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温干旱下蔬菜主要问题及病虫害防治(上)

2021-03-27王迪轩何永梅

长江蔬菜 2021年5期
关键词:蕹菜悬浮剂乳油

王迪轩 何永梅

导读:进入高温干旱季节,高温高湿型和高温干旱型病虫害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根据微友、长江蔬菜APP 远程问诊以及下基地与菜农朋友交流时反馈的一些较为典型的疑难问题和病虫害,进行了适当的图片和文字整理,供菜农在生产中参考。

2020 年自5 月底以来,雨水较多,7 月应是高温干旱季节,但上旬和中旬的雨水较多,下旬则开始进入高温干旱天气,此期高温高湿型和高温干旱型病虫害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笔者根据微友、长江蔬菜APP 远程问诊以及下基地与菜农朋友交流情况, 针对一些较为典型的疑难问题和病虫害,结合以往的经验,进行了适当的图片和文字整理,供菜农在今后的生产中参考。

1 叶类蔬菜主要问题及病虫害防治

1.1 藤蕹追肥浓度过大易致肥害,应少量多次

微友周挖机:我的藤蕹嫩叶边缘向上卷曲(图1),大棚里有将近一半都是这样(图2),不知是怎么回事,能来基地看看吗?

答:这个应是肥害,经现场察看,并与基地技术人员交流,分析是喷施的肥料浓度过高导致,12 个大棚(合4 800 m2)施用了高含量(19-19-19)水溶复合肥 80 多 kg,折合每 667 m2超过 11 kg。这种高含量水溶肥速溶性强,而藤蕹肥料利用率高,肥料浓度过大易烧苗,导致嫩叶出现杯状卷边或焦边。 一般若及时发现,多喷清水洗掉叶片上的肥料,可减轻为害。

藤蕹需肥量大,可多次采收,追肥方法一般是每次采收后追肥1次,约20 天追肥1 次,不宜追肥过勤(该基地每周1 次)。此外,要注意追肥时尽量选用高质量的水溶肥, 如20-20-20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肥料养分的含量高(高于普通复合肥15 个百分点左右),肥料利用率高(高于普通复合肥1 倍左右),不易导致土壤盐渍害,每次每667 m2用量宜在5 kg 左右,一次不宜过多,要少量多次。 采用水肥一体化施肥时,要把控好肥液的稀释倍数和均衡度。 每次施肥后要喷清水洗叶,防止烧叶。

1.2 注意防治蕹菜白锈病以免影响商品性

赫山街道办事处团洲村藏先生:蕹菜叶片上面布满了这种黄色的泡泡(图3、4),卖不出价,而且这病发生特别快,请问是什么病,用什么药?

答:这是蕹菜白锈病,是蕹菜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 一旦发生,严重影响商品性,病原为蕹菜白锈和旋花白锈,白锈孢囊梗(图5)棍棒状,孢子囊(图6)椭圆形至扁椭圆形,靠雨水、气流或灌溉水溅射传播,7~9 月高温季节进入发病盛期。 因此,一旦发现,应及时喷药防治。 特别是在梅雨或台风雨频繁季节,要抢抓雨后或抢晴天施药, 选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 000 倍液、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 2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 200 倍液等喷雾防治,7~10 天 1 次,连防 2~3 次。

1.3 蕹菜上的菟丝子一旦发现最好尽早人工拔除

龙光桥街道办进港村赵先生:蕹菜上一堆的黄色丝状的东西(图7)是什么? 缠绕得蕹菜不长了。

答:这是菟丝子,是一种杂草,又叫豆阎王、黄丝、黄丝藤、鸡血藤、金丝藤等。 在蔬菜上除了为害蕹菜,还为害苋菜(图8)、辣椒、番杏、紫背天葵、菜用大豆等。 该杂草一旦在局部地区发生,因多数菜农不识而疏于防治,导致连年发生,因而损失越来越重。

菟丝子缠绕植株的茎,回旋缠绕植株地上部,其吸器伸入寄主茎或叶柄组织内,吸取水分和养分,致植株生长发育受抑制,造成植株瘦小, 叶片变黄凋萎, 严重时成团枯死。在湖南益阳,菟丝子从5 月开始发生,7~9 月为为害高峰期。

