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镵针治疗后遗症期周围性面瘫76例※

2021-03-28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11期
关键词:颊车合谷后遗症

王 姝

(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 太原030012)

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斜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中医认为,机体过度劳累,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等外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功能失调,筋肉失于濡养,而致该病。西医认为,人体局部受到风寒等冷刺激,可引起面部神经管和周围组织炎性反应、水肿和缺血,或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局部血管发生痉挛,导致组织水肿,使面神经受压而出现炎症表现。后遗症期周围性面瘫病程多在3个月以上,且难以治愈,日久易使患者出现情绪低沉、自卑感和焦虑感,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医治疗该病安全有效,是重要的临床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针刺联合镵针治疗后遗症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山西省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后遗症期周围性面瘫患者76例,其中男40例,女36例;年龄15~45岁,平均(31.55±6.42)岁;病程0.4~1.7年,平均(0.8±0.3)年。

1.2 诊断标准 ①符合《神经病学》中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患侧眼裂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患侧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低并向健侧牵拉,并且吹口哨及鼓气会漏气,患侧易夹有食物;有部分的患者可能出现患侧的耳后疼痛,舌前2/3味觉障碍[1]。②符合《周围性面瘫的定位诊断与分期、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的诊断标准:周围性面瘫发病3个月以上[2]。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5~65岁,性别不受限;单侧发病;均经过头颅CT、MRI检查明确诊断;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中枢性面瘫者;由外伤、肿瘤、中耳炎等其他疾病引起的面瘫者;哺乳或妊娠期女性;晕针及精神失常者;现阶段正参与其他药物临床试验者;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动脉硬化等病史,且合并严重肝、肾系统疾病者。

1.5 脱落标准 在治疗过程中擅自退出本研究者;依从性差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不能继续接受本研究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治疗 取穴:患侧攒竹、鱼腰、四白、太阳、迎香、颧髎、下关、颊车、地仓、风池、足三里、太冲,健侧合谷。耳后疼痛者加患侧翳风。操作方法:穴位处用75%乙醇溶液常规消毒后,取0.35mm×4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刺,其中攒竹可向眉中或向眼眶内缘平刺或斜刺15~25mm;鱼腰平刺10~15mm;四白直刺或微向上斜刺10~15mm;太阳直刺或斜刺10~15mm;迎香略向内上方平刺或斜刺10~15mm;颧髎直刺10~15mm;下关直刺15~30mm,宜闭口取穴,留针时不可作张口动作,以免折针;颊车平刺15~30mm,可向地仓透刺;地仓平刺15~25mm,可向颊车透刺;以上均为面部穴位,宜快速进针,行平补平泻。风池针刺时针尖微向下,向鼻尖方向斜刺25~40mm,不可过深,以免伤及延髓;足三里直刺30~40mm;太冲直刺15~25mm;翳风直刺15~30mm;合谷用泻法,针刺以得气为度。每日针刺1次,每次30min,15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如未愈,休息5d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

2.2 镵针治疗 患者取坐位,张口,操作者一手用纱布固定患者的嘴唇,将其唇黏膜向外侧翻,另一手用镵针在患侧口腔黏膜部位的病灶点,即患侧上齿与下齿间有一条白线(齿白线),用酒精棉球行局部消毒,操作时使患侧齿白线尽可能暴露出来,右手拇、食、中指持笔势捏持镵针针柄,用针头部锋刃在口腔内齿白线上垂直划2~3下,切口长度约为1cm(可根据病灶点的大小决定),深度为2~3mm,操作时尽量一刀切开,切开后术者再用压舌板从患侧面颊的各个部位向切口处进行挤压,使瘀血从切口处排出,切开后的切口无需进行缝合,采用无菌敷料按压切口2~4min即可。3~5d割治1次,直至齿白线消失且外观颜色恢复正常,术后嘱患者禁食3~4h,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发生感染。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面神经功能完好,所有面部区域正常;显效:轻微的面神经功能减弱,当患者面部处于静止状态时,其面部对称且张力正常,可能存在轻微的联带运动,眼部轻微用力可完全闭合;有效:面神经功能明显减弱,面部有轻微的联带运动,双侧无不对称损害,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无效:症状无变化或有加重,面神经功能严重受损。

