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用信息手段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2021-03-27

中文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课文信息技术情境

(青岛市即墨区第二十八中学,山东 青岛 266200)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提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深入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教育教学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语文教学借助信息手段,可以更好地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一、开篇设疑,巧妙引入课题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好的导入,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知识型激趣法、形象直观法、前后知识联系法等,而借助信息手段,巧设疑问的方法更适合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这种疑问就是一种悬念,可以是情节、人物或概念等。于漪老师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语,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开篇设疑会让学生对课文、对知识产生疑问,有疑有思,开启思维,诱发思考,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

如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时,开篇播放了这样一个画面:有个小男孩,他和伙伴一起来到悬崖边玩耍,伙伴都下去回家了,而他却因为胆小害怕,不敢下去。小男孩徘徊不前、胆小畏缩的窘况展现后,画面戛然而止。后来发生了什么?这个小男孩下去了吗?……后续的情节给学生设置了悬念,让学生自己用想象的画笔来涂鸦。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提了起来,想象的翅膀展开了,一个个离奇的画面在学生脑海中闪现,笔者明白他们已经进入了猜测与想象的世界。这样,在本课导入环节,借助信息手段笔者轻巧地道出了我们要共同分享的内容,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想象的奇妙乐趣。

二、情景再现,拉近心灵距离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生动无比的课堂,在课堂中再现生活场景,能让学生将生活体验和课文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本能地在心理上将自己融入课文展示的生活情境之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并且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很多课文中描述的场景都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

例如在讲授《口技》一课时,如何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口技艺人技艺之高超,课堂上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教师播放口技表演的录音,让学生闭着眼睛静心聆听,通过声音的刺激激发想象,然后播放各个场景画面,以直观的形式再现口技艺人通过声音营造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很容易就置身其中。

再如讲授《观沧海》时,通过课件配乐展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雄奇瑰丽的自然景观,在冲击学生视听感官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诗歌意境和作者情怀的理解。

借助声音、图像等信息手段创设的课堂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生活体验与课文情境的距离,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三、适当留白,拓展学习空间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窗子打开了,更多的美景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欣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也曾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借助互联网,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可以无限大。教师要做的就是要适当留白,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2]。

课前留白,激发兴趣。教师在课前通过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源,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做好课前知识准备,形成一种对课堂学习和交流的情感期待。如学习《月亮上的足迹》这篇科学小品文之前,先让学生上网搜集我国“嫦娥工程”的相关资料、图片和视频,课堂上进行交流,让学生在搜集整理中既了解了我国探月工程进程,也对学习新课充满期待。

课中留白,启发探究。信息技术交互式、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开辟了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新天地,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在探究过程中,去积累、去发现、去思考、去创新,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利用学生急于知道答案的好奇心理,让暂时的知识“空白”,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课后留白,引导拓展。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语文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语文素养之泉自然喷涌的引子,通过课堂学习,学生需要将课堂知识迁移运用到课外,从而实现语文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的提升,到更广阔的空间去学习领悟语言文学的无穷魅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就为学生开辟了这样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如在讲完《美丽的西双版纳》后,引导学生上网搜集整理西双版纳游览路线和景点分布;学完《藤野先生》,引导学生去关注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动态;学完《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保护进程等,通过课后拓展延伸,将语文学习与自然、人文、地理等多领域知识融合到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中。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巧用信息技术手段能为我们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让每一个语文学习和参与者都能从中感受到中国语文文学的无穷魅力。

猜你喜欢

课文信息技术情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