一般情况下,发现少时,及时人工拔除就地烧毁就行了。 目前的生物防治,可选用鲁保1 号生物制剂, 该药为真菌除草剂,因农作物不感染此病,故对作物安全,适于在菟丝子萌芽后于田间喷洒防治,土壤处理无效。在田间菟丝子出现初期施药。将鲁保1 号粉剂对水稀释成100~200 倍液,充分搅拌,并用纱布过滤1 次,利用滤液(含孢子量 2 000 万~3 000 万个/mL)挑地喷雾,即只对有菟丝子的地方喷药,每667 m2用2.0~2.5 L,于雨后或傍晚及阴天喷洒,隔7 天1次,连防 2~3 次。

对于在荒坡、路边、河滩上发生的菟丝子,也要及时防治,防止蔓延扩散到菜地里,可于开花前每667 m2用 200 g/L 草铵膦水剂 100~120 mL 对水15 kg 喷雾防除。

1.4 雨后干旱谨防甘薯麦蛾暴发为害蕹菜

资阳区张家塞乡三星村王先生:蕹菜叶片不知被一种什么虫卷起来吃成了天窗(图9),卖不出价。

答:这种能把蕹菜叶子“打包”的害虫叫甘薯麦蛾,又叫甘薯卷叶蛾、甘薯卷叶虫,除为害蕹菜外,还为害甘薯(图10)。以幼虫为害叶片、嫩茎和嫩梢。3 龄前幼虫(图11)吐丝缀合叶尖、叶缘作小部分卷叶,4 龄后可将整叶对卷,在卷叶内取食叶肉,并排泄粪便于叶内。 被害叶片仅留下白色表皮,状似薄膜。 高温、低湿有利于发生,尤其是6~7 月雨后干旱,最易为害成灾。

大面积栽培可应用甘薯麦蛾性诱剂诱杀成虫。一旦在田间发现幼虫卷叶时,及时用药防治,可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 对水30 kg 喷雾防治, 或用20%除虫脲悬浮剂1 500~2 000 倍液、100 亿个/mL 苏云金杆菌乳油 400~600 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 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 500 倍液、10%虫螨腈悬浮剂700 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 1 500 倍液等喷雾防治。 以 16:00~17:00喷药为宜,采收前7 天停止用药。

1.5 夏季苋菜谨防甜菜螟幼虫暴食叶片

赫山街道办事处团洲村曹先生:这几天苋菜的价格不行,没来收,也就没有打理,结果没几天苋菜就被什么虫卷叶啃食(图12),没有人要了,请问怎么防治该虫?

答:这是甜菜螟的幼虫(图13)为害导致的。 甜菜螟又称甜菜白带野螟(图14)、甜菜叶螟、白带螟蛾、青布袋。 主要以幼虫吐丝卷叶,在其内取食叶肉。 低龄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使上表皮成“天窗”状, 3 龄后食量递增,将叶片食成网状、孔洞、缺刻,重发生时叶片只剩叶脉。

生产上可选用0.5%阿维菌素乳油2 000 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 000 倍液、20%甲氧虫酰肼乳油 1 500 ~2 000 倍 液 、5% 虱 螨 脲 乳 油 1 000 ~1 500 倍液、5%氯氰菊酯乳油1 500 倍液、10%醚菊酯悬浮剂1 500 倍液、15%茚虫威悬浮剂3 000 倍液或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 000 倍液等喷雾防治。早晚或阴天施药,注意叶背着药。距采收期近的要选用安全间隔期短的生物药剂。

1.6 晚稻秧田喷封闭除草剂要防止飘移到蔬菜上造成药害

兰溪镇泥湾村王先生:邻田喷施晚稻秧田除草剂那一天风特别大,第2 天就发现叶用红薯叶片出现皱缩、黄化(图15、16)现象,把它们割了后,发出来的嫩叶还是皱缩发黄(图17),不敢拿去卖,只能丢弃,请帮我鉴定下是不是除草剂药害?

