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2021-03-28苏子超山东省临沂市畜牧发展促进中心
文│苏子超(山东省临沂市畜牧发展促进中心)
2021年以来,山东省临沂市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广畜禽清洁养殖模式,同时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力度,全面完成“四减四增”三年行动确定的目标任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截至目前,临沂市纳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考核的规模养殖场2383家,配建率达100%;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产生量1327.44万吨,资源化利用量1125.81万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4.81%。
一、提高认识,加快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
临沂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畜禽规模养殖场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的通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及稳产保供政策指南》等文件,落实畜禽养殖场主养殖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印发《临沂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南(试行)》,针对规模养殖场、养殖专业户和畜禽散养户,提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建设规范和管理运行要求,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推动临沂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扎实开展。
二、对标先进,狠抓畜牧业标准化生产
修订印发《关于开展2020年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和种养结合示范场创建活动的通知》,全面开展标准化创建和种养结合示范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备案养殖场已发展到5041处,其中国家级、省级、市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分别达到30家、137家、904家,高效生态养殖示范园区32家,高效生态示范场145家,省级现代畜牧业示范园2个、省级畜牧旅游示范区9个,构成了层次鲜明的标准化示范创建体系,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居全省前列。
三、搞好服务,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水平
加强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全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020年以来,通过为养殖企业规划、省级环保督察及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工作复核和畜牧项目验收等方式,对200多家养殖企业进行技术指导服务,详细讲解粪污处理利用设施建设要求,并填写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指导服务记录表59份。同时,对1593家养殖场户开展养殖异味整治行动,不断加大生物除臭技术推广力度,有效降低了养殖场氨氮排放,大大减少异味扰民信访投诉。
四、落实政策,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临沂市已有沂水县、临沭县、平邑县、莒南县、沂南县等5个县成功申报“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共获批项目资金1.9亿元。通过调度督导和座谈等工作方式,对照项目申报文件要求,对变更方案提出合理化修改意见,做好技术把关审核。加强对项目县建设的技术指导,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加快了项目县实施进度。
五、深入基层,加强一线技术培训
2020年6月、7月、9月、11月、12月先后在费县、平邑县、沂南县等县举办了全市养猪技术培训班、肉羊养殖技术培训班、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升暨村内生猪环保垫料养殖改造等培训班5期,120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班讲解了畜禽粪污处理的重要性,畜禽粪污的特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原则、末端利用技术模式,下一步的趋势及建议,提升了临沂市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和处理水平。
六、示范引领,持续推广农牧结合种养循环模式
临沂市总结推广“畜禽粪污原位降解——垫料还田(畜禽发酵床养殖技术)”“粪便堆积发酵——直接还田”等6种规模养殖粪污处理模式,化粪污为肥料,化秸秆为饲料,有效解决了畜禽养殖污染和秸秆焚烧污染,增加了种植业肥源。
七、总结推广,努力构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
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加快培育处理利用主体,探索种养循环发展新机制,加快粮改饲统筹、种养结合、农林牧融合发展,构建了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积极开展家庭牧场和种养结合示范场创建,分别达到13家、32家,构建起了现代畜牧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
八、加强宣传,助推养殖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开展
临沂市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在政务网站开辟专栏,大力宣传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意义和法律法规。各县区也通过明白纸、告知书、宣传车、村居广播、宣传横幅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推动了临沂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向纵深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