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肝片吸虫诊断与治疗
2021-03-27汪鹏武
汪鹏武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香泉畜牧兽医站,甘肃定西743015)
奶牛肝片吸虫是指因为肝片吸虫寄生在奶牛肝脏、胆囊、小肠以及静脉等部位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类型,是典型的寄生虫疫病[1]。肝片吸虫对奶牛身体发育会造成很大影响,当奶牛患有肝片吸虫后,进食会明显减少,身体逐渐瘦弱,产奶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奶牛因身体内部机能受损而死亡,是对奶牛危害最为严重的寄生虫疾病类型之一[2]。当前我国针对肝片吸虫的诊断方式已经较为完善,治疗方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通过西医治疗与中医治疗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1 病原分析
肝片吸虫疾病是因片形科肝片形吸虫寄生在奶牛身体内部,主要寄生在奶牛肝脏区域和胆囊部位,引起奶牛发生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并伴随着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的一种疾病,又被称作为肝蛭病。肝片吸虫发生过程较为缓慢,且具有一定限制性,主要受到中间宿主锥实螺的限制,在低洼地区域、湖泊草场区域以及沼泽草场区域多发,且一般发生在多雨月份,干旱月份发病率较低。肝片吸虫主要发病原因是奶牛在草场进食过程中,吞食了囊蚴导致出现急性感染,会对奶牛产奶能力以及身体发育造成影响,如果发生在牛犊身上,肝片吸虫病的致死率较高。
2 临床症状
肝片吸虫在不同体质奶牛以及不同感染程度上临床症状表现有所不同,如果肝片吸虫寄生数量较少,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但是如果肝片吸虫寄生数量较多,患有疾病的奶牛则会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急性肝片吸虫一般发生在牛犊,成年奶牛多为慢性肝片吸虫病,临床症状不够明显。患有肝片吸虫的奶牛还表现为进食减少、身体逐渐瘦弱、精神萎靡、黏膜苍白、产奶能力下降;肝片吸虫疾病发展到后期,患病奶牛会出现一定程度前胃弛缓、粪便颜色改变、尿液颜色改变、行动逐渐缓慢以及体温升高等症状,体温最高会达到42℃以上,呼吸和心跳明显加快,严重时甚至导致奶牛死亡。
3 诊断
奶牛肝片吸虫的诊断措施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的基本特点,做出初步诊断。通过对肝片吸虫进食情况、精神状态以及体温测量等方式,能够初步判断奶牛是否发生了肝片吸虫,但是只能作为疑似依据[3]。根据观察判断奶牛疑似出现肝片吸虫疾病时,可以通过虫卵检查进行确定,收集疑似患病奶牛的新鲜粪便,并通过水洗沉淀方法获取虫卵,肝片吸虫的虫卵一般为椭圆形,颜色淡黄,前部较尖,存在卵盖,后部较圆,卵内存在卵黄细胞,靠近卵盖附近的位置存在胚胎。
为了进一步明确奶牛发生肝片吸虫的情况,需要通过病理解剖检查和实验室诊断的方法进行确定。首先,在病理解剖方面,需要对病死牛躯体进行解剖检查,解剖后如果在病死奶牛的肝脏、胆管区域发现肝片吸虫,肝脏区域能够观察到明显萎缩,胆管出现增粗症状,则可以确诊。针对因急性肝片吸虫病死的奶牛,可以通过粉碎肝脏冲洗的方式,如果发现肝片吸虫,则可以确诊为肝片吸虫。其次,在实验室诊断方面,可以采用水洗沉淀法,收集奶牛粪便,经过水洗沉淀后如果发现粪便中含有肝片吸虫数量超过100个,则可以确诊肝片吸虫疾病。综合来看,奶牛肝片吸虫疾病确诊方式较为简单,解剖与实验室诊断均可确诊,发现疑似奶牛患有肝片吸虫疾病时,养殖户需要立即联系当地兽医进行确诊,从而开展治疗,以防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4 治疗
奶牛肝片吸虫疾病可以采取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两种不同方式。西医治疗起效较快,但是肝片吸虫虫体可能会产生一定抗药性,中医治疗起效较慢,但是不会引起肝片吸虫虫体出现抗药性,各有不同的优缺点[4]。
