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生猪价格下跌的调查与思考
2021-03-28刘应德唐开重庆市开州区畜牧服务站
文│刘应德 唐开(重庆市开州区畜牧服务站)
2021年春节过后,重庆市开州区猪价与全国猪价走势相同,生猪价格进入下降通道。尤其是5月以来,随着市场供需博弈逐步激化,猪价连跌不止,待宰活猪价格已经跌入9元时代,局地已经探底16元/千克,并连续多周处于盈亏临界点,养殖户面临成本倒挂,生猪生产潜在风险明显加剧。
一、当前生猪生产及市场形势
1.生猪生产快速增长。据开州区一季度畜牧业调查统计,截至3月底生猪出栏72.8万头、存栏33.85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8.6%和29.1%,其中能繁母猪存栏6.8万头,增长12.9%。5月上旬,随机调查的19个乡镇32个村794个养殖户,已出栏生猪4.9万头,增长31.8%;生猪存栏6.3万头,增长11.6%。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2637头,同比增长13.3%。
2.市场价格重回谷底。2021年以来,特别是3月过后,生猪价格一路下跌。目前,全区肥猪、仔猪、猪肉每千克均价分别为18.2元、39.6元和23.8元,同比分别下降74.4%、67.2%和65.3%,比2月底下跌51. 9%、59.3%和57.4%,创近10年来最大跌幅,猪价已经逐步探底养猪成本线。
3.养殖效益高位回落。5月中旬,开州区对不同规模的49户生猪养殖户调查结果显示,散、小、中、大规模生猪养殖户头均净利润分别为187.8元、115.9元、135.7元和106.4元,同比散养户收益减少696.2元,下降64.98%;小规模户减少701.4元,下降63.04%;中规模户减少607.6元,下降54.41%;大规模户减少676.3元,下降58.73%。养殖户陷入基本无盈利状态,高价购仔猪育肥和管理较差的养殖户已处于亏损状态。
4.补栏意愿明显减弱。一方面生产成本稳中有升。2021年以来,玉米价格稳定在2600元/吨,豆粕价格在4200元/吨,较2020年同期上涨26.8%和42.7%。另一方面,猪价跌势不止,不少养猪从业者不敢补栏。据对27个养殖户的调查发现,5月有39.4%的养殖户都选择了观望态势。
二、猪价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
1.从生产端看生猪产能持续释放。非洲猪瘟疫情暴发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多部门出台了19条政策措施,在基建投资、养殖用地等多个方面打出 “组合拳”,开州区加大力度确保政策落地,再加上市场行情利好刺激,近两年来生猪生产恢复良好。
2.从供应端看市场供应充足。生猪产能提前兑现,支撑了目前市场“供强需弱”的现状,受2020年四季度后行情影响,市场压栏情绪高涨,生猪出栏后移,进入2021年3月后压栏大猪以及标猪集中出栏,市场生猪供给持续放量,猪价持续下探。当前,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仍在回升,且处于较高位置,市场活猪供应量充足。
3.从需求端看消费进入淡季。虽然猪肉消费占老百姓肉类消费比重较大,但由于传统节日春节过后,肉类消费需求减弱,再加上天气转暖,消费进入淡季。
三、抑制猪价过度涨跌的建议
1.加强产业宏观调控。近年来,生猪养殖收益较高,对投资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合理引导市场预期,提醒投资者注意防范投资风险,避免逐利下的一哄而上,以防陷入“多了多了多,少了少了少”的市场怪圈,有效缓解生猪生产和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另一方面着力推介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的惠农政策,让更多养殖户参与价格保险,在市场波动时有效止损,严防生猪生产大起大落。
2.构建产业服务体系。一是农业(畜牧)部门要为养殖户搭建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生猪生产、销售、防疫和饲料价格等信息,提醒生产者规避和防范市场风险及疫病风险,增强养殖户驾驭市场的能力。二是密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与养猪户的联系,推动产销衔接,鼓励和引导养殖大户闯市场、找市场、瞄准市场,自产自销,不断增强企业开拓市场和产品竞争能力。三是银信部门要更新服务理念,降低抵押和担保条件,帮助养殖业走出行情低迷,渡过危机。
3.引导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和支持养殖户合理调整存栏结构,同时要及时做好生猪防疫,避免由于猪价过低而疏忽养殖管理,导致养殖损失。引导和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生态健康养殖比重,优化产品结构,以成本竞争力来提升收益,发展更优质、更安全的猪肉产品。
4.稳定产业发展政策。继续坚持生猪生产恢复和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促进,对标对表生产全面恢复目标任务,减少政策性调控,逐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价格调控中起决定性作用。如果出现生猪价格过度下跌,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对生猪养殖采取加大金融支持、建立生猪产能储备制度等措施,适时启动收储机制,支持屠宰企业扩大收储量,平抑市场价格波动,努力防止生猪生产和价格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