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养蚕业饲育环节的生产组织方式探讨

2021-03-27袁良军袁徐宏

蚕学通讯 2021年1期
关键词:小蚕蚕业养蚕

王 庆 雷 霆 袁良军 袁徐宏

(1.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 400067;2.重庆市蚕业科学研究院,重庆 400700;3.重庆市蚕业管理总站,重庆 400000)

2017年12月20日,商务部下发了《关于开展规模化集约化蚕桑示范基地建设推进茧丝绸产业提质增效的通知》,推动了国内蚕业生产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省力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一大批高产密植桑园和工厂化大蚕饲养棚快速建成投产,省力化和智能化养蚕设施设备得到广泛应用,传统蚕桑产业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成为农村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2018年,重庆市亦出台了《重庆市规模化集约化蚕桑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经过3年建设期,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目前重庆市已建成规模化、集约化示范基地30余个,规模化桑园达到3 333 hm2以上,1 000 m2以上规模的家蚕饲养工厂也有100座以上,其中智能化饲养车间达到25个,形成了以工厂化养蚕为基础,智能化养蚕为牵引,现代规模化养蚕和传统分散式养蚕并行发展、相互促进的蚕桑产业新格局。

1 传统分散式养蚕和现代规模化养蚕的特点

1.1 传统分散式养蚕的特点

传统养蚕以家庭为组织单位,追求较小面积的高投入高产出,饲养规模小而分散,生产技术水平和集约化程度低,蚕业收入在家庭经济中不占主导地位[3]。传统养蚕模式的优点是适合当前农村土地规模和劳动力分布现状,对生产技术、资金投入和场地建设要求比较低,生产组织比较灵活;缺点是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低,对生产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蚕茧产量低、品质差,蚕农总收益低。

1.2 现代规模化养蚕的特点

现代蚕业生产要求种养规模化、设施设备标准化、生产要素集约化、组织管理智能化。其优点是生产效率高,生产组织简便,劳动强度低,投资与收益较高较快;缺点是设施设备投入大,资金需求大,生产技术要求高,管理水平要求高,且设施设备空置期可能比较长。现代蚕业规模化饲养基于产业资本的介入对农村现有土地经营权进行承包或流转,采用高效率工厂化饲养方式,追求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实行巧投入高产出,投资者以养蚕业收入为主[4]。

1.3 重庆蚕区现阶段养蚕生产组织方式的特点

重庆蚕区现阶段的主要养蚕生产组织方式仍以小规模小蚕共育和固定养蚕批次为主,这种方式存在2个比较明显的弊端:一是家蚕4龄期和5龄期食桑量大,大蚕饲育和集中采茧用工量大,劳动力使用密集,短期集中用工易出现用工荒;二是固定批次饲养受土地规模和设施设备限制,年产出基本相同,处于生产季节的桑叶不能充分利用而致使桑园投产后的效益低,养蚕设施设备闲置率高,造成极大浪费。

1.4 传统养蚕模式向现代规模化养蚕模式推进存在的问题

由于“三农”进一步改革,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土地集中流转和设施农业建设大力推进,重庆市近年来的现代蚕业规模化饲养试点已初显优势,必将成为重庆地区蚕桑产业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然而,当前传统养蚕模式向现代规模化养蚕模式转变还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家蚕主要以桑叶为食物,大规模工厂化饲养对饲育技术和环境要求高,设施设备投入大,资金需求量大;二是规模化工厂化饲养受生产组织方式影响,阶段性大规模临时用工比较频繁,工人流动性大,技术工人难求;三是桑叶采摘仍然依靠人工,劳动效率低下。在当前劳动力成本不断高涨的大环境下,不论传统分散式养蚕还是现代规模化养蚕,采用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很难做到高盈利,已经成为蚕桑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亟待建立新的生产组织方式。

2 “分段饲育”和“滚动多批次”的生产组织方式

2.1 “分段饲育”和“滚动多批次”的提出

现代蚕业在饲育环节追求饲养精细化、设施省力化、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简便可控,产品高质高量。为解决现代蚕业规模化生产饲育环节阶段性用工不均衡、用工多、雇工难、设施设备利用不充分、饲育技术水平低等问题,我们提出了“分段饲育”和“滚动多批次”的生产组织方式。“分段饲育”是根据家蚕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把家蚕饲育划分为不同饲育阶段并采取相应饲育技术和管理措施。“分段饲育”既可实现精细化养蚕和蚕茧质量提升,也为实现“滚动多批次”养蚕提供了可能。“滚动多批次”是指根据桑园规模和桑叶产出情况,结合养蚕设施设备数量采用的多线条平行生产组合方式。“滚动多批次”将养蚕设施设备进行优化组合,将传统分散式养蚕的单线条纵向饲养,调整为现代规模化饲养的多线条平行饲养,以空间换时间,通过增加养蚕批次,降低单批次养蚕规模,减少单位时间用工数量,降低用工数量波动性和保证工人单日工作量,以此提升设施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2.2 传统分散式养蚕模式下的“分段饲育”方式

