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动物产地检疫率

2021-03-28郝梅珍安徽省阜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中国畜牧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产地屠宰检疫

文│郝梅珍(安徽省阜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动物产地检疫是指动物及其产品在离开饲养或生产地之前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派官方兽医到现场或指定地点所实施的检疫。官方兽医根据动物产地检疫规程,按照产地检疫程序,通过查验资料及畜禽标识、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了解生产、免疫、诊疗、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情况,确认经检疫的动物和动物产品符合合格标准,才准许出售、屠宰和运输。动物产地检疫是一项维护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工作。通过产地检疫,可以防止染疫的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从源头上控制住传染源,减少因动物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利于促进养殖业发展;通过执法手段,能控制屠宰、运输、加工、储藏和交易等环节,及时发现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迹象,防止动物疫病传播和蔓延。

一、产地检疫工作现状

1.产地检疫人员工作量大。目前,我国畜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相对较低,养殖场户数量多、分布散,畜禽出栏时间不一致。检疫人员需要到动物产地第一线开展检疫工作,其间路途远、交通不便。很多基层官方兽医除承担传统的检疫出证外,还要负责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督指导、“瘦肉精”监督抽检、疫情防治宣传等工作。

2.基层检疫资金投入不足。受经济条件限制,一些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基础设施资金投入较少,检验设备陈旧落后,人员培训不足。部分基层地区产地检疫人员专业技术知识欠缺,缺乏合理的激励措施。

3.养殖场户主动报检意识差。我国实行动物产地检疫主动申报制度,部分养殖人员对产地检疫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不了解动物出栏需要自己主动申报检疫,主动申报检疫的积极性不高。

4.屠宰环节监管不严。有的屠宰场没有严格按照产地检疫规程查证验物,造成没有经过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动物进入屠宰环节。特别是一些小型屠宰场,存在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健全的情况。

二、提高动物产地检疫率措施

1.加强养殖监管和屠宰监管。乡镇基层检疫分所要对辖区内的动物建立监管档案,登记所辖区域内养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及时掌握免疫状况和进出栏时间等信息,督促养殖场户申报检疫,有效防止漏检。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强屠宰环节管理,严把畜禽入场关,认真做好查证验物工作,不让没有经过产地检疫的动物进入屠宰环节,促进提升产地检疫率。

2.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动物产地检疫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让养殖场户充分认识产地检疫的重要意义,提高养殖场户主动报检意识。同时,广泛宣传从事检疫的一线工作人员维护食品安全的奉献精神和感人事迹,提高社会认知度,树立检疫人员良好外部形象,提升检疫人员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基层检疫队伍。拥有一支高素质、精业务的技术队伍是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加大检疫队伍建设力度,招录一批优秀的基层检疫人员充实到乡镇,从事专职或兼职检疫工作。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有计划对基层检疫人员进行产地检疫技术和兽医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此外,还要提高检疫人员待遇水平,实施检疫数量质量与奖励性绩效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辖区内饲养的动物数量及管理任务,制定合理、科学的考核方案,形成良好、竞争和团结的工作氛围,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产地检疫工作的数量和质量。

4.优化检疫申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当增加检疫申报点,方便群众报检。有条件的地区可成立流动检疫点,配备便携式智能设备,确保及时检疫,提高检疫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5.推进信息化管理。建立动物卫生监督与保险联动信息机制,及时准确掌握畜禽的出栏、检验检疫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情况,减少拒检、漏检和有意逃避检疫等行为。随着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的应用,投入可移动检疫的出证软件或APP,用手机终端即可快速出证,随时随地出具检疫合格证明,提升产地检疫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产地检疫作为畜禽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的第一道关口,能有效控制动物疫病传播,保障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为群众吃上卫生安全的动物源性食品提供有力支撑。因此,要高度重视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提高产地检疫率的方法和措施。

猜你喜欢

产地屠宰检疫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在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猪共患传染病
羊快疫的检疫诊断和防制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
四措并举 五相结合——湖北省推进畜禽屠宰管理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