3.2 结果 治愈62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74/76)。

4 讨论

周围性面瘫属中医“口僻”范畴,俗称“面瘫”“吊线风”。该病常突然发病,起病后可迅速加重,患病前部分患者有受风寒病史或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患侧鼻唇沟变浅,患侧额纹消失或变浅,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口角偏向健侧或有口角流涎,舌体麻木,人中沟不居中,刷牙、漱口时可见患侧流水,面部表情呆板及麻木等。该病急性期发病1~10d,进展期11~30d,恢复期1~3个月,后遗症期3个月以上[2]。后遗症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病久可出现痰、浊、瘀、血阻滞颜面部,进而局部气血不畅,组织经脉挛缩。周围性面瘫采用针刺联合镵针治疗越早越好,病程越久越易留下后遗症。中医认为,面瘫是络脉空虚,感受风寒或热毒侵袭面部,导致面部经络、筋脉气血阻滞,经筋失于濡养,肌肉弛缓不收而成。

针刺是治疗面瘫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手、足阳经均上行于头面部,当邪气阻滞于面部,致使阳经经脉功能失调,从而导致面瘫发生,故治疗以疏通阳经、调和气血、祛风散邪为主。攒竹、鱼腰、四白、太阳、迎香、颧髎、下关、颊车、地仓、风池、合谷、足三里等穴位于阳经上,且多在面神经各分支的解剖位置上,针刺上述穴位能够刺激面部神经,促进组织代谢。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善治头面部疾患,《四总穴歌》指出“面口合谷收”;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太冲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经验穴,有滋补肝肾的作用。

镵针作为古九针之一,记载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其言:“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镵针可泄热祛邪,主治阳热实邪侵犯人体,其操作部位多在皮肤。新九针之镵针疗法是指用镵针刺激人体穴位或划割人体某些部位(如皮肤、口腔黏膜等)以起到治疗疾病作用的针刺方法。本研究中,周围性面瘫患者以气虚血瘀证居多,镵针划割患者口腔黏膜能够促进其局部气血运行,达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单纯针刺治疗后遗症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痛苦较大,因为随着面神经功能的逐渐恢复,患者的面部感觉也会越来越敏感,因此针刺时的痛感也会越来越强烈,所以很多患者俱针,甚至在疾病尚未完全恢复就自行停止治疗,从而导致后遗症发生。通过近两年的临床观察,笔者发现采用针刺联合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能够促进患者面部血液运行及面神经再生和修复。针刺联合镵针疗法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患者痛苦小等特点,是治疗后遗症期周围性面瘫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探究。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刺结合镵针治疗该病治愈率为81.58%(62/76),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74/76),提示针刺联合镵针治疗后遗症期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笔者在临床观察时发现,周围性面瘫后遗症和周围性面瘫并发症易被混淆,其中后遗症是指周围性疾病的病程全部结束,现阶段只遗留有原疾病所造成的功能上和形态学上的异常;并发症是指在疾病的过程中,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之上,由其他病因而引发的新疾病[3]。因此,两者在临床上采取的治疗也是不同的。由于历史和自身的原因,中医学尚无周围性面瘫后遗症和周围性面瘫并发症的明确划分[4],到目前为止一直沿用后遗症的概念,但在临床治疗中正确的区分并治疗面瘫后遗症和面瘫并发症,有利于临床治法的确立,进而正确选择针刺腧穴和手法,促进疾病快速痊愈。因此,应当引起临床思考和重视。

猜你喜欢

颊车合谷后遗症
基于关联规则探索明清时期针灸治疗面瘫选穴规律研究
春天的“后遗症”
常按5穴护牙齿
常按7穴不掉牙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小穴位 大健康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掐合谷穴能缓解视疲劳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