答:从田中普遍发生,且离邻近水稻秧田发生更重,割了还出现的现象综合判断,这应该是药害,也符合除草剂药害的特征。 若药害较轻,可喷施芸薹素内酯+尿素等叶面肥进行缓解。 像王先生这种田间药害较重的,建议毁掉重新种植。

1.7 夏秋甘蓝定植时应注意防止黑根病至植株死根不长

微友辛先生:栽了有大半个月的甘蓝,植株不发新根,有的无根毛,根皮易剥离,有的根颈已缢缩成线状,植株不长(图18~21),请教下是什么原因?

答:这是甘蓝黑根病,又称立枯病、褐腐病。 在苗期或定植后易发生,严重时可导致缺穴断垄。 该病的发生与土壤温湿度密切相关, 前期雨水过多,土壤潮湿时发病较重。

防治该病,应选用地势高燥的地块种植,雨季做到三沟配套、雨住田干。 发病初期清除病苗后,立即用药防治,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95%噁霉灵原药 3 000 倍液、3.2%噁·甲水剂300 倍液、80%多·福·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30%苯甲·丙环唑乳油2 000 倍液等喷淋植株。

1.8 小白菜谨防黄曲条跳甲

湖南原缘园农业有限公司徐先生:请问图22小白菜叶片上的虫子用什么药防治?

答:这个为害小白菜叶片的虫子叫黄曲条跳甲, 在叶片上可咬食造成密密麻麻的圆形孔洞,在有机农业上,一是利用黄曲条跳甲对黄色具有趋向性的特点,在略高于蔬菜植株的位置放置若干块粘虫黄板进行诱杀;也可利用成虫具有趋光性及对黑光灯敏感的特点,使用黑光灯进行诱杀;还可用防虫网等阻隔成虫。 二是选用生物药剂防治,如采用生物杀虫剂0.65%茴蒿素水剂500 倍液,或2.5%鱼藤 酮 乳 油 500 倍 液 、0.3% 印 楝 素 乳 油800 ~1 000 倍液或1%苦参·印楝乳油800~1 000 倍液等喷雾防治。

绿色蔬菜生产,可在播种12 天后开始喷药,选用50%阿维·吡虫啉乳油1 000 倍液、5%氟虫脲乳油1 000~2 000 倍液、2.5%多杀霉素悬浮剂2 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 000 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 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000 倍液、240 g/L 氰氟虫腙悬浮剂 500~600 倍液、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 500 倍液、1%甲维盐乳油或微乳剂1 500~2 000 倍液等喷雾防治。

根据成虫的活动规律,有针对性地喷药。 高温季节宜在 7:00~8:00 或 17:00~18:00 时(尤以下午为好)喷药,从田块的四周向中心喷雾。

2 玉米主要问题及病虫害防治

2.1 玉米追肥有讲究

玉米种植户刘先生:(现场) 玉米要追肥不,如何追?

答:砂性土壤里的玉米,一定要注重追肥,而且要勤施肥水,因为砂地保肥保水性差,尤其是在益阳这种春夏雨水多的地方。

一是在苗期及移栽前后, 施好断奶肥和送嫁肥。 3 叶期,每667 m2可用尿素2.5 kg 左右对水浇施一次“断奶肥”。 采用营养球育苗移栽的,应在移栽前(2~3 叶 1 心时)追浇 1 次“送嫁肥”。

二是当玉米生长至5~6 片叶时,对苗势较弱的玉米(图23),每667 m2追施尿素5~10 kg,结合浅中耕松土追施1 次“提苗肥”。

三是当玉米达到10 片叶时, 为大喇叭口期(图24),是追肥的最佳时期,应猛追 1 次 “穗肥”, 一般 667 m2追施尿素15~20 kg,或与氮、磷、钾比例接近 30∶5∶5的复合肥 25 kg 左右,以深施 5~10 cm 为最佳。穗期追肥一般距玉米行15~20 cm,条施或穴施。

四是玉米抽雄期,应巧施一次“壮籽肥”, 一般在吐丝初期追施。 应根据当时植株的生长状况而定,要轻施、巧施。对以收获鲜苞为目的的甜、糯玉米,一般不用施 “壮籽肥”。 一般每 667 m2追施尿素5.0~7.5 kg。这时还可辅以隔行去雄、除去影响产量的病株、弱株以及去除病黄脚叶等。

追肥方法是刨坑深施, 然后覆土,也可采用在垄沟里追肥的办法, 不建议撒施。

2.2 甜糯玉米缺粒多与管理有关

玉米种植户刘先生:我种的甜糯玉米缺粒厉害,长不大,是什么原因?

