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与“borrow/lend”构式的对比研究
2021-03-27孙华勇
孙华勇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引言
当前,对于构式存在着不同的定义,其中以goldberg的定义最有说服力。Goldberg认为,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和意义的配对体,并且C的形式或意义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组成成分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得到预测。可见,Goldberg的定义主要着眼于:第一,构式是一个形义配对体;第二,构式的不可推测性。即构式的整体不等于构成部分之和。Goldberg认为,构式包括语素、词、词组、句子、篇章,它们之间不存在复杂程度的差别,彼此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统(continuum)。
余义兵(2019)认为,谓语动词后带两个名词性成分是双宾语句界定的必要条件。在论元结构上,“借”字后面带了两个名词性成分:即借出者、所借物。但从语义是哪个来说,只有“所借物”与动词“借”存在具体的逻辑关系,借出者与动词“借”之间并不存在动宾关系,也就是说,借的是物而不是人。我们同意余义兵的看法,将“借N1 N2”看作“双宾语—单及物”结构。
一、“借”与“borrow/lend”的构式比较
1.方向性
1.1 “借”与“lend”的双宾构式
汉语中的“借N1 N2”为双向型构式。以“我借他一双鞋”为例,这个句子既可以表示“我借给他一双鞋”,也可以表示“我向他借了一双鞋”。申小阳(2020)认为,汉语双宾构式是“一个构式同指两种意义”,即兼指“给予”与“获得”;而英语双宾构式只能“一个构式对应一个意义”,即只能表“给予”。与中文的“借”的方向性不明相比,英语中的lend双宾构式存在明显的方向性。lend主要站在借出者的角度,“lend sb.sth.”表达“借某物给某人”。我们注意到,lend一词可用于双宾构式中,表示“借某人某物”,但却不存在“borrow sb.sth.”的说法。
我们认为,典型的“借N1 N2”为双向型构式,主要表示“有意的给予性转移”,如“我借他一双鞋”。但是否所有的“借N1 N2”构式都符合这个特点呢?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借他几个胆,他也不敢说这种话
②借你吉言
③借他人名义
可以看到,“借他几个胆”并不表示“给予性转移”,双方不存在任何的物质往来,而且这一双宾构式也不存在双向性。再看“借你吉言”,同样不满足典型的“借N1 N2”双宾构式的特点。再看“lend”的双宾构式:
④He lent me a hand.
⑤He’s always prepared to lend a sympathetic ear.
在“lend”的双宾构式中,“给予性转移”的体现并不强,lend虽然接具体带有一个实质性的名词,可这个名词的内涵多作为抽象名词使用,与原意有一定的偏离。可见,“借”与“lend”的双宾构式存在典型与非典型之分。
1.2 “借”与“borrow/lend”的与格构式
在中文中,“借N1 N2”构式若是要表明具体的方向,必须要加上相应的词,如:
①我向他借一支笔
②我从他那借一支笔
③我借给他一支笔
“向”和“从”字将动作由借入者指向借出者,所得到的结果是单向性的“借入者从借出者处借得某物”;“给”字则将动作由借出者指向借入者,所得到的结果是单向性的“借出者将某物借给借入者”。很明显,“借N1 N2”构式方向性不明,而“借给N1 N2”构式具有具体的指向性。英语中,方向性同样在介词上得以体现。如“从某人处借得某物”表达为“borrow sth.from sb.”而“借某物给某人”则有两种表达,分别为“lend sb.sth.”与“lend sth.to sb.”。From一词的基本释义为“starting at a particular place or position”,在空间上是一个由近及远的距离,这里的“远近”主要针对借出借入双方而言。
2.成分的位置
2.1 “借”与“lend”的双宾构式
“借”与“lend”的双宾构式一样,间接宾语都要紧跟在动词之后,而直接宾语跟在间接宾语之后,直接宾语与间接宾语的位置不能对调。我们推测,可能的原因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物体传递的基础。在借出/入物体时,人们的本能反应是出借的对象,再根据对象决定出/入何物。Goldberg(1995)认为,双宾构式的目标论元应该是生命的接受者(animate recipient)。由此推断,作为间接宾语的“借入者”理应位于动词之后。在“借东西”这个框架中,存在借出者(施事)、借入者(施事)、所借物(受事)三个角色。世界上的物体之间存在联系与作用。认知语法认为,物体之间存在能量的传递,一个物体通过与另一个物体接触将能量传递下去,经过不断传递,能量越减越弱,直到最后能量消失,物体之间也形成了行为链(action chain)。根据这一观点,“借”与“lend”的双宾构式可以被世界识解为借出者(施事)先将能量传递给借入者(施事),而后能量再由借出者(施事)传递至所借物(受事),所借物(受事)是行为链的终点。Langacker曾将舞台模型与弹子球模型结合起来表示典型事件模型:观察者虽然可以注视到舞台的最大范围,但其中存在一个“视觉焦点区”,在这个区间内,注意的焦点常落在表演者身上,表演者成为最凸显的参与者,其他事物成为次凸显额参与者。
Goldberg(1995)将使动构式定义为:受事在施事的影响下移动了一定的距离,即X CAUSES Y to MOVE Z。不难发现,使动构式与双宾构式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即二者都可以表示物体距离的改变。林艳(2015)指出,双宾构式的句式语义是“有意的给予性转移”,表示给予者主动把转移物转移给接受者的转移关系,反映转移物从给予者手中转移到接受者手中的一个过程。典型的“借”与“lend”的双宾构式往往涉及实物的转移,在这个过程中,事物的位置往往发生改变,即事物往往按照一定的位置移动一定的方向。Goldberg(1995)指出,动结构式表示受事在施事的作用下状态发生变化。这一点同样可以在“借”与“lend”的双宾构式中得到体现。经过“有意的给予性转移”,借出者暂时放弃对所借物的占有,与此相对,借入者暂时享有对所借物的占有与支配。
2.2 “借”与“borrow/lend”的与格构式
何晓炜(2003)通过研究证明,两个结构之间不存在转换关系。在“借”的与格构式中,我们发现,直接宾语与间接宾语并不存在固定的位置,且汉语中“借”的与格表达比英语“borrow/lend” 的与格表达要丰富得多。如:
①我把一支笔借给他 I lent a pen to him.
②我借一支笔给他 I lent a pen to him.
③我借给他一支笔 I lent a pen to him.
④他向我借了一支笔 He borrowed a pen from me.
⑤他管我借了一支笔 He borrowed a pen from me.
⑥他从我这儿借了一支笔 He borrowed a pen from me.
在与格构式中,“借”会受到介词义以及构式义的压制。以①②③为例,在这三个句子中,“借”的与格构式都表示动作的“右向”转移,这是因为“给”的与格构式的转移义压制了动作的“左向”转移。我们认为,这种说法要想成立,要满足几个条件。首先,应该确认“给”“向”等词的词性,是属于动词还是介词还是其他词类,是需要探讨的地方。其次,根据Goldberg的定义,构式的一大特征是不可推测性,即无法从其构成中推测整个构式的含义。按照这种说法,所有的“给”与格构式都表示“单向的转移”,那么整个构式的意义十分明晰,不需要额外的理解,这似乎不符合Goldberg的构式语法的特征。
结语
“借”与“borrow/lend”构式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它们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同时,“借”与“borrow/lend”双宾构式与使动构式、动结构式之间也存在共同之处,本文尝试从这两种构式出发解释双宾构式的宾语位置分布。对“借”与“borrow/lend”构式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跨语言比较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为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