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之路

2021-03-27本刊评论员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1年4期
关键词:低碳碳达峰能源

本刊评论员

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专门提及聚焦现代能源系统组建国家实验室,还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一条剑指“2030 碳达峰、2060 碳中和”目标的中国能源发展“低碳”路径已经初露峥嵘。

自去年9 月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之后,又相继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等5次重要国际会议上作出承诺,而围绕“双碳”目标如何实现也早已成为国内各界热议的焦点。显然,“双碳”目标是对我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进一步细化,其实现将贯穿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程,从而成为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又一场大考。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坚持全国统筹,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压实各方责任,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遵循这一原则,“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已经拉开序幕。而在这场系统性变革中,“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能源领域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也被首先明确。

当前,国家能源局正抓紧研究拟订能源领域碳达峰和碳中和实施方案,制订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包括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内的各大电力央企,也纷纷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谋划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自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以来,清洁低碳已成为我国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前提基础,而安全高效则是体现新时代能源发展质量的重要特征。在“零碳排放”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双重约束下,我国能源系统“低碳”之路将围绕清洁能源更大规模的建设和消纳,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引领能源全产业链向绿色智慧转型,有利于“双碳”目标实现更深层次的能源体制改革,构建支撑绿色低碳生活的能源消费体系等方面系统化推进,而这些也终将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还有一点毋庸置疑,我国“低碳”之路将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确保能源价格平稳可接受,致力于缩小城乡用能差异水平,从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低碳化”道路。

纵观人类历史,能源应用的代际更迭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原动力。因而,与现代化建设同步,推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足见党中央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远见熟思。■

猜你喜欢

低碳碳达峰能源
碳中和·碳达峰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探讨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设计思考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研究
引发“失败”实验中蕴藏的正能量
学佛能使世界变的更“低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