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背景下猪场生物安全措施
2021-03-28艾培培
艾培培
(河北省饶阳县农业农村局 053900)
非洲猪瘟的暴发对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桎梏了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而提高对生物安全方面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是应对非洲猪瘟问题的必经之路,所以,生猪养殖业的相关从业人员要加强生物安全的防控,使养猪场逐渐规模化,从而为建立科学、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提供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在暴发非洲猪瘟这一大背景下在世界生猪市场站稳脚跟,实现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1 动物方面
养殖人员对生猪进行养殖的时候,要根据养殖需求将生猪进行分区养殖,一般有母猪舍、公猪舍、分娩舍、隔离舍等。而且需要养殖人员重点关注的是要严格把控转舍的流程,以防出现交叉现象。而且在进行转运时,还要对道路、运输车辆进行消毒。在引进外部猪种前,要进行血清检测,提高安全性,还要对他们进行隔离,要制定严格的隔离计划,还要对其进行定期地检疫,只有在检测结果均显示为阴性使时才可以引入。引入后,一旦发现有猪个体出现非洲猪瘟等疾病的发病症状或者检测结果为阳性时,要对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而且隔离区要与养殖区之间相距最少400m,隔离时间不少于50d。在隔离结束后,在对其进行检疫,只有呈现阴性时才可将其转移出隔离区。
2 人员方面
生猪养殖业的管理人员要提高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封闭的重视程度,而且不同区域的工作人员也要避免接触,防止交叉现象的出现。在特殊情况下必须要进入其他养殖区时,要坚持单向流动的原则,严格执行消毒的制度,不能轻视消毒的作用,外部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猪场,如果有特殊情况,要提前申请,审核通过后,不得携带随身物品,要持续消毒足够的时间才能进入办公区。消毒剂的选择也要慎重,要选择次氯酸钠这种没有刺激性和腐蚀性且消毒效果好的消毒剂,从而确保消毒程序的严格执行,能够最大程度减少病毒的带入或者带出。
3 饲料方面
饲料是生猪吸收养分的重要途径,所以要注意饲料的选择,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最为合适的饲料,注意营养成分的搭配,从而提高生猪的免疫力。饲料还要符合产业化标准,建立专门的饲料库房,从而能够对饲料进行统一的熏蒸或臭氧消毒,确保饲料有较高的安全性。在非洲猪瘟背景下,大部分养殖场选择自主配料,通过调节饲料的pH值促进饲料中有益菌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因为乳酸菌等有益菌可以在酸性条件下大量繁殖,也能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生长,从而能够为生猪提供高质量的饲料,有效提高生猪自身的抵抗力,降低传染病发生的概率。
4 环境方面
生长环境是否适宜、干净卫生对生猪的安全养殖至关重要,因此,生猪养殖业的工作人员一定要转变传统的养殖观念,在非洲猪瘟暴发的大环境下,要提高对消毒工作的重视程度,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消毒制度,并且能够严格地落实。只要是生猪经过的地方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养殖过程中产出的垃圾要进行统一化、无害化处理。运输的车辆也要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外来车辆绝不能进入猪场。工作人员对猪舍内的粪污每天进行清理,避免细菌滋生。在生猪转栏后,要对原来的猪舍进行无死角的消毒,并进行封闭式的熏蒸,在一定时间后,再开猪舍的窗户,进行通风。
除了生猪的生长环境,猪场的水环境也需要生猪养殖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通过水环境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风险极高,所以,工作人员要提高水环境防控措施。在对水环境进行消毒时,不能用氧化性、腐蚀性较强的消毒剂,要使用漂白粉、过硫酸氢盐等消毒剂,虽然与氧化性、腐蚀性较高的消毒剂相比杀菌持续作用时间短,但是这些消毒剂有着较高的杀菌效率。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生猪的日常饮用水中添加酸化剂,适用的有机酸最好是复合酸,进而使饮用水呈现弱酸性,促进有益菌的生长,从而能够减少生猪出现腹泻等症状,提高生猪自身的免疫能力。最后,要避免酸化剂的间断使用,在非洲猪瘟背景下,饮用水中添加酸化剂必须长久地坚持。
5 结语
虽然非洲猪瘟问题对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但是我国的生猪养殖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复产,国家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为复产工作的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生猪养殖户在政策的引导下不断完善生物安全防护体系,确保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大力推进生猪养殖的规模化,使生猪养殖的管理能够更加科学、有效,使生物安全防护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