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2021-03-27杨俊慧

中文信息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文章

杨俊慧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江西 新余 338000)

高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生需要经历高考这次大型考试,老师十分重视其自身的学习,在这种环境下,教学方法会为学生带来较大的影响。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丰富学生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所以老师需要根据新课改内容,发挥出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养成主体意识,使其可以积极主动探究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一、主体意识概述

主体意识中包括主体性、创造性以及能动性三个不同的方面。其中主体性指的是学生为自身的主人,自身的行为举止受到自己控制。每个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也可以这样说,学生的能动性主要是由自身的主观意识决定,如果外界环境出现变化,那么人会通过自身的行为举止做出不同的反应。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以及精神,新课程改革指出需要培养学生自身的创造性,也说明人为创造的主体,创造性被当作能动性以及主体性的延伸[1]。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老师在开展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使其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学生主体意识的养成,具体问题如下。

1.老师教学存在片面化问题

高中阶段,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因为语文知识存在一定的趣味性,老师会利用多媒体设备、视频等一些方法开展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以及掌握教材内容。实际上,并不是所有教材内容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方法开展教学,特别是一些文言文题材的文章,如果老师运用多媒体方法对该类内容开展教学,那么会导致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多媒体手段上,忽视文章中作者描述的场景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无法感受到作者通过文章表达自身悲愤、郁郁不得志等一些心境。影响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美,不能感受到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源远流长,这会为学生的整体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影响[2]。

2.学生主动存在表面化的问题

在表面上来看,课堂的主导者为学生,但是事实上,学生依旧处在被动地位上,这一问题普遍存在高中阶段语文课程教学中。为了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为学生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大量的问题使学生一味地追随老师的思路无法独立开展思考,这种情况的存在出现表面上由学生主导,实际上由老师主导的情况,影响学生主观意识的养成[3]。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策略

1.加强课堂教学情感交流,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以往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因为老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和运用单调的教学手段,导致课堂教学过于枯燥和拘谨,一方面,无法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距离;另一方面,导致学生无法在枯燥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学习,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所以老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高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该时期中学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在学习过程中加入情感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若是老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时,营造愉快以及轻松的氛围,那么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这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养成。老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不为学生布置固定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由进行讨论,根据自身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出问题,再通过讨论和研究得到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发挥出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学生可以积极主动探究学习知识,提高高中时期语文课程教学的效果。

比如,在针对《故都的秋》这节内容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全面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自身的个性化特点,每名学生自身的心理活动都存在差异,对学习内容的关注点也存在一些差异。首先,很多学生关注秋天的景色,会探究故都的秋天都有哪些美丽的景色,一些学生好奇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的秋想要表达哪些感情,文章中都运用哪些写作手法。在这样的环境下,老师可以为学生创造自主进行讨论的环境,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其次,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提出本文运用哪些写作手法,文章主要表达作者哪些思想感情等问题。在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研究,找到问题的答案。有关文章写作手法的问题,很多学生缺少了解。最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研究文章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采取翻阅工具书等方法查询有关资料,分析《故都的秋》写作手法。通过分析发现,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描写景色,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国家的热爱。通过加强课堂教学情感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语文知识,使其感受到文章中隐藏的情感,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2.科学设计课堂教学问题,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高中语文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布置一些具有具体意义以及价值的问题,确保学生可以通过思考问题加入课堂学习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主体意识,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使其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及感悟,提高语文学习整体效率,促进课堂教学效果不断优化。所以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合理、具有启发价值的问题,确保学生自主加入实际学习中,积极主动探究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主体意识。

例如,在针对《孔雀东南飞并序》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布置问题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首先,在开展教学前,老师可以要求收集一些与文章有关的内容,且通读文章,确保学生对文章有个大体了解。其次,在学生阅读完文章后,老师可以针对文章内容对学生设计难度不一的问题。如使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复述诗歌的具体故事情节;本首诗歌开头写道“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写具有哪些作用?诗歌结尾化为鸳鸯拥有哪些深刻含义?这句话在结构上产生什么样的作用?焦仲卿具有哪些性格以及人物特点?在焦仲卿以及刘兰芝身上可以反映出那种社会现实等。通过利用难度不同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针对这些内容开展学习以及研究。最后,老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学生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后,老师可以及时进行评价,如果学生回答正确,那么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表扬,如果学生回答不够准确,那么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寻找准确答案,且传授学生开展阅读的技巧。通过科学设计课堂教学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课堂回答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使其可以养成良好的主体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同样可以逐渐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终得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3.开展任务型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在开展教学中,一般会借助多样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然而,在高中阶段语文课程教学中,隐藏一些问题影响学生主体意识的养成。为了全面培养和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老师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加入课堂学习中,学生在主动加入学习中后,老师需要给予学生鼓励以及肯定,以此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学习自信心,强化学生自身的自豪感。所以在语文学习中,老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加入课堂活动中。例如,情境表现等,老师可以开展多样化改编活动,且组织角色扮演活动,使历史故事可以再现,使学生融入历史故事的场景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针对《鸿门宴》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使其更好地融入课文学习中。首先,在开展教学前,老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小组成员之间分角色演绎课文,在演绎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体现出人物的特点以及语言态度等。在学生演绎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避免学生在演绎课文的过程中,出现走神等问题。其次,老师可以选择几个小组上台进行演绎,要求其他学生对每个小组演绎进行评价,老师为其进行打分。在演绎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全部集中在课堂学习中,避免学生出现走神的问题。最后,老师可以选择几名学生对小组演绎的情况进行评价,可以在动作、语言等一些方面进行评价,最终由老师为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价,且为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在小组演绎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刘邦具有喜欢交朋友、知人善任以及慷慨好施的性格,而项羽足勇少智、自满自得等性格,樊哙具有勇敢果断的性格,项目具有两面三刀等性格。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中各个人物具有的性格。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另外,在表演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为学生布置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思考自身布置的问题。采取任务型课堂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开展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拉近自身和学生的关系,科学设计课堂问题,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开展任务型教学,实现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目标,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文章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