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院校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与防范
2021-03-27刘厚茹
刘厚茹,徐 铭
(滨州医学院 实验动物中心,山东 烟台 264003)
动物实验室为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条件。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医学院校动物实验室的规模不断扩大,使用频率不断增加,实验动物的数量、种类和品系逐年增多,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1]。近年来,实验动物引起的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损失巨大、教训惨痛。因此,加强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管理,已成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 医学院校教学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
安全是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基本保障。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部分院校在教学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和风险。
1.1 设施配套不足,防护等级较低
教学动物实验室主要以实验教学为目的,专用于本科生的实验教学或一般的科研实验,设施功能和布局不同于科研实验室[2]。其设置方式一般以院系或专业模块划分,可在同一实验室内交替进行多种实验项目。不同动物、不同内容的实验交替进行,易造成交叉感染[3]。另外,多数高校教学动物实验室未对洁净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进行严格划分,忽略了基本的生物安全需要。
标准化动物实验室是参照国家有关标准,从实验室人员素质、设施条件、体系文件、实验动物等4个层面着手构建的动物实验设施[4,5]。其配套设施包括动物实验间、动物贮存间、动物尸体存放间及安全防护装置等。然而,多数高校教学动物实验室的设计和建设没有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生物安全水平达不到相应要求。设施简陋,设备性能落后,生物安全保障条件较差,存在严重的生物安全隐患。
1.2 安全意识淡薄,管理制度缺失
《生物安全法》已于2021年4月15日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生物安全风险预防机制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为生物安全领域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与阐释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我国生物安全管理的立法工作起步较晚,生物安全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高等学校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尚存在不少隐患,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和落实,特别是在生物安全方面缺乏规范有效的防护措施[6]。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是一门崭新的技术,近年来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培训和指导下,实验室生物防护理念得以普及和提升。但在本科教学过程中生物安全教育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往往流于形式。医学院校的本科学生实验课程多,病原微生物很可能随着学生在不同实验室间扩散和传播,感染风险较大。部分师生由于缺乏生物安全素养,生物安全防护能力较差,成为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最大隐患。
1.3 安全教育不足,防控体系滞后
安全是学校教学运行与学生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但初入大学校门的本科生生物安全意识缺位,无菌观念和保护意识差,存在书包乱放、不穿工作服、不戴口罩和手套等现象;在实验过程中不洗手便接听手机,甚至有喝水、吃东西的行为;实验结束后工作服未经消毒灭菌,随意带出实验室由学生保管的现象较普遍。这些严重违反生物安全要求的行为,反映了安全教育的缺失。
安全防护设备是实验室的硬件基础和关键防护屏障,是决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的关键要素[7]。教学动物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当出现重大问题时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解决。然而,部分高校对教学设施的投入不足,实验室配套设施不全、防护措施不力,安全防控体系滞后,增加了实验室安全风险。
1.4 质量把关不严,操作存在隐患
教学用实验动物种类繁多、来源复杂,既有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和转基因动物,也有市场采购的家畜、家禽等普通动物,生物安全风险高。特别是从市场购入的普通动物,质量控制难度大。受检测技术和检测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很难做到对每批外来动物进行实验室检测,主要通过外观检查和隔离观察来判断动物是否健康,不能完全排除隐性感染或潜伏期的患病动物,难以保证每只普通动物都安全,这是实验教学环节的主要风险点。
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学动物实验室仍采用共用模式,同一学科不同实验的场地、器械基本共用,虽然不同种类、不同品系的动物分批实验,但在实验结束后仅对实验台面、地面及器械做简单清洁处理,下一批学生便接着进行其他动物实验。人流、物流、动物流频繁流动,极易发生交叉感染,甚至可能将病原带到教室、寝室、食堂等其他公共场所,易引发生物安全事件。
2 教学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范措施
教学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目标是在获得正确实验结果的同时,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及周围环境不受污染。针对教学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实验部门应依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措施和技术方案,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安全运行机制,确保实验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2.1 加强生物安全教育,提升安全防范能力
加强实验动物学理论教学,针对本科生开设《医学实验动物学》和《动物实验技术》等相关课程。强化实验动物生物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动物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生物安全危害,并能认识到各种潜在生物危害因子对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明确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形成完善的层级管理体系,降低因操作失误造成的生物安全风险。
实验部门应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等活动,提升实验教师、学生和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初入实验室的新员工与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实验操作不够规范,因此在实验前任课教师须向学生宣讲生物安全法规、实验室操作规程及安全防护知识,使学生充分了解动物实验的潜在危害性。指导学生正确佩戴手套和口罩,穿实验服,实验结束后立即洗手消毒,提高学生的防护水平、防护能力和操作规范性。
2.2 加强实验动物设施建设,建立标准化实验室
实验动物是医学教学研究的基础条件,随着医学院校的不断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标准化动物实验室的建设需求凸显。建设标准化动物实验室不仅是动物实验管理许可制度中的硬性要求,而且有利于生命科学和医学科研研究,有利于使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标准化动物实验室建设要求高,对环境控制要求严,良好的实验操作环境、设备和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护设施缺一不可。这些防护设施是动物实验室的基本防护屏障,保证其正常运转是杜绝生物安全事件的重要环节。
标准化动物实验室不同于一般的教学实验室,其结构布局有一定的特殊性。动物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既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又要满足动物实验的日常功能需求。要求设有专门的洗手池,地面应防滑、无缝隙;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结实、牢固、便于消毒处理;配备放置动物尸体及废弃物的专用设备;根据实验室的安全要求设置实验室内的气压,安装送排风装置;严格划分洁净区和污染区,避免实验室区域内各种危害因素对实验人员造成伤害,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风险[8]。
2.3 加强实验活动监管,消除生物安全隐患
加强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完善动物检验检疫体系。建立校内实验动物繁育基地,确保实验动物质量合格。在购买实验动物尤其是标准化实验动物时,必须查验《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及背景资料,必要时抽样检测。实验用家畜、家禽等普通动物应从正规渠道采购,经隔离观察及检疫合格,确认动物健康后方可进行动物实验。
加强动物实验项目的审查和监督。依托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依据动物保护、动物伦理和动物福利五项基本原则,对动物使用目的、种类、数量、操作程序、实验终点及安乐死方法进行严格评审,充分评估实验项目的安全风险。实验动物生产供应机构应建立执业兽医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其在饲养管理、营养保健、生物防控和疾病诊疗中的作用,为人兽共患病的预防及监测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加强实验动物尸体与废弃物处置管理,避免有害物质向周围环境扩散。实验结束后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规范处理动物尸体与废弃物。动物尸体用专用塑料袋密封并冷冻保存,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疑似感染或患病死亡的动物尸体及生物活性物质(细胞、微生物培养基、发酵液等)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后,再交予专业卫生处理机构进行后续处理。避免有害物质扩散,保护人员、动物和环境安全。
2.4 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管理机制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动物实验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应健全动物实验安全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团体标准《实验动物 动物实验生物安全通用要求》(T/CALAS7-2017)中,对建立动物实验风险评估和控制制度、制定动物实验事故预案和处置措施也作出了相应规定。进一步强化实验动物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有效防范和处置突发实验室安全事件是高等院校保障师生健康安全、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基本要求,也是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