗,对其抗体进行全面检查,按照身体状况选择接种疫苗。 饲养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非洲猪瘟感染生猪,需要立即上报防疫部门并隔离,病猪的尸体需要经过深埋或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防止疫情蔓延,治疗过程中要寻找专业的兽医人员,不能只依靠养殖人员的经验对药物进行选择,同时医疗器械要严格按照原则使用,不能二次使用,避免交叉感染[2]。
4 结语
我国的非洲猪瘟防控压力非常严峻, 最终目标是实现净化非洲猪瘟, 这需要政府与养殖厂的密切合作, 做好联合防控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和排查,及时发现疫情并启动应急机制,逐渐实现非洲猪瘟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