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职业教育产生的影响*
——以菏泽职业学院为例

2021-03-27

中文信息 2021年12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人工智能智能

吴 舒 韩 璐 潘 晖

(菏泽职业学院,山东 菏泽 274000)

一、人工智能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1.对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影响

2019年至2021年,教育部分两批批复了215所高校获得人工智能首批新专业建设资格。这些高校中既有“双一流”高校,也有普通地方高校。菏泽职业学院作为一座年轻的高职院校,紧跟时代步伐,近年来陆续开设了多个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专业,例如,大数据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

菏泽职业学院于2020年成立人工智能产学研中心,集中展示了智慧安防,智慧校园,智能机器人,大数据,智能家居,虚拟现实,无人机等国际先进技术。中心融合教学、实训、科普、社会培训为一体,成为促进职业教育优势品牌专业宣传的重要平台。

为了提高在校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2020年起,菏泽职业学院在全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在优选教材的基础上,成立了包括合作企业专业人员在内的院级人工智能教学创新团队[1]。

2020年,菏泽职业学院组建人工智能社团,对加入社团的学生进行人工智能技术培训,为考取技能证书、参加技能比赛储备人才。2021年5月,人工智能社团开展了科技活动月服务活动,活动期间进行了智能汽车驾驶真实体验展示、智能设备软硬件维修维护服务、智能生活体验展、免费物品激光打印、科技纪录片展映等,引起了强烈反响。

2.对教和学的影响

2.1 对教师授课模式的影响。菏泽职业学院与超星教学平台合作,全体教师在新学期准时开展线上智能化教学。超星学习通是面向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移动终端,可以进行知识传播与管理分享的移动学习智能化平台。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存有海量的图书、期刊、报纸、视频、有声读物、原创等学术资源,集知识管理、课程学习、专题创作为一体,为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动学习服务。

每位教师的教学空间内有超大免费云盘,可以分类上传视频和各种类型的文档等教学资源。教师创建课程时,可在章节内添加电脑或云盘内的文档、视频,还可以直接在章节编辑里搜索关键词,添加知识链接,从而直接运用超星平台内的相关资源;利用超星平台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也让学习内容不拘泥于教材本身,拓展了专业知识范围,方便让教师做到因材施教,使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学习通可以实现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比如抢答、选人回答、讨论、随堂测验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提高线上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师灵活设计教学,宏观地掌控课堂,提高教与学的实效性。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学习通还可以实现智能学情统计。教师可以看到授课班级内所有学生的学习数据,包括学习进度、学习次数、观看时长、作业完成情况等;学情统计通过后台的大数据分析与智能技术处理,能生成可视化的分析报告供教师参考。教师可以根据学情报告中学生的各项指标数据,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合理规划教学路径、设计教学策略、掌握教学进度,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以及教学过程的精准化。

2.2 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对学生而言,学习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现阶段,随着菏泽职业学院单招和注册入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化,入学的学生大多成绩不够理想,从而被动选择高职教育。这些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薄弱、缺乏自信、心理脆弱、叛逆性强,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后,在教育过程中利用智能化教学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发掘潜质、弥补短板,提升他们的技术技能素养。通过学习通平台,学生能够在电脑或手机上提前进行预习和自学,了解重难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智能教学平台的使用,不仅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还使学生易于找到喜欢的学习方式,有效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2-3]。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后,海量数据库供广大师生学习参考,全新的教育资源促使教育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服务,促成了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强了学校与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与互助,实现了资源共享,缩小了地域师资差距。

3.对就业的影响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产生出可以替代人工劳作的智能设备,能够规模性的完成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尤其是在重工业、制造业等行业中,采用人工智能设备能够使生产效率不断提升,进一步完善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相比人工劳作也更加安全。

人工智能技术催生出新的技术性产业以及新的发展模式,从而产生新的就业形式。传统的劳动模式已经很难满足企业生产进度的需求,正逐渐被人工智能技术所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所以从目前发展来看,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更多地应用于设备操作方面,传统产业中的简单重复类劳动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新的就业形势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技能要求将会不断提升。

二、人工智能对职业教育的挑战及应对

1.从人工智能专业方面分析

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领域比较广泛,职业院校相关专业设置也应该不断细化。例如,按研究领域分,可以分为图像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按技术类型分,又可以分为虚拟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等。因此,人工智能这门专业并不能涵盖所有技术类型,高校专业设置应该细化到某个领域,培养这个领域的专业人才。

目前,不论是“双一流”院校,还是普通本科、高职院校,有很多都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这意味着人工智能专业不仅培养研究型人才,也培养应用型人才。由于人工智能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即使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也并没有完善。而且,在人工智能专业建设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师资短缺、课程体系不清晰等问题。这样就会导致职业院校人工智能专业性不够,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学无用武之地。因此,职业院校要全面分析社会发展态势,对就业前景好的职业作出预测,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引进高层次人才增强师资力量,全面提升职业院校的整体实力。

2.从教学方面分析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数字化设备、机器学习进校园成为常态,智能教学平台的产生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优势所在。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都会影响学生,但在智能教育环境下,对学生展开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则比较困难。在线学习对学生的主动性要求很高,学习过程几乎是由自己掌控,学生群体中不乏存在意志力差、自控性弱等个体,线上授课时教师很难做到对每个学生时刻关注。

由此可见,智能教学平台始终有别于线下授课,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同时,还应关注其与现实教育的矛盾之处,同时结合职业教育理念,更好地为现代化教育服务。

3.从就业方面分析

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不断地有就业岗位被智能机器设备替代,为了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职业院校相对理论学习而言更关注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正因如此,职业院校要做到了解各行各业发展情况,对相关产业里可能会出现的职业发展状况做出预判,结合院校专业发展,使其能够及时掌握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全面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够适应新型就业岗位的需要,提升职业院校的就业水平[4]。

第二,推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一些专业如无人机、大数据、智能驾驶等领域需要大量的设备和实操训练,这方面的设备如果全由职业院校承担,负担比较重。通过校企合作办学,不仅可以减轻院校负担,还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协助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企业还能提供给学生实习、工作的机会,重点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达到双赢的效果。

第三,职业院校可以多组织一些创新创业活动与比赛,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自身职业能力,这样创业导师就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学生们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结语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已渐渐成为职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职业院校应进一步调整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方法和手段,借助人工智能的发展所带来的契机,有效促进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升我国人才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人工智能智能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人工智能与就业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