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护理对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2021-03-28劳玉妹黄志萍石怀英

河北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个体化条目

劳玉妹 黄志萍 石怀英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发生心肌急性梗死,给予直接或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能够有效控制病情[1,2]。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既与医师治疗经验有关,而且还受到遵医行为、饮食习惯有关[3]。然而,传统口头教育停留于形式,缺少系统性及针对性,极易遗忘,健康教育效果不佳。遵医行为指的是患者就诊后的行为与医嘱符合程度,包括生活方式、饮食、服药等方面的变化[4]。为探究个体化护理联合饮食护理对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本文回顾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给予个体化护理联合饮食护理。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51~70岁,平均年龄(61.76±6.43)岁;合并高血压20例,合并糖尿病13例,吸烟史10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51~69岁,平均年龄(61.96±6.94)岁;合并高血压21例,合并糖尿病12例,吸烟史1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AMI诊断标准[5];②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2.2 排除标准:近期有头部外伤史或重大手术史;梗死前2 d内曾发生心绞痛;临床资料缺失;既往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合并肝肾功能不全。

1.3 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如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用药指导、环境护理等,出院前1 d,鼓励患者出院后参与门诊随访,遵医指导药物治疗,并嘱咐患者低盐、低糖、低脂食物,忌辛辣刺激食物,积极运动锻炼。

1.3.2 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联合饮食护理

1.3.2.1 成立个体化护理小组:组建个体化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对组员进行系统、专业培训,使组员心力衰竭原因、征兆等知识,结合现有病例资料进行个体化分析,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另外,定期对组员进行定期考核。培训形式采用自学、集中学习等方式。另外,定期每周对护士进行考核,评估有无不规范之处,若考核中发现错误,需及时纠正,并且扣分。

1.3.2.2 情志调护:患者就诊后护理人员观察其情绪,指导患者静卧,摒弃心理杂念,保持精神僻静;结合患者病情、心理状态及文化程度进行病情讲解,劝解患者放下思想包袱,避免不良情绪,引导其重新树立正确人生观,建立与疾病对抗的信心;还可结合音乐疗法,选择微调音乐,通过舒展优美的旋律,让患者放松心情,促进病情缓解,每天坚持1次,每次30 min,通过一种或多种情绪调节、指引患者保持内心的平静。对于躁动不安、紧张的患者,建议患者听一些宁静柔和的音乐,比如天鹅湖组曲;对于失眠多梦的患者,建议患者听春江花月夜;对于情绪低落患者,可建议其听一些愉快的音乐,比如大海、彩云追月。

1.3.2.3 辨证膳食护理:通过中医辩证施护,肾阴虚型可多食枸杞子、猪胰等滋阴补肾食物,多尿者还可用沙苑子冲服,或百合、生地、首乌泡水喝;胃阴虚型应多食蔬菜、水果,对于大便秘结者可采用大黄、玄参渍水通便;肺阴虚者应多食蔬菜确保大便通畅,可以麦冬、天冬、鲜芦根冲泡饮用;阴阳两虚型可以金樱子、枸杞子、益智仁泡水喝,另多食核桃、猪肾等以补益脾肾,禁食生冷瓜果。另外,禁食辛辣刺激、含糖量高、肥甘厚味的食物。

1.3.2.4 饮食护理:①掌握患者资料: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饮食干预宣教。全面掌握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文化程度、性别、经济状况、职业等情况,由护士对患者进行面对面口头宣教,而且采用音频、图片、音频、宣教手册等方式进行饮食宣教,指导患者预防营养不良。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磷、钾、钠、蛋白质、能量等物质的意义,使其意识到营养状况与改善透析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积极预防营养不良,选择最符合患者自身情况的饮食方式[6,7]。②制定饮食计划: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短期、长期目标,制定确切的饮食计划,维持体质量指数(BMI)18.5~23.9 kg/m2。借鉴根据《临床营养基础》等资料,对患者所需的营养及需要量进行计算。介绍膳食记录法,要求透析患者及其家属如实记录患者每顿饮食食物的名称、重量、烹饪方法等,鼓励患者自我检查及家属督促结合。 ③护士每周检查患者1次饮食状况,观察患者饮食是否符合规范,测量其体质量。通过膳食调查软件分析患者每天摄入的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受到活动强度、体质量、代谢、年龄、血脂等因素的影响,每例患者每天摄入量不同。通常情况,病情稳定者每天热量需求量138.07~146.44 kJ· kg-1·d-1;每天糖类摄入量需控制在5~6 g·kg-1·d-1范围内;脂肪尽可能选择橄榄油、亚麻油等植物脂肪,脂肪摄入量需控制在1.3~1.7 g· kg-1·d-1范围内;蛋白质每天摄入控制在1.2~1.4 g·kg-1·d-1范围内,尽可能选择鱼、虾、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等[8]。2组患者均在干预2周后评估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

