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购进的中蜂群为何发生幼虫病

2021-03-28张大利

中国蜂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蜂种蜂友中蜂

张大利

张老师您好:

我是辽宁岫岩县的蜂农,以前饲养西蜂,后改养中蜂。今年我发现一个问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我现在共有33箱中蜂,其中有15箱是我上一年自繁自养的,还有18群是今年3月初从距我地一百余公里的清原采购的,蜂群购进以后,我对蜂群进行了紧脾和精心管理,目前都已经是整张的子脾。但是我发现,所有购进的蜂群全发生了幼虫病,而我自己的蜜蜂都没怎么管,却很健康,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怀疑是蜂种的问题,但我了解出售给我蜜蜂的师傅,他的蜂还很健康。我应该如何处理,请张老师给予指点。

读者:孙宏民

孙师傅您好:

从近期众多蜂友反馈的信息来看,由于今年早春气温偏高,蜂群繁殖相对往年较早,中蜂幼虫病发生的机率较常年偏高,但您蜂场出现的这种现象还是很少见的,您怀疑是蜂种的问题,所以,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幼虫病产生的原因,您可以对照一下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一、蜂种因素

中蜂极易发生幼虫病,蜂种固然是其中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外引蜂种,一般来说,地域跨度比较大的蜂种由于气候、蜜粉源等生活环境的改变,会产生不适应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水土不服”,会诱发幼虫病,但这次购进的蜂种距离不过一百公里,而且气候条件也基本相同,所以不存在适应性的问题。如果说是应激反应的话,购进的蜂群也已经繁殖了一代子,早就过了应激反应的时间。引种以后,蜂群并没有表现出来其他症状,而且您了解出售蜜蜂的养蜂户家里的蜂群状态很正常,所以我认为蜂种的原因可能性不大。

二、营养因素

蜜蜂发生幼虫病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营养不良。蜜蜂的主要食物来源就是蜂蜜和花粉,从今年众多蜂友反馈的信息看,由于前期外界温度较高,蜜蜂对饲料的消耗较大,缺蜜、缺粉的情况较多,很多蜂场在越冬后期出现了贮蜜不足的现象,而且还有好多蜂友蜂群繁殖后,没有及时喂粉。这样,蜂群繁殖以后,由于蜜、粉饲料不足,造成蜂子营养不良,时常会出现幼虫病。但是,从你描述的情况看,你给蜂群补充了充足的蜜、粉饲料,所以也可以排除是营养因素造成的幼虫病。

三、温、湿度因素

春季是幼虫病多发的季节,主要与温、湿度有直接关系。今年早春,总体温度较往年偏高,昼夜温差较大,一方面有很多朋友很早撤除了包装,让蜂箱暴露在阳光下。这样就人为地拉大了昼夜温差,特别是强群表现得更为明显,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蜂箱内呈现高温状态,而到夜间,蜂群又会因为寒冷进行收缩。这种不稳定的高低温反复交替,极易导致蜜蜂幼虫病的发生。

另一方面,由于温度较高,从外面购回的蜜蜂一般都没有继续包装,直接放在房前屋后的向阳处进行饲养,而且认为春繁应该温度较高才好,也没有对蜂群进行遮阴处理。因此,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对蜜蜂内部的影响较大。

四、管理因素

管理不当是发生幼虫病的主要因素。从描述的情况看,自己的蜂群比较强且没有进行任何管理,依然保持着蜂群正常的越冬状态,蜂群状态良好。而对购入的蜂群进行了深度紧脾,没有采取任何包装和遮阴措施。春繁时,有的蜂友早春不紧脾就春繁,也有的朋友也像西蜂一样紧脾春繁。如果不紧脾春繁,蜂巢内如果都是半脾,对蜂群的发展肯定不利,容易诱发幼虫病。但是紧脾春繁也要掌握度,因为中蜂和西蜂有较大的区别,中蜂的春繁做到蜂脾相称即可,不可过度紧脾,避免造成蜂群过度的密集,蜂王大面积产子,蜂巢内的温度升高。当白天气温较高时,蜜蜂受到高温会过度的分散而出现护子不足,非常容易出现幼虫病。

个人认为蜂场出现的现象与过度紧脾春繁有关,而且与没采取任何遮阴措施有直接关系。

根据您蜂场的具体情况,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首先要调整春繁状态

早春蜂群繁殖尽可能保持蜂群的越冬保温包装状态,包装尽可能等到温度比较稳定以后再撤,而且春繁时,保温不要过度,特别是保温过严,依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以防止昼夜温差过大,造成蜂巢内的温度不稳定。对于外购的蜂群,除保持蜂脾相称外,要进行适度的保温包装或是采取遮阴措施,避免蜂群暴露在阳光下。

2.调整蜂脾关系

春繁要适度调整蜂脾关系,越冬蜂损失较多,脾比较松的蜂群,要将半脾抽出,使其达到蜂略多于脾或蜂脾相称的状态,不可过紧。

3.积极治疗

对于已经发病的蜂群,找到确切原因以后,可以通过加强通风、适度保温等措施进行调整,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4.加强疫病的防控

早春是蜂群的多发季节,对于本场的蜂群,要结合中蜂的生物学习性加强预防,同时还要做好日常的防疫消毒工作。

猜你喜欢

蜂种蜂友中蜂
如何正确引进蜂种
用大香喷烟驱蜂要当心
蜜蜂育种中对种用雄蜂的培育
种蜂王的选择
中华蜜蜂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
黄色与黑色蜂种在高寒地区饲养的不同点
中蜂活框饲养的方法及管理
说 说我的 蜂友们
蜂螨防治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