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兽医预防保健方法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2021-03-27林欢庆
林欢庆
(甘肃省崆峒区畜牧兽医中心,甘肃崆峒 744000)
现代畜禽养殖业中存在大量使用抗生素或违规药物的情况,且部分养殖户用药量逐渐增大,疗程延长,这种行为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而且降低了畜禽产品品质,严重影响相关食品安全,对人类健康较为不利,必须积极改善这一现状。中兽医作为我国传统兽医学,在畜禽养殖疾病防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养殖户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1 提升中兽医预防保健理论重视程度
中兽医预防保健理论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体系,包含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理论主要理论基础,同时结合了现代预防保健理论,从而使该理论可以更好地应用于现代畜禽养殖行业中。传统兽医学中已经提出了“治未病”理论,也就是未病先防,近年来针对“治未病”畜禽养殖研究不断增多,将“治未病”与保健相结合,即预防疾病与日常保健相结合,形成了中兽医预防保健理论与模式[1]。中兽医预防保健需根据四时节气、本地气候、动物特征采取一系列的保健措施,预防疾病发生,控制疾病进展,促进病后痊愈,预防病后反复,从而达到真正提升畜禽养殖业疾病防控效果的作用。
畜禽养殖业相关文献报道,中兽医预防保健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畜禽类动物健康水平,对于疫病、常见病等的预防效果可靠,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抗生素等西药的使用[2]。
2 中兽医预防保健方法
2.1 应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中兽医多采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的方法达到预防保健效果。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类型复杂且丰富,常见方剂主要有参苓白术散、清肺止咳散、健胃散、温脾散、益母生化散、麻杏石甘散、清瘟败毒散、催奶散、黄连解毒散、百合固金散等[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需根据四季气候变化、动物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达到辨证施治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选择补充营养、增香除臭、防霉防腐的中草药添加剂,进一步改善饲料品质。
2.2 针灸按摩技术
除中草药外,中兽医预防保健技术还应用了中医学的针灸按摩等疗法。通过针灸技术可以调理五脏阴阳、舒筋活血。按摩可以应用于牛瘤胃积食胀气、牛羊产后乳房炎等疾病治疗中,按摩手法可以改善病灶局部血流不畅、淤堵之症。针灸和按摩技术的实际应用需根据父亲类动物的保健或治疗需求合理应用,可作为日常保健技术,也可作为疾病预防手段。
2.3 控制邪气及传播途径
中兽医预防保健理论不仅包括了中草药添加和物理技术,还包含了疾病发生过程的控制措施。中兽医预防保健措施中强调为畜禽营造良好的大环境,改善动物长时间停留的小环境。大环境主要指养殖场的环境,应选择地势较高、向阳、通风性较高的场地作为养殖场,周围水源清洁,无污染,噪音较小,远离居民区或村庄,且临近优质的饲草料基地,自然环境良好,具有天然的防病优势;同时应保证养殖场电力资源充足,现代养殖相关设备完善,便于养殖管理。动物圈栏等小环境可直接影响动物健康,因而需积极改善其环境,保证卫生状况良好,通风采光良好,温湿度事宜,饲养密度合理,活动空间充足,可应对四季不同的恶劣气候,保持动物圈栏内良好、舒适的环境。此外,应保证动物圈栏具有防病治病的隔离条件,不同阶段畜禽应分圈饲养,实施不同饲养管理措施,便于添加不同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中兽医预防保健理论中强化了“防止传变”的思想,在保证动物圈栏干净卫生、隔离条件良好的基础上,应严格落实定期消毒措施,养殖场、圈栏及其他活动场所应每日消毒处理,排泄场所也应定期消毒,疫病流行期间强化消毒措施[4]。
3 中兽医预防保健应用效果
3.1 促进畜禽类动物生长
中兽医善于运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促进畜禽类动物生长。部分中草药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添加进饲料后可明显发挥催肥增重效果。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相关文献报道,肉牛育肥过程中添加健胃消食的中草药,可有效促进肉牛生长,育肥效果显著,与未使用中草药添加剂的肉牛相比,个体平均增重提升了32%以上,促生长效果显著[5]。促进畜禽类动物育肥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主要有山楂、神曲、麦芽、白术、厚朴、肉桂、砂仁等,具有醒脾化积、健胃消食、消食下气等作用。中草药还具有提升畜禽类动物生产效能的作用,利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可提升蛋鸡产蛋量、奶牛泌乳量,对于动物生产能力的提升作用较为明显。此外,可利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发挥促进生殖效果,牲畜产后增加活血化瘀、促进子宫修复的中草药,可有效帮助牲畜产后康复,缩短产后发情时间,改善牲畜生产性能[6]。
3.2 改善饲料品质
应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不仅可以达到预防畜禽类动物疾病的效果,而且能改善饲料品质。中草药具有一定防腐增香的效果,可有效抑制部分细菌的增长与繁殖,因而可以更好地维持饲料品质,延长保存时间,避免畜禽类动物吃了腐败变质的饲料而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还可以改善饲料的口感和香味,刺激动物食欲,促进畜禽类动物更加喜爱饲料,避免出现厌食等情况,有利于畜禽类动物生长和育肥[7]。
3.3 提高防病效果
中兽医预防保健中要注重培养机体的正气,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增加动物抗病能力。在合理饲喂和管理的同时,适当运用补中益气类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达到补气养血、强壮机体的效果。对于体质虚弱的畜禽可适当增加补中益气类中草药添加量,如补中益气散等;对于临产或产后哺乳期的畜禽,可选择党参、黄芪、当归、山药等益气养血的中药,改善畜禽体弱症状,提升正气,预防疾病[8]。幼畜添加健脾养胃、助消化的药材,改善消化能力,同时补充钙剂,改善幼畜体质。
根据四季气候变化预防性应用中草药,可有效预防流行性疾病。春秋季节气温变化大,采用防风通圣散、荆防颗粒等作为饲料添加剂,可有效预防畜禽感冒;冬季天气寒冷,添加药性温热中草药可有效提升畜禽抗寒能力,预防风寒感冒等;暑热时期添加防暑降温和健脾开胃的中草药,可有效预防中暑,增进畜禽食欲,避免出现体重降低、产能下降问题[9]。此外,中草药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例如生物碱、多糖、黄酮类、香豆素类、苷类鞣质、挥发油等成分,可提升动物免疫力,同时具有杀菌、消炎、抗病毒等效果,动物食用后可直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
3.4 促进康复及病后防复
畜禽患病后体质虚弱,采用清热解毒、祛风解表、健胃健脾等中草药治疗,可有效促进疾病康复,对疫病防控效果尤为显著。中草药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添加中草药治疗后,可有效提升抗病毒感染效果,减弱患病畜禽传染能力,避免病毒性疾病在群体和病区的扩散和转移。患病畜禽病邪基本消除后尚在康复阶段,正气尚未复原,该阶段要根据患病畜禽体质调养根本,促进疾病彻底康复,预防反复发作。疾病初愈阶段胃气尚薄、正气不足,可采用健脾散、补中益气散等药物治疗,促进患病畜禽健脾开胃,提升正气,提高胃气纳化能力,同时配合良好的休养条件,使患病畜禽尽快康复,恢复生产性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