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产业助力山区转型发展
2021-03-28孙静双张兴词张伯一高超张建成安宁
孙静双 张兴词 张伯一 高超 张建成 安宁│文
北京房山区园林绿化局,102400
养蜂业被誉为“空中农业”,具有不挤占耕地,收效快,养殖技术简单等特点,是一种生态友好型产业。随着清退煤炭、灰窑、石材等低端产业的开展,亟需新的替代产业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养蜂产业成为房山区煤矿关闭后的重要替代产业,对我区生态修复和实现山区农民养山就业起着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以房山区为例,介绍养蜂业基本情况以及养蜂在助力山区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建议。
一、基本情况
房山曾经是全市养蜂大区,养蜂总量和蜂蜜产量多年居京郊之首。根据二类资源清查结果,山区荆条面积就有4万公顷、果树经济林面积1.5万公顷。而且植物种类繁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数据表明,山区有种子植物96科,426属,878种,其中主要蜜源植物有11种;一般蜜源植物和辅助蜜源植物有74种,是天然蜜库和蜂产品原料库。
1998年前,房山西北部山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煤炭、灰窑、石材等产业(产煤乡镇中,直接从煤炭采掘及其相关行业的产业链上获得的收入占当地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5%以上)。1999年起,房山区开始实施以小煤窑为代表的“关五小”企业和限产的政策。与1998年相比,全区农民在煤矿等企业就业人数减少约半成,来自煤炭等相关产业的收入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比例下降约27%。如何保持矿区农民现有收入水平并进一步提高,为当地农民找到适宜的替代产业是市区两级政府非常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近些年,蜂产业直接产值可达1200余万元。蜂产业虽为小产业,对解决山区低收入户就业及维护农村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大力发展蜂业就是解决当地农民就业的替代产业。
1.养蜂业已经成为山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路径
如佛子庄乡北京金大信养殖专业合作社就带动了煤矿转业人员20户约50余人,目前养蜂产业成为山区许多劳动力或家庭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2.养蜂产业经济效益可观
身体素质好的中年人可养殖蜜蜂约100群。正常生产条件下,以每户50群为例,每群蜂可产蜜40~45kg。按照蜂蜜16元/kg计算,每年净产值约达3.4万。网上售卖的新西兰进口的天然成熟蜜600余元/kg,本地的天然成熟荆条蜜60余元/kg。可见,蜂蜜以及蜂产品具有广阔的增值空间。
3.品牌效应日渐突出
自中华蜂自然保护区批复以来,我区积极打造房山中华蜂品牌,申报了中华蜂地理标识。以北京德蜂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月联兴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企业帮助蜂农解决了一些基础技术、产品销售等初级问题。初步形成原蜜生产、蜜蜂授粉、小转地放蜂、蜂产品深加工、市场营销等产业链,鼓励蜂蜜相关产品的研发,积极引导企业提高蜂产品的附加值,以中华蜂为代表的养蜂品牌效应凸显。
二、存在问题
1.养蜂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
全区养蜂规模约3.4万群,从事养蜂产业农民944户,其中:平原55户,山区889户(深山510户,丘陵379户),平原地区养蜂户仅占比5.8%,山区养蜂户占比达94.2%。目前直接从事养蜂生产人员的平均年龄60岁以上,40岁以下仅占比约3%,60岁以上养蜂人员占比58.2%,70岁以上养蜂人员占28.7%。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区养蜂人员与传统农业领域面临的问题相同,面临年龄日趋“老化”,甚至更严重一些。70岁以上的养蜂人员马上面临着“职业生涯”的结束,亟需新鲜血液参与进来。现有从业人员体力差、文化水平较低,思想保守,技术难以创新。
2.养蜂管理技术体系不健全,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
我国养蜂生产技术发展方向将以蜜蜂规模化饲养技术为核心,以简化管理操作为主线,以养蜂机械化为手段,以病敌害防控为保证,建立蜜蜂规模化饲养技术体系标准。蜂产品的优质高产和蜜蜂为农作物高效授粉等养蜂生产,均依赖于蜜蜂饲养管理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规范养蜂生产管理,保证蜂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推进养蜂业走向科学化、产业化。山区蜂农面临蜂群生产能力低、产品品质差、销售价格低、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影响了养蜂户的积极性,同时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导致产业发展滞后。解决问题主要方向必须从提高养蜂管理水平及建立科学的技术体系上下功夫。
3.缺少统一品牌,蜂蜜附加值不高
山区的养蜂户以蜂蜜一家一户零散经营销售为主,蜂产品只能作为其他品牌的原材料提供者,成为商品生产链的最底层。房山区荆条蜜、蒲洼乡中华蜂品牌效应不明显,没有成为普通大众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蜂蜜品种。御蜂堂、乐一生等养蜂专业合作社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及提升生产规模及辐射带动地区能力。
三、建议
1.大力宣传、积极引导、支持山区农民养蜂
我区养蜂条件优越,有大量的山场面积,如蒲洼、霞云岭、大安上、史家营、南窖等。只要宣传到位,农民的养蜂积极性容易调动;鼓励养蜂户开展适合房山本地区固定地+小转地相结合的养蜂模式。把养蜂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与科普教育相结合,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打造出精品和亮点。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这项“投资少见效快”的事业一定深受农民的欢迎。
2.大力扶持龙头合作社,做大做强房山蜂产业
对北京乐一生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御蜂堂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具有吸纳蜂蜜量大、带动农户数多的龙头企业给予关注,支持企业统一培训、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品牌;支持企业销售、吸纳、加工蜂产品;鼓励蜂农与蜂产品加工企业进行联合开发,按开发项目、规模给予优先支持。通过商标注册、协会、股份实业等组织,制定一整套的生产标准。大力鼓励支持发展房山天然成熟荆条蜜,逐渐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做大做强房山蜂产业。
3.打造统一品牌,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借助龙头企业、养蜂联合社及中华蜜蜂的独有影响,打造统一品牌,改善各自为战的低端局面,注册商标、申请专利。为“中华蜜蜂”申请原产地地理标识,以点带面,逐步把山区打造成为中华蜜蜂之乡。
加大对蜂产业的保护力度,提升“房山蜂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蜂产品统一设计礼品包装、简易包装,面向不同消费群体,满足消费需求,增大市场销售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