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检疫中影响猪肉品质因素的分析
2021-03-28黄伟锦宋静欢刘少辉
黄伟锦,宋静欢,刘少辉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农业农村局养殖业管理科 312500)
我国猪肉消费规模较为庞大,其属于群众食用产品中较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猪肉品质的要求也出现了逐渐提升的趋势。屠宰检疫属于影响猪肉品质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针对这一流程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影响品质的条件,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达到理想的发展目标。
1 检疫基础内容
在猪肉走上餐桌前,需要进行屠宰与检疫工作。屠宰检疫包含生猪宰前与宰后的分别检疫,同时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无害化处理。宰前检疫应当观察生猪状态,并通过测量体温、分析饮食情况等方式,判断其是否存在疾病。相关人员应当查验检疫证件,并针对瘦肉精类生猪进行管控。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判断生猪的状态,及时找到存在风险的因素,达到理想的宰前检疫效果。在检疫过程中,应当重点分析是否存在口蹄疫、猪瘟等问题[1]。基于相关分析数据,决定是否进行宰杀。宰后检疫环节属于流向市场前的核心工作,这一过程需要针对头部进行检验,并观察内脏状态,分析是否存在寄生虫等问题。通过按照规定进行检查,有利于确保猪肉的卫生,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2 影响猪肉品质的屠宰检疫因素
2.1 宰前检疫因素
在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中,疾病属于较为关键的部分之一。如果宰前检疫没能发现生猪疾病,便会导致生理特性存在问题的生猪进入屠宰环节,导致严重的问题出现。因此,需要做好宰前检疫工作,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的生猪,防止其流入宰杀环节。饲料投入对猪肉的品质具有一定影响,部分养殖商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选择添加大量抗生素,将生猪的疾病率强行压低。在这种情况下,复杂的成分会在生猪体内聚集,进而损害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在宰前检疫环节重视相关检查,避免发生这一问题。
2.2 应激因素
在生猪进入宰前阶段时,可能会由于环境刺激出现应激现象。在这一情况下,生猪体内会出现复杂的化学反应,如儿茶酚胺含量大幅上升、糖酵解速度加快、乳酸生成等。这些化学反应会导致猪肉的质地进入松软状态,严重影响口感,被称为PSE、DFD肉。因此,需要在即将进入屠宰环节前,通过多种方式安抚生猪情绪,并可能优化屠宰时间,降低PSE、DFD肉问题出现的概率。
2.3 电刺激因素
电刺激属于屠宰环节之一,这一方式会使生猪产生高度应激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合理应用电刺激不会对猪肉品质产生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但是,如果应用电刺激的方式不科学,如电压设置超标、电流强度过大、部位选择不恰当,便会导致猪肉品质大幅下降。同时,在生猪受到电刺激后,肌肉会出现迅速收缩的现象,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痉挛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肌肉内部的血流增加,进而提升胆胺含量,引发严重的糖酵解问题[2]。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猪肉的PH值会快速下降,导致PSE肉问题出现。因此,需要采取正确的电刺激宰杀方式,防止出现相关问题。例如,电压应当控制在75~150V,使猪肉内部的淤血概率得到有效控制,提高基础品质。
2.4 放血因素
在宰杀生猪放血的过程中,应当将猪体以倒挂垂直姿势进行设置,并在个体颈部进行放血,基础时间在6~10min左右。但是,如果放血刺刀位置存在偏差,便会导致猪肉的静脉血回流速度下降,进而削弱放血的完整性,严重影响猪肉的品质。因此,需要确保放血的位置选择正确,尽可能靠近第一对肋骨区域,并下移4cm,保证完成有效放血。
2.5 环境卫生因素
屠宰环境的卫生条件也会影响到猪肉的品质口感,如果区域消毒措施不佳,便会导致细菌大量繁殖,进而污染猪肉。在这种情况下,猪肉变质的速度会大幅缩短,同时还会引起腐败、寄生虫卵等问题,不利于猪肉口感的保持。因此,需要做好屠宰区域的卫生工作,尽可能保证环境无有害昆虫,防止出现寄生虫卵问题,达到理想的屠宰目标[3]。
2.6 检疫员因素
检疫员本身的操作流程会对猪肉的口感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检疫操作的体系较为完善,流程相对固定。但是,部分检疫人员可能由于专业知识储备不佳、职业精神不到位等问题,产生操作违规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猪肉的品质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严重削弱了基础口感级别。同时,还会降低屠宰检疫的效果,不利于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检疫员的管理,确保他们能够正常进行相关操作,防止对猪肉口感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屠宰检疫中存在着多种影响猪肉口感的因素。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相关问题,避免对猪肉产生负面影响,达到良好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