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控疾病发生提高母猪繁殖力

2021-03-28戎英魁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繁殖力障碍性种猪

戎英魁

(河北省正定县农业农村局 050800)

1 合理选址和隔离

规模化养猪场应远离村庄和交通要道,选择地上高燥、背风向阳、水电方便等区域进行建场,然后做好隔离防护工作,在场区和圈舍门口设置淋浴间、消毒池和消毒间,进入场区的人员、物资和车辆必须经过淋浴更衣、彻底消毒,入舍时也要经过更换鞋帽和消毒,避免将病菌携带入场或入舍,切断病原传播途径,避免猪群感染发生各种疾病。另外一旦发现猪群有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疾病发生交叉感染,这样有利于进行封闭管理,防止疾病发生扩散和蔓延[1]。

2 坚持自繁自养

规模化养猪场最好坚持自繁自养方式,有利于保证猪群健康状况,防止从外界引进病原体而引起猪群感染发病。在引进种猪时需要确保种源地健康,没有疫病流行,应持有当地检疫证明和接种免疫程序,这样在引种后可以及时进行免疫接种,维持种猪抗体水平一直处于保护范围。种猪引进后需要隔离饲养1个月,确定没有各种疾病后方可于本场猪群混合饲养,避免将外界病原体携带传染给健康猪群。同时需要健全能繁母猪登记制度,有利于正确掌控能繁个体情况,并且及时淘汰繁殖力低下的老龄母猪和补充优质的后备母猪,确保种猪群始终处于较高的繁殖水平和健康状况[2]。

正常情况下,繁殖力低下的母猪往往体质较差,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成为整个猪群的感染源,所以在日常生产中应及时淘汰的繁殖力低下的母猪,它们具备以下特征:很长时间没有发情且诱导发情没有效果;在连续2~3个发情期内均没有有效配种;连续2~3胎产仔均少于5头的;感染了繁殖障碍性疾病、肢蹄病或者慢性疾病;生产的仔猪出现遗传性疾病。同时为了保证种猪群体结构合理,需要及时补充进来体质健康的优质母猪,它们应具备本品种特征和繁殖力强的特性,最主要的是没有遗传病史和典型的缺陷,以免遗传给后代影响猪群的健康发展。

3 预防疾病发生

在日常管理中应时刻关注圈舍卫生状况,每天定期清理、清扫和消毒圈舍内外环境,制定严格的消毒程序,每周定期消毒圈舍2~3次,对舍外环境每周定期消毒1~2次,在消毒过程中应轮换使用消毒药物,以免病菌产生耐药性影响消毒效果。通过严格执行消毒程序可以减少或杀灭环境中存活的病原微生物,是防控疾病发生的首要措施。

同时保证饲喂给母猪的饲料新鲜干净,按照饲喂程序定时定点添加饲料,防止产生过夜饲料引起营养氧化或发生霉变情况,这样都会降低猪只体质、甚至危害身体健康,容易诱发母猪发生疾病。建议在母猪饲料中可以适量添加益生菌类制剂,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群繁殖,防止猪只发生消化不良、腹泻类肠道疾病,尤其对于妊娠期母猪防止流产发生有很大帮助。

在日常管理中应根据季节、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等,在母猪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广谱抗生素,来预防母猪感染各种细菌而引起疾病发生。同时每天认真观察猪群精神状态,一旦发生有异常情况时,需要立即上报兽医人员,促使他们及时查找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病情控制住,以免耽误病情增加控制疾病的难度,不仅增加投药成本,最重要的还会降低母猪繁殖能力。

4 重点防控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母猪感染繁殖障碍性疾病后,这些病毒不仅能够引起免疫抑制和降低机体内巨噬细胞的数量,影响自身繁殖能力下降,还会导致母猪在接种免疫后不能产生疫苗保护作用,并且身体体质变差和抗病能力降低,非常容易诱发各类并发病。所以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按照程序接种弱毒苗和灭活苗,促使机体产生抗体,避免受到外界野毒的感染[3]。

能够引起母猪发生繁殖障碍的疾病主要有细小病毒和猪伪狂犬病,应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结合抗体检测进行免疫接种是控制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首要措施。建议规模化种猪场针对伪狂犬病最好进行疾病净化工作,使用鉴别试剂对种猪群和后备母猪定期进行监测,及时淘汰阳性猪,疾病净化是防控猪伪狂犬病的最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繁殖力障碍性种猪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头足类鞘亚纲繁殖力研究进展
湖南沅水下游繁殖期内繁殖力和卵径的变化研究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通过营养改善母猪繁殖力的要点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