2.2.1 初级模式——小蚕共育

在传统养蚕生产的实践中已经产生了“分段饲育”生产组织方式,小蚕共育就是初级的“分段饲育”。小蚕共育把饲养技术要求最高,桑园和生产设施设备需专用的小蚕饲育环节独立出来,交给饲育技术水平高,经济实力较强的专业户或技术人员来完成,实现了“养好小蚕七成收”,从而降低了养蚕业进入门槛,使普通蚕农只需完成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大蚕饲育环节即可获取养蚕收益。目前重庆蚕区“小蚕共育”的共育时间大多为收蚁到3龄饷食,也有少数地区的共育时间是从收蚁到2龄饷食。

2.2.2 优化与细分的“分段饲育”养蚕方式

3龄饷食后,饲养技术难度下降,但3~4龄、4~5龄至上蔟结茧还有2次大规模扩座,每次扩座后蚕儿进食量陡增,普通蚕农进行大蚕饲育依然存在对劳动力需求不均衡和设施设备利用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养蚕生产实践认为,1龄至4龄饷食阶段虽有2次扩座,但由于蚕体较小,蚕座需求面积也相对较小,所以小蚕共育时间可以进一步延长到4龄将眠或5龄起蚕后,再分发给普通蚕农饲养。这样的生产组织方式,普通蚕农只进行5龄期家蚕的饲养,5龄家蚕饲养及上蔟结茧的时间在10 d左右,由此使养蚕生产成为普通蚕农易于操控的生产活动。此外,从5龄期开始养蚕,每个批次家蚕的饲养时间大大缩短,在整个养蚕季节的饲养批次即可明显增加,在重庆地区普通蚕农年饲养大蚕可达到10~15批次。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小蚕饲养质量,还应考虑对小蚕共育技术进一步分段细化,分成从收蚁到3龄饷食和3龄饷食后至4龄将眠(或5龄眠起)2个阶段,即小蚕育和中蚕育2个阶段(2个阶段可统称小蚕共育),共育小蚕按照新的技术标准和操作指南饲养。

2.3 现代规模化养蚕模式下“分段饲育”和“滚动多批”相结合的方式

在重庆地区,现代规模化养蚕模式下的小蚕共育基本以满足企业自身需求为主,每个基地都建有小蚕共育室,3龄饷食后再分散到基地的多个饲养点进行饲育。前期的生产实践将“分段饲育”划分为4个阶段,即小蚕集中饲育、中蚕周转饲育、大蚕规模饲育、集中上蔟结茧4个阶段。小蚕集中饲育阶段完成1~2龄蚕饲育,3龄饷食转入中蚕房开展周转饲育。中蚕周转饲育阶段完成3~4龄蚕的饲育,5龄饷食转入大蚕房规模饲育。大蚕规模饲育阶段,完成5龄期饲育和熟蚕上蔟。集中晾蔟阶段,在大蚕上蔟基本整齐后,转入晾蔟车间,集中悬挂晾蔟直至采茧。按照“分段饲育”生产组织方式,整个养蚕周期只需2次扩座(小蚕到中蚕时扩座1次,中蚕到大蚕扩座1次)。现代规模化养殖状态下的“滚动多批次”,以“分段饲育”为基础,在小蚕、中蚕、大蚕和晾蔟4个阶段,由于每个阶段的时间基本保持在10 d左右,每个阶段用时较为接近,通过调节小蚕饲育时间,可实现小蚕、中蚕、大蚕同时饲养,真正实现滚动多批次养蚕。

3 实施“分段饲育”和“滚动多批次”的关键技术措施及效益评估

3.1 批次间隔与时间的确定

为了落实“滚动多批次”的生产组织方式,我们在蚕房设置上分为小蚕共育车间、中蚕周转车间和大蚕集中饲育车间及晾蔟结茧车间,以1个小蚕车间、1个中蚕车间和1个大蚕车间为一个饲养单元,由于小蚕、中蚕、大蚕饲育和晾蔟4个阶段基本都保持在10 d左右,因此在一个单元内各批次滚动间隔时间以10 d为最佳。该滚动批次时间间隔参考值仅针对1个饲养单元,如果有多个饲养单元,还可以通过饲养单元间各车间的优化组合搭配进一步缩短批次间隔,增加养蚕批次,降低单批次养蚕数量。这个参考值是个大略时间,准确批次间隔时间需结合基地设施设备配置情况和桑园规模、桑叶产量综合考虑,精确计算和精心设计。

3.2 各阶段车间的配置

为了最大化限度提高设施设备特别是蚕房利用效率,在蚕房建设上也需要分为小蚕车间、中蚕车间、大蚕车间和晾蔟车间,不同车间温、湿度环境控制和设施设备的配置都要以家蚕的生物学特性及生长发育规律依据,车间与车间的建设规模要按照扩座要求互相匹配,实现最佳搭配。

