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1-03-28李粉玲陕西省丹凤县龙驹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站
文│李粉玲(陕西省丹凤县龙驹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站)
刘书生 程 凯 刘宁宁(陕西省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
入夏以来,随着气温的升高,蚊蝇等逐渐增多,给居住在养殖场附近群众带来不便。近期,陕西省丹凤县畜牧相关部门多次接到养殖场存在臭气臭味及蚊蝇袭扰群众等投诉电话。虽然在第一时间赴现场调查,但这些问题产生根源是养殖场粪污治理和生产不规范导致。笔者结合反馈问题,就加强和改进养殖场污染治理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一、问题表现
目前接到养殖场污染投诉电话共6个,其中猪场3个、鸡场3个;从问题来看,粪污设施溢流和渗漏3个,堆放不规范3个。主要表现为:
1.粪污设施渗漏。粪污设施渗漏主要是排污管道采用塑料PVC材质,长期裸露室外,在外界或外力因素下,出现破损。养殖企业疏于管理,长期渗漏渗流,导致粪污污染。有的养殖企业在建设粪污设施时,地基处理不坚固,设施建设运行后,出现裂缝或变形,渗漏不易发现,长期以来引发污染。有的畜禽粪污还田不及时或还田消纳面积不足,出现粪污溢流或过度排污,同样会加剧次生污染现象。
2.功能设施闲置。在调查中发现,有3个养殖场贮粪棚、沼气池均配套建设到位,但也出现少量粪便户外晾晒、沼气池闲置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天气炎热粪便晾晒后,3天内即可干燥收贮,便于销售;自然堆肥处理,周期长,管理成本高。农户施肥有季节性习惯,大量沼液还田缺乏标准,并产生一定臭味臭气,周期性沼液还田存在一定难度和条件性限制。
3.生产工艺改变。运行时间较长的养殖场,过去采用水冲粪方式清粪,一般建设贮粪棚面积小。在采用干清粪工艺后,由于贮粪棚面积不足,在农田追肥时,养殖场会把未经熟化的粪便倾倒在农田堆放,导致臭气的产生、蚊蝇滋生,发生扰民事件。
二、原因分析
1.制度管理松散。养殖业主在申办环境影响登记备案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时,均建立了养殖场消毒制度、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制度等。但在日常执行中,只重视畜禽养殖的生产和疾病防治,而忽略了粪便处理和动物疾病预防的过程控制;只重视当下的生产效益,而忽视了污染治理和利用,最终导致污染问题发生。
2.监管机制缺位。出现养殖污染多数为规模养殖场,但调查发现,养殖场基本都配套有粪污治理设施,出现投诉问题,还是执法监管措施不到位。按照《畜禽养殖污染条例》规定,环境保护部门是执法监督主体,农业农村部门是技术指导服务,乡镇政府协助抓好落实。因此,必须坚持惩处并重、服务优化原则,严格落实“谁受益、谁治理”。
3.主体责任缺失。养殖企业是畜禽污染治理的主体。污染事件的发生充分暴露了养殖企业日常管理的漏洞和缺陷、麻痹和大意。养殖企业应规范日常程序操作,不仅有利于养殖场的规范化管理,又利于动物疫病防控、变粪为宝,更有利于优化和改善生产环境。
三、改进措施
1.加强普法宣传。搞好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工作,从根本上要增强各方责任落实,打好长久攻坚战。县乡政府及职能部门要将《畜禽养殖污染条例》作为行动纲要,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宣传,进一步明确各方职责职能、责任义务和法律责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规范设施标准。定期开展粪污设施排查,包括设施容积是否与生产能力配套;排污管道是否密闭完整;粪污设施存放是否坚固安全;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是否到位;有无废物溢渗溢流或直排等问题,确保粪污不露天堆放、污水不直排和生活垃圾不乱堆乱放。在废物设施建设标准上,必须遵循固废设施达到100头猪当量不少于0.2立方米/日,贮存不少于2个月,粪污设施应具有防渗、防漏、防雨功能。
3.建立长效机制。畜禽养殖涉及农场户范围广、管理难度大、环境约束强、市场依赖高等现实问题。因此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共同发力。一是要认真履行《畜禽养殖污染条例》职责,建立责任清晰、权责分明的监督、服务、保障机制;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重点解决粪污资源化利用渠道不畅、设施欠缺、利用渠道优化升级的问题,让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粪肥成为养殖场户增收增值链;三是要优化粪污资源化利用途径,改善养殖场空气质量。
4.惩处并举推进。分类落实“谁备案、谁管理;谁污染、谁治理;谁违法、追究谁”的措施。坚持执法监管、行政审批、规范治理措施并举落实。对屡教不改、屡改屡犯引发粪污直排、露天堆放等恶性群发事件,按照法律规定坚决予以处罚,绝不姑息迁就。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问题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