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感冒的防治

2021-03-28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羊场瘤胃羊群

许 杰

(新疆昌吉市滨湖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831100)

羊感冒多由感冒病毒感染而引起,是羊的一种常见疾病,病原可来自外界,也可是自身长期携带的条件致病性病毒,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春季和秋季季节交替时发病最多,主要和天气突变导致的应激反应有关。本病通常发病温和,一般不会导致感染羊的死亡,但发病期间也会对羊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影响[1]。

1 本病简介

本病是羊饲养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通常呈地方流行,由感冒病毒感染而引发,季节交替和天气突变时很容易出现短暂流行。对于羊场来讲,病原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来自外界输入,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季节交替时。春季天气开始转暖,万物复苏,环境中的病毒也开始变得活跃,感染羊后复制力很强,导致该病流行。秋季时天气转凉,羊群的机体免疫力也会有个调整波动期,很容易为病毒感染提供机会。另一个方面是羊自身携带的病毒,正常饲养情况下,羊免疫力正常,对病毒形成了抑制而不会发病,这种病毒称之为条件致病性病原,当天气突变造成羊的免疫力出现暂时性的下降时,病毒的抑制便会解除,短时间内大量增殖,从而诱发该病。中医对本病的发生机理也有较为详细地阐述,该病是由风寒或风热侵入皮毛,皮毛为肺之合,故肺亦受其邪,同时病邪从口鼻入侵肺经,肺属娇脏,不耐邪侵,以致郁闭肺窍,肺失肃降,表卫调节失司,毛窍闭塞,腠理不通,很快出现上焦肺系及表卫的症状,即发生了感冒之症。

2 临床表现

2.1 风寒型

风寒型通常发生在寒冷季节,炎热季节气温骤降时也可能发生,病羊表现畏寒怕冷,体表毛耸,爱扎堆,采食量下降,放牧羊群易出现掉队,喜爱在有阳光的地方待,夜间常和其他羊挤一块取暖休息。耳尖及四肢下端发凉,体表冷热不均,鼻涕清澈,发病久的病例伴发咳嗽,口腔不断流涎,脉浮紧。舌苔检查发白,可视黏膜同样发白或发绀,整个机体以寒性症状表现为主。

2.2 风热型

风热型感冒在高温高湿的夏季发病较多,病羊皮肤发热,口唇赤色,鼻涕浑浊,精神不振,头经常耷拉,反刍次数减少,喜饮凉水,后出现咳嗽和气喘。舌苔观察微黄,后期表现厚腻,小便黄短,脉浮数。

3 预防

预防本病需加强羊群的饲养管理,冬季做好饲料的储备,注重对羊群的科学保健。

3.1 加强饲养管理

好的饲养管理条件能使羊群保持高的疾病抵抗力,从而对天气突变等应激不敏感。羊群平时多运动,尤其是舍饲羊群,羊场建设之前应预留运动区,如果面积不够或已经建好,可每周赶出去放牧2~3次。经常运动的羊机体代谢能力强,免疫力高,不容易感冒。春季和秋季是本病的高发期,在该季节应做好过度工作,保持羊舍干净卫生,粪便一日一清理,羊粪要集中堆肥发酵处理,避免粪便中的病原、虫卵等扩散。春天是青草开始萌发的季节,此时的草味道鲜美,羊爱吃,但由于气温不稳定,有些草甚至第二天早上还残留有霜痕,建议出牧时间别太早,待日出1~2h后再放牧。冬季寒冷,气温骤降,病羊为了取暖喜欢扎堆,这也为本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如果其中一只羊发病,病毒会通过打喷嚏、咳嗽等形式扩散,很快导致群发,建议冬季做好羊群的消毒工作,通过增加垫草,保持羊舍干燥,加大运动量等方式抵御寒冷,减少羊群扎堆。