4.1 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可以采用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3 mg/kg·bw,皮下或肌肉注射,在注射后1天左右即可取得一定疗效;可以采用硝氯酚注射液,0.75 mg/kg·bw,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也可以采用3mg/kg·bw口服,连续服用2次,服药时间间隔7天,能够有效杀死大部分肝片吸虫。如果奶牛肝片吸虫疾病情况较为严重,则需要在奶牛饲料中加入一定健胃药剂和强心药剂,提高奶牛身体素质,配合药物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上述药物对于肝片吸虫幼虫没有效果,且会产生一定副作用,但是综合治疗成本较低,适合在患有慢性肝片吸虫疾病的奶牛中使用。如果需要针对幼虫进行治疗,可以采用碘醚柳胺10mg/kg·bw,口服,能够有效杀灭肝片吸虫幼虫,对于急性和慢性肝片吸虫疾病都有着较好的效果,也可以采用丙硫苯咪唑10 mg/kg·bw,口服,服用2次,2次服药间隔30天左右,治疗效果较好,起效较快,根除性较好,但是价格较为昂贵,不适合大规模使用。
2 中医治疗
西药对奶牛肝片吸虫疾病虽然疗效较好,但是长时间使用会出现一定的抗药性,且部分西药会对奶牛的身体机能和器官组织造成一定损伤,所以需要配合中药方式进行治疗[5]。中药对于奶牛肝片吸虫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提高奶牛部分器官组织机能,不会造成二次损伤,对于患有肝片吸虫疾病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中药治疗主要是采用治疗肝胆湿热、寒湿困脾的中药方剂。下面是几个能够有效治疗奶牛肝片吸虫的中药药方。
中药药方1:茵陈蒿150 g,栀子50 g,大黄50 g、黄芩40 g、黄柏20 g、连翘45 g、木通30 g、甘草20 g,水煎服,针对黏膜出现黄色、发热、尿液变色等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治疗肝胆湿热的一种有效中药方剂。
中药药方2:如果奶牛出现了精神萎靡、四肢沉重、食欲减退、粪便稀薄等问题时,经过确诊患有肝片吸虫病,可以采用苍术60 g、泽泻45 g、厚朴40 g、陈皮40 g、甘草20 g、大枣20 g,猪苓30 g、生姜30 g、茯苓30 g。白术30 g、桂枝25 g,水煎服。
中药药方3:与上述症状相同时,可以采用贯众150g、槟榔50g、榧子50g、苍术50g、陈皮50g、厚朴50g、胆草50g、藿香50g,水煎服。
中药药方(肝蛭散):苏木25 g、贯众20 g、槟榔35 g、茯苓30 g、木通20 g、泽泻30 g、厚朴20 g、肉豆蔻20 g、龙胆草30 g、甘草15 g,共研细末或水煎,一次内服。
5 具体病例
2020年7月,某奶牛养殖场中,其中两头牛犊出现了间歇性体温升高的问题,温度最高达到41.5℃,牛犊进食量明显减少,精神不振,相较于上次测量体重减轻5kg,养殖户观察到牛犊排出黑色粪便,尿液颜色变黄,心跳速度加快。其中一头牛犊于2020年7月21日死亡,一头成年奶牛从7月14日开始进食减少,活动意愿减退,产奶量明显降低,相较于一般情况产奶量减少近三分之一。养殖人员使用伊维菌素药物治疗,计量为0.20mg/kg·bw体质量,采用皮下注射,但是经过一周的治疗,患病奶牛病症没有减轻,养牛户上报当地兽医站,兽医采集了患病奶牛粪便20g,采用水洗沉淀方法对粪便样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平均每克奶牛粪便中含有肝片吸虫超过150个,并结合对病死牛犊的解剖确认奶牛为肝片吸虫疾病。因此,兽医人员采用中药药方贯众150g、槟榔50g、榧子50g、苍术50g、陈皮50g、厚朴50g、胆草50g、藿香50g水煎服,在为期三天的治疗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牛犊与成年奶牛病症之间好转,能够正常进食,成年奶牛产奶量有所回升,经过为期15天后续治疗,牛犊与成年奶牛基本恢复正常。
6 结语
综上所述,奶牛肝片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方式有多种,包括中医治疗和西治治疗,希望能够对我国奶牛养殖行业有所帮助,促进治疗技术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