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核病的防控
2021-03-27毕金凤
毕金凤
(山东省沂水县许家湖镇兽医站,山东 临沂 276400)
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以组织器官的结核结节性肉芽肿和干酪样、钙化的坏死病灶为特征。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
1 病原及流行病学
对人、畜有致病力的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有牛型、人型和禽型三个类型,引起牛结核病的病原主要是牛型结核分枝杆菌,人型、禽型也可引起本病。
结核分枝杆菌可感染人及多种家畜、家禽,家畜中以牛,尤其是奶牛最易感,水牛易感性也很高,黄牛和牦牛次之。患病动物、尤其是开放性结核病动物是主要传染源。结核杆菌广泛存在于机体各个器官的病灶内,牛结核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由粪便、乳汁、尿、痰等,将病菌扩散、污染周围环境和水源、流入土地,通过呼吸、吮乳等途径被人和动物吸入而感染。农村散养牛以散发为主,规模化养牛以区域性发病多见。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说来,舍饲的牛因通风差,牛之间可相互接触,因而更容易发病,且传播速度更快。牛舍过度拥挤、阴暗潮湿、污秽不洁,役牛过度使役、奶牛过度挤乳,饲料营养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饲养条件不良等,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2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0~45 d,有的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临床呈慢性经过,病程长,症状都不明显,主要表现为体表淋巴结、尤其是头部和胸部淋巴结肿大、营养不良、渐进性消瘦等,役牛劳动能力下降,奶牛泌乳能力降低。因发病部位不同,临床上有多种类型,分别表现发病器官受损的相应临床症状。
2.1肺结核 是牛结核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发病初期病牛易疲劳,出现短促的干咳,以后逐渐加重并变成湿咳;清晨、饮水后咳嗽加重,呼吸增数,鼻孔流出淡黄色黏液或脓性鼻液,肺区听诊为啰音,胸膜结核时有摩擦音,叩诊为浊音,进行性(病情仍在继续发展)病例中,肩前淋巴结、颌下淋巴结、咽部及颈部淋巴结等处淋巴结肿大,可导致空气流通受阻,食道或血管堵塞,有时,头、颈部淋巴结肿大后可出现破溃和淋巴液外渗,病牛食欲减退、渐进性消瘦、贫血,哺乳期母牛、奶牛产奶量下降。病牛在感染后期,极度消瘦、急性呼吸窘迫。
2.2乳腺结核 牛的乳腺结核常发生在后方乳腺区。发病初期,乳腺肿大,之后在后方乳腺区出现许多小结节,触摸无热无痛,有硬块,产奶量减少,严重者停止泌乳,乳汁稀薄如水,常混有浑浊的凝乳块和絮状物。
2.3肠结核 多见于犊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下痢、便秘交替发作,之后发展为顽固性下痢,便中带血或混有脓汁,腥臭,快速脱水、消瘦。
3 诊断
发现牛群中有咳嗽、渐进性消瘦、体表淋巴结慢性肿胀、慢性乳腺炎、顽固性下痢等临床表现时,应视为疑似病例,需结合流行病学特点等情况,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3.1细菌学诊断 (1)涂片染色镜检法。采集病牛的病灶(如肿胀的淋巴结)、痰、尿、粪、乳及其他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或集菌处理后涂片镜检。由于牛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抗酸性,做涂片时应用荧光抗酸染色法。如发现有被染成红色的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呈蓝色),即可确诊为阳性。这种检查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敏感性较差,而且也很难将结核分枝杆菌同其他非典型结核分枝杆菌区别开来。现代临床诊断中较少应用。(2)细菌分离培养法。应用Lowenstesin-Jensen培养基,或直接接种到琼脂培养基上。牛结核分枝杆菌一般在培养3~6 w后出现生长物。根据其特征性的生长菌落和形态,可作出初步诊断,用PCR和分子分型技术可进行确诊。因结核分枝杆菌生长慢,耗费时间长,加上各种条件限制,检出率也较低,应用较少。
3.2结核菌素试验 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核菌素试验)是检测牛结核病的标准方法,也是OIE推荐的国际贸易中指定的试验方法。
可疑病牛颈中部剪毛,卡尺测量皮肤厚度,消毒,皮内接种牛结核菌素纯化蛋白衍生物(PPD),72 h后测量注射部位的肿胀(迟发性过敏)程度。接种时,可单独使用牛结核菌素,也可使用牛型结核菌素或禽型结核菌素进行比较试验,以提示被检疑似病牛是牛结核病还是非特异的迟发性超敏反应。
这种方法虽然操作过程简单,但敏感性较差,常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反应,因此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不推荐使用此法。
3.3IFN-γ测定法这是一种血液检测试验。该法通过测定全血培养系统中淋巴因子γ干扰素的释放,以间接检测牛结核病。γ干扰素试验已被用于检测牛、山羊等结核病动物,可检出早期感染病例,虽敏感性高,但因操作复杂,费用高,通常仅作为辅助试验。
3.4聚合酶链反应(PCR) 这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已被广泛用于疑似结核杆菌病人的痰液等临床病料的检测和动物结核病的诊断。
4 防控措施
4.1疫情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疑似病牛,应当及时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接到疫情报告并经确认后,按《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4.2疫情处置
4.2.1疑似疫情的处置 当发现疑似疫情时,畜主应立即对疑似病牛进行隔离,并限制移动。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及时安排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采集病料样品并送实验室诊断,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4.2.2扑杀及无害化处理 对患病牛全部进行扑杀。对病死和扑杀的病牛,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 16548-2006)》进行无害化处理。
4.3紧急监测 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所有牛,要进行紧急监测,紧急接种PPD进行皮内变态反应试验。
4.4消毒 使用5%~10%热碱水、10%漂白粉、3%福尔马林、3%苛性钠、3%~5%来苏儿等消毒液,对病牛和阳性牛污染的场所、用具、物品等进行严格消毒。
4.5加强防疫和检疫 疫区饲养的健康牛群,使用牛型提纯结核菌素对牛群检疫时,检出的阳性牛应立即隔离;结合临床检查情况,必要时进行细菌学检查,发现开放性结核病牛时,应立即进行扑杀。患有结核病的母牛产下的犊牛,只吃3~5 d的初乳,而后由检疫无结核病的健康母牛代哺,犊牛在生长过程中,分别在满月龄、3~4月龄、6月龄各进行一次检疫,阳性者一律淘汰,3次检疫均为阴性且无结核病的可疑临床表现时,可混入假定健康牛群(污染牛群经结核变态反应为阴性的牛群)饲养。
假定健康牛群,第一年每隔3个月检疫一次,直至无阳性牛出现,如果在以后的1~1.5年内连续进行3次检疫均为阴性,则可以转为健康牛群。引进的牛,必须进行产地检疫,并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再进行1次检疫,确认健康后才能混群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