1.4.1 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遵医行为。本研究借鉴乔瑞华等[9]的研究评估患者的遵医行为,含有进食体位及时间(10个条目)、进食顺序(10个条目)、服药(10个条目)、健康饮食习惯(10个条目)4方面内容,每一个条目评分范围0~4分,4个方面评分均为0~40分。总的遵医行为评分为0~160分,共计46个条目。

1.4.2 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生活质量量表。本研究借鉴谌璐等[10]的研究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含有5个方面内容,共41个条目,5个方面分别为满意度、社会角色功能、心理状态、疾病因素、躯体生理功能,分别含有6、7、9、14、5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 Likert 5 级评分法(0~4分),因此以上5个方面评分分别0~24分、0~28分、0~36分、0~64分、0~20分。该生活质量量表重测信度为0.781,Cronbach’s α 系数为 0.936。

1.4.3 营养状况评估:研究对象使用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NA)进行营养风险评估。评分标准:≥24分营养状况良好;17~23.5分存在营养风险;<17分营养不良。

2 结果

2.1 2组干预前后遵医行为比较 干预前,对照组及观察组遵医行为各维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及观察组进食体位及时间、进食顺序、服药、健康饮食习惯4个方面遵医行为评分均较干预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个方面遵医行为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遵医行为比较 分,

2.2 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对照组及观察组生活质量满意度、社会角色功能、心理状态、疾病因素、躯体生理功能5个方面各维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分,

2.3 2组患者营养状态比较 观察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营养状况比较 例(%)

3 讨论

心肌梗死冠心病中较为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疾病类型,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升高的趋势,且出现年轻化趋势,通过有效的手术进行治疗是临床研究的重点[11]。临床表明,因为药物应用不规范、支架植入技术不成熟等因素,导致其术后遵医行为受到影响[12]。遵医行为是降低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植入后并发心力衰竭并发症的重要方法,能够有效预防及改善心力衰竭,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尤为重要意义。

遵医行为对于支架植入术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倘若患者具有极高的遵医行为,则能够对心力衰竭发生、治疗等方面知识具有清晰认知,而且能够坚持预防,积极治疗。现阶段,改善遵医行为的方法不仅从医患沟通等方面着手,而且更加注重探索患者心理因素。遵医行为就是心理层面的一个措施,该理论在改善患者健康行为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漏服药、忘记服药等行为,而且能够调节抑郁、沮丧等不良情绪[13]。观察组4个方面遵医行为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个体化护理联合饮食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能够提高遵医行为,与既往研究[14]一致。另外,个体化护理中主张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情志的基础上,针对性予以情志疏导,认真聆听,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想法,通过交谈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并改善患者心境,使其认识到过激的行为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促使患者主动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另外,患者认知的提高能够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且对疾病的正确认知能够提高患者遵医依从率,如遵医按时服药能够有效控制病情,遵医控制饮食能够确保摄入低糖、低盐、低脂等食物。 观察组4个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个体化护理联合饮食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能够提高遵医行为,与既往研究[15]一致。营养状况方面,观察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个体化护理联合饮食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改善营养状况,与既往研究[16]一致。原因在于个体化护理联合饮食护理采用每天膳食记录法、家属督促、患者自我检查、护士每周评估的方式着手进行干预,使其认识到营养干预意义,使其主动配合饮食,改善营养状况[17]。

综上所述,个体化护理联合饮食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能够提高遵医行为,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个体化条目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357例恶性肿瘤患儿营养状况调查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