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与防控措施
2021-03-27张兆军
张兆军
(甘肃省泾川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中心,甘肃泾川 744306)
由于受卫生条件和养殖技术等限制,人畜共患类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不仅对畜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造成极大影响,同时也对牲畜以及人体健康造成较大伤害[1~2]。目前该类疾病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1 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型传染疾病中一种典型类型,临床上又被称为“布氏杆菌病”,该疾病共分为牛型、羊型、猪型3 种类型,其中最容易导致人体感染的是羊型布鲁氏菌病,致病力极高[3],因此也是国家法定的可以对被感染家畜进行扑杀的三大疫病之一。
全球对布鲁氏菌病的统计资料中显示,布鲁氏菌最早是由19世纪末英国的一名军医发现,并把这种因感染此种病菌造成的疾病称为布鲁氏菌病[4]。20世纪中期是该疾病流行最为严重的一个时期,一直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其病情才逐渐得以控制有所下降,但后期又出现上升趋势。根据相关资料得知,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因感染病菌患上布鲁氏菌病的人数高达50 万[5],我国目前已将该种疾病列入二级动物疫病。
1905年,国内重庆首次报道2 例人畜发病,之后国内陆续发现了布鲁氏菌感染者和患有该疾病的牲畜和人,其中羊、牛、猪都属于易感牲畜。经大量研究发现,布鲁氏菌的感染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虽然人和牲畜都是被感染对象,但大部分患有布鲁氏菌病的人都是因动物感染所致,但人体受到该病菌感染后所受到的危害较为严重。布鲁氏菌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春夏交替之际是发病率最高时段,且对人和牲畜都有着极强的传染性,女性若患上布鲁氏菌病,临床症状主要有乳房胀痛、经期流血不止、月经不调等症状,妊娠期妇女可能出现流产、胎死腹中的情况;男性若患上布鲁氏菌病,其睾丸及局部都会出现疼痛和炎症情况,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因此,我们务必要加强对布鲁氏菌病的重视,做好各种预防及防控工作[6]。
2 目前畜牧养殖业布鲁氏菌病流行传播风险的主要来源
2.1 养殖户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知以及防控手段
对于牛羊布鲁氏菌病,牧区的养殖户特别是养殖散户普遍缺乏正确的认知,并且对于如何进行预防也了解的不够全面。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不会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造成该疾病的发生率及传播率持续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牛羊布病属于人畜共患的一种疾病,如果人被感染,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多汗、低热、身体关节部位出现肿大,并伴有疼痛感,个别患者还会出现不特定部位的疼痛,极易与感冒、风湿病等疾病混淆。
2.2 输入性感染风险持续增加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畜牧养殖业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也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牛羊牲畜的流通频率和速度都在不断加快,交易数量也持续增长,一些养殖户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疫申报,使得阳性病畜被不断引入,甚至个别养殖户明明知道自己的牛羊已经患病,仍然为谋取利益,故意隐瞒违法交易,进而使牛羊布鲁氏菌病的输入性感染风险不断增加。
2.3 检疫工作执行不到位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牛羊养殖中散养方式仍占有一定比例。虽然每个散养户的牛羊养殖数量不多,但其养殖区域却非常分散,部分养殖户会私自调运、私下贩卖牛羊,并且在牛羊的调运过中不依据相关规定主动进行申报,这给牛羊检疫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并且很难执行到位,进而对牛羊疾病的传播造成极大风险。
3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
3.1 对动物的危害
牛羊等母畜受到布鲁氏菌的感染后,会出现受孕率降低、流产以及乳腺炎等情况。母畜在妊娠2~4 个月可能会发生流产,并且流产概率大约60%左右。同时母畜在流产发生之前,阴门会流出一定量的黄色黏液,伴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临床症状。当母畜发生流产后,胎衣呈现出胶冻状,将其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可见大量短小的红色杆菌。而牛羊等公畜受到感染后,则会出现副性腺炎、睾丸炎和关节炎等情况,其睾丸会出现肿大的症状,如果病情严重时,公畜睾丸还会出现化脓或坏死等。
3.2 对人的危害
通常来说,牛羊等牲畜是导致人类感染布鲁氏菌病的最主要的原因。当人患上布鲁氏菌病后,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全身盗汗、长期发热、关节肿痛等。在患病初期阶段,人感染上布鲁氏菌病后的临床外在表现和风湿病或感冒发烧非常相近,因此大部分患者常常会对这些病症有所忽视,从而造成疾病治疗受到延误。除此以外,布鲁氏菌病的潜伏期约为1~3 周,甚至还有一些患者的潜伏期超过3 周。如果不能对该疾病进行及时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会发展成慢性疾病,使得患者出现精神萎靡、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甚至部分患者持续发烧不退。
4 布鲁氏菌病的预防措施
4.1 加大早期免疫工作力度
对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工作必须要做到尽早预防,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治疗难度,犊牛出生3 个月后,就要做好免疫工作,6 个月时实施第2 次免疫,之后每年都要进行1 次免疫接种。犊牛接种后,要对其抗体产生情况进行密切关注,尤其是首次接种免疫后,要对抗体水平进行监测,对抗体水平不合格的犊牛进行补免;同时要做好对病毒的检疫,3 次检测均显示阴性的牛羊群才能被确定为健康牛羊群。
4.2 加强消毒等防控措施
养殖场要定期进行严格消毒,及时对产生的污染物做无害处理,养殖区域和养殖企业要远离生活区域,实行封闭饲养。确保养殖行为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养殖安全性。养殖场、畜舍出入口均要设置消毒池,里面配有相应的消毒药剂,如20%的石灰乳或者3%~5%的来苏水溶液等。牲畜圈舍中的所有用具必须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每周将产房彻底消毒1 次,牲畜生产前后都要对分娩室进行消毒,养畜场每年要进行2~4 次全场消毒处理[7]。
4.3 提高诊断的重视度,切断传染途径
严格依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标准对牛、羊、猪进行疾病诊断,一旦发现有个别牲畜存在患病可能,要即刻汇报至上级主管部门,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免发生病情恶化等情况。由于布鲁氏菌病属于人畜共患型疾病,在防控过程中要遵循及早分析、尽早隔离治疗的原则,对易感人群进行保护,相关职业从业者要尽量远离病菌感染源[8]。另外要选择正规渠道购入牛羊种,以免将感染病菌的牲畜引入当地。
4.4 定期检疫家畜
农牧区中牛羊等易感牲畜要进行监测和净化,特别是进出境的牲畜更是要严格依照相关政策进行检疫,避免将病畜引入当地。对于检测呈阳性的牲畜,一律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扑杀处理,并对牲畜尸体做无害处理。通常牛在8月龄、羊4月龄以上最适合进行检疫。
4.5 做好牲畜运输监管及检疫工作
对即将调运的牲畜,动物防疫部门应做好实验室检测工作,经检测合格之后,才可以出具牲畜合格证明,并对最终结果负责。牛羊需要进行异地调运的,必须要持有当地动物防疫部门发放的检疫合格证,才可以进行运输。引入的牲畜要先在养殖场外指定地点进行至少30 d 的隔离饲养,经当地动物检疫部门检疫合格后,才可运入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