答:玉米缺粒(图25)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与肥水、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有关,其原因可能是授粉期雨水多,玉米授粉不良,或雄穗受蚜虫、玉米螟等的为害,导致雄穗少或不散粒,雌穗授粉受精不良。 夏玉米抽穗开花期是管理的关键时期,要为玉米创造良好的授粉结实环境。

一是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要适当,过密影响正常授粉。

二是合理施肥用水。 抓好水肥管理,保证玉米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特别是开花灌浆期不能缺水、缺肥。 增施有机肥,合理配施氮、磷、钾,尤其是防止田间缺少磷肥与硼肥;在水分供应上,要防止旱害和涝害,玉米拔节后生殖器官发育旺盛,水分供应要适时、适量。 平衡施肥,后期可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液、1%的尿素液进行根外追肥。

三是人工辅助授粉。 玉米散粉时若遇阴雨连绵天气,会影响其正常的开花授粉;或授粉时遇无风天气则授粉不良。 对发育晚的果穗或当遇到不良气候条件影响正常授粉时,要采用人工辅助授粉。

四是运用生长调节剂,在玉米6~11 片叶时,使用玉黄金、金得乐、玉米矮丰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壮根保叶,促进玉米的生殖生长,促进抽穗,增强授粉,避免秃尖。

五是及时防治蚜虫、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等虫害。

2.3 糯玉米要及时采收

益阳市百竹园公司负责人潘艳:帮我看看这黑糯玉米(图26),前段时间(雄穗上)蚜虫多,打了药,还要怎么管理?

答:你这黑糯玉米已经可以陆续采收了,一不需要追肥,二不需要打药了。原则上你的用药时期要考虑农药的安全间隔期,玉米雄穗是用来给雌穗授粉的,一般全田有一半左右的雄穗就可以了,所以部分雄穗被蚜虫破坏,并不影响整体的玉米雌穗授粉受精。

此外, 早期进行玉米隔行去雄可以增产,但要把握好玉米去雄的时期,一般当玉米雄穗刚露头尚未开花散粉时去雄最合适,其效果亦最佳。 此时植株尚矮,雄穗脆嫩,极易拔出。 若去雄过晚,容易拔掉叶片和折断茎秆。去雄要选择晴天为宜,一般以10:00~16:00 较好, 因为这段时间温度较高,伤口易愈合。 可采取隔行或隔株去雄,直播玉米可隔1 行去1 行,亦可隔l 行去2行,要在1~2 天内把露出的雄穗全部拔掉。去雄时要注意拔除劣株、 弱株和虫株上的雄穗,以集中养分供给雌穗,减少空秆。 去雄时千万不要把最上部的叶片弄伤, 更不能去掉。

目前能做的就是及时采收上市, 及时销售,提高效益。 若收获过晚,虽能提高产量,但皮硬、厚,口味欠佳,失去食用价值。一般以开花授粉后,25 天左右即玉米的乳熟期采收最佳。 对于收获籽粒的糯玉米,与普通玉米收获的要求相同,即当籽粒现黑粉层时即可收获。

2.4 鲜玉米保鲜有讲究

糯玉米种植户刘先生:鲜玉米棒准备处理后送超市销售(图27、28),用真空包装机打包后,第二天就胀了,不知怎么办才好?

答:鲜玉米直接用真空包装后在超市常温下销售,需要一定的设备,要采用冷冻干燥,即将剥皮、去毛的嫩玉米在-45℃下速冻后, 用真空干燥机进行抽真空干燥,至水分为10%左右,用聚乙烯薄膜包装,存放于室温条件下。 经真空干燥处理的嫩玉米棒可在常温下贮藏1 年以上。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蕹菜悬浮剂乳油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南方奇蔬
——蕹菜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鱼藤酮乳油中鱼藤酮含量的反相HPLC-DAD法测定
重庆万州无公害蕹菜生产技术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学用药推荐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