3.2 冬季做好备料

冬季青绿饲料缺乏,很多羊在进入冬季后就会有一段掉膘期,掉膘期内羊营养水平下降,机体抵抗力变差,很容易发生感冒。该现象虽然能通过增加精料的比例来弥补,但精料价格昂贵,对于育肥羊群来讲经济效益下降,同时,过多使用精料还容易造成酸中毒。鉴于此,冬季到来之前,为了解决青绿饲草缺乏的问题,建议在中秋时节前后加大玉米杆的青贮,青贮是一种科学贮存饲草的方法,通过乳酸菌等厌氧菌的发酵作用,使得秸秆类饲料能够长期保存不变质,且口感得到提升。目前青贮技术在我国各地都已经普及,主要青贮方式有袋式青贮、池式青贮、塔式青贮等。建议小规模的羊场采用青贮袋的方式青贮,场面积足够大,羊存栏数较多的羊场可采用池式青贮,场地面积不够,同时饲养规模又比较大的羊场,只能通过充分利用空间来解决问题,采用塔式青贮。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青贮过程中一定要把控好水分和厌氧环境两个指标,否则很容易出现青贮失败。除了青贮饲料外,没有条件青贮的羊场可采用存干草的方式过冬,但干草适口性和饲草转化率方面不如青贮饲料。

3.3 注重羊群的保健

羊属于反刍动物,体质的强弱和营养水平有很大关系,而营养水平与瘤胃的健康息息相关。羊食入的草料在最初阶段并不是通过自身分泌的消化酶消化的,而是经瘤胃中的益生菌、纤毛虫等进行降解的,平时加强对饲料的管理,注重瘤胃的保健能显著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降低感冒发病率。建议饲料中每天加入益生菌制剂,尤其是含有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丁酸梭菌、乳酸菌等益生菌的添加剂,这些菌可有效保持瘤胃微生态平衡,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对不慎感染的病原菌也能够通过“以菌制菌”的作用将其杀灭。除了瘤胃保健外,妊娠的母羊要重点护理,提高精饲料比例,防止乳房炎等疾病的发生。羔羊从产出到出栏制定科学的免疫规划程序和用药程序,将疾病发生率降至最低。

4 治疗

4.1 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通常采用抗病毒药,同时配合解热镇痛类药物对症治疗,如氨基比林、安痛定、安乃近等[2]。西药使用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用药时一定要按照规定剂量使用,尤其是解热镇痛类药物,使用过量会对体内白细胞的功能和数量有影响,对免疫系统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抑制。本病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十分病、七分养”的治病原则,加强病畜的护理,可以将病羊单独圈养在空间较大的地方,多补饲一些精料,加大青绿饲料的比例,多晒太阳,保持环境干燥。

4.2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时应根据具体发病类型进行用药。风热感冒属于表热型,治疗宜辛凉解表,用防风30g、大黄25g、芒硝30g、荆芥30g、麻黄20g、栀子20g、白芍25g、连翘30g、甘草20g、桔梗25g、川芎20g、当归25g、石膏25g、滑石25g、薄荷25g、黄芩20g、白术20g,煎服或研末服用。风热感冒属于表寒型,治疗宜辛温解表,用荆防败毒散进行治疗,方剂为荆芥30g、防风30g、羌活25g、独活25g、柴胡25g、前胡25g、桔梗30g、枳壳25g、茯苓45g、干草15g、川芎20g,研末后开水冲调,候温灌服[3]。有些病例不属于表症,也非里症,而是半表半里型,表现外感病程延长,微热不退,精神萎靡,寒热往来。发冷时被毛耸立,背腰拱起,耳鼻发凉,发热时耳鼻转温,采食量下降,脉弦。治疗时宜和解少阳,用小柴胡和平胃散,方剂为柴胡35g、半夏20g、党参30g、甘草25g、黄芩30g、生姜30g、大枣25g、苍术30g、厚朴30g、陈皮25g,煎服或研末服用即可。

中药治疗关键在于辨证施治,只要对疾病的类型以及发展阶段能够准确把控,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症下药,疾病就能很快康复。中药治疗经常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中药经过煎煮之后味道较苦,羊往往不会主动饮用,强制性灌服时羊会出现反抗行为,造成的应激反应较大,如果是群发性感冒,每一只病羊都进行灌服用药的话势必会消耗大量的人力,故建议临床以西药治疗为主,如果羊临近出栏,考虑到药物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时,建议使用中药治疗。

猜你喜欢

羊场瘤胃羊群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瘤胃调控剂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规模化舍饲肉羊场饲养安全体系的建设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羊瘤胃臌气的发生及防治
如何防治牛的瘤胃积食
春秋季疫病在规模化羊场养殖中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