3.3 2种生产组织方式的用工分析

按小蚕集中共育和固定批次方式(具体参数设置参照“3.1”),小蚕阶段用工只需1人,中蚕阶段用工需3~5人,大蚕阶段用工需8~10人,各阶段用工极不均衡。采用“分段饲育”和“滚动多批次”的生产组织方式,全程用工基本保持在3~5人,用工数量波动弧度降低,工人可相对固定,也便于对工人进行蚕业技术培训,从而提高蚕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目前重庆市开展的现代蚕业规模化养蚕试点示范,使机械化和智能化程度明显提高,饲养环节用工较少,用工主要集中在采桑和采茧环节,按每个批次20张蚕种计算,平均用工数量在3~5人之间,变化不是很大。

3.4 实施“分段饲育”和“滚动多批次”的效益评估

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在不同龄期蚕座面积的配置上不太一致。目前重庆地区通常按照各龄蚕座面积从蚕体所占的平均面积再加上40%的活动面积来进行计算。以一批次饲育20张种为例,小蚕车间通常按10 m2,中蚕房100 m2(4层蚕台育),大蚕房约400 m2(4层蚕台育)。以6.7 hm2桑园的中型基地为例(桑园地形地貌情况一般),按全年1/15 hm2桑园饲养2张蚕种(盛产期1/15 hm2桑园的桑叶产量可饲育3~4张蚕种),每张蚕种产优质茧40 kg,每公斤蚕茧单价40元,按4~5 hm2桑园年养蚕200张种计算,年收入可达32万元,纯利在8~10万元之间。采用传统小蚕共育和固定批次养殖方式,4~5个批次(早春、春蚕、夏蚕、正秋、晚秋)年养蚕200张种,每个批次约饲养40张种,最低需配置小蚕房10 m2、大蚕房800 m2,蚕台180~200架(3.0 m×1.5 m)。采用“分段饲育”和“滚动多批次”养蚕的生产组织方式,年养蚕200张种,可养蚕10个批次,每个批次约需饲养20张种,最少需配置小蚕房10 m2,中蚕房100 m2,大蚕房400 m2,蚕台125架(中蚕房25架,大蚕房90~100架)。采用“分段饲育”和“滚动多批次”养蚕的生产组织方式取得同样的产值,设施设备建设规模明显变小,建设资金投入会低很多,生产和管理难度也相应降低。此外,智能化饲养(含机械化自动化方式)的设施设备配置应以桑园规模、产叶量多少和设备运行速度为参考值进行精确计算、精细设计。

4 “分段饲育”和“滚动多批次”养蚕的注意事项

4.1 严格消毒防病

采取“分段饲育”和“滚动多批次”养蚕的生产组织方式,需要高度重视对每个批次及每一个时段养蚕环境和使用机具进行严格消毒,对蚕沙及养蚕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好对病蚕处理与蚕座整体预防传染性蚕病的技术工作。

4.2 实时调整蚕种供给方式与渠道

重庆市蚕种生产和销售都是按照传统的固定批次方式进行计划配置,按照固定批次供种。而“分段饲育”和“滚动多批次”养蚕打破了传统供种模式,对蚕种的浸酸和催青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制种单位不断适应新需求,调整制种和供种方式。

4.3 建立新型蚕种产供销协调关系

用种单位要和制种单位、销售单位及时进行对接,加强沟通协调。由于蚕种生产的特殊性,基本采用上年制种第2年用种的方式,需要用种单位结合自己的生产情况,及早确定年度用种计划,便于蚕种生产单位根据需求按计划组织生产。制种单位也要加强与用种单位的联系,结合现代蚕业规模化饲养的生产组织方式,一起制定用种计划,达成新的产供销协议。

4.4 配置必要的催青设施设备

用种规模较大的单位要有自己的催青设施设备,独立完成蚕种催青,掌握生产的主动权。

5 结 语

“分段饲育”和“滚动多批次”生产组织方式,可以促使传统分散式养蚕农户进行资源整合,建立蚕桑专业合作社或新型农场,提高规模化程度,实现养蚕业的现代规模化[7]。

目前,重庆市在黔江、奉节、云阳和潼南等区县的规模化集约化养蚕示范基地进行了“分段饲育”和“滚动多批次”生产组织方式的示范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计划大力推行智能化养蚕的过程中,由于可供参考的智能化饲育样板较少,对智能化条件下如何实施“分段饲育”和“滚动多批”养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随着三农改革的持续深入,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装备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代蚕业生产也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因而家蚕饲养的生产组织方式需要顺应其变化,才能实现现代规模化养蚕的高品质、高效益。

猜你喜欢

小蚕蚕业养蚕
养蚕不易
养蚕记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
《四川蚕业》稿约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2021年征订启事
可爱的小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