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算会计体系现状及改进探析

2021-03-27

中文信息 2021年12期
关键词:核算事业单位管理工作

李 倩

(烟台市标准计量检验检测中心,山东 烟台 264000)

引言

预算会计是指政府及事业单位在使用预算拨款中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会计核算活动的专业会计。在实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中,会计核算以制度管理为主,形成单独的会计准则,对预算会计体系的完善实现进一步的创新。

一、预算会计体系的概念

预算会计经营目的不是以营利为主,而是通过单位的日常业务活动,为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预算会计师以预算为核心,以经济发展为目的,预算拨款是核算单的主要内容。预算会计体系是采用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方法,在核算和监管经济业务活动时,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预算核算[1]。

二、预算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

1.财务数据分析较多,预算数据分析较少

当前,在财务报告分析中,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认为预算分析就是财务预算数据分析,将财务实际数据与预算数据进行对比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预算编制的水平也参差不齐,为了如期地获取相关需要的经费,在经费获得的过程中,预算执行和核算便不能受到更多的重视。尤其是做预算分析采用大量的比率分析,而实际上分析人员应当更多地从大量的财务数据中看到其背后所反映的经营活动本质。

2.预算会计与业务衔接较少

事业单位的财务或预算会计在进行预算分析时,没有到业务一线去了解真实情况,往往围绕各种报表数据进行,与工程发生的各种业务衔接较少,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或提出的建议总是给人纸上谈兵的感觉,就数据论数据。分析人员要真正做好预算分析,应深入业务一线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应将数据结果与经营业务实质结合起来,不能仅仅停留于报表或数据之上。

3.预算核算中参与部门较少

全面预算管理应当是事业单位所有部门参与到与之相关的预算管理工作之中,包括编制、执行、调整、分析和考核等,但有不少事业单位让各部门参与编制、执行、调整和考核过程比较充分,而分析活动却让其参与较少或不参与,长此以往有的部门就认为预算分析就是财务或预算部门的事,于是财务或预算部门在进行预算分析时就只好单打独斗、闭门造车,分析出来的结论自然是纸上谈兵,与会计工作实际结合不紧密,当然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要做好预算分析应当先由各预算责任单位进行基础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上报财务或预算部门,由财务或预算部门在各责任单位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汇总分析和提炼[2]。

三、优化预算会计体系的重要性

从目前政府、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体系的应用状况不利方面来看,为改变目前这种不利状况,提升事业单位全面预算会计系统应用管理的水平,从战略角度上出发且结预算会计体系的特点,着重进行改进。预算会计系统的规划和实施是实现预算目标,符合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的。要科学、有步骤地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如果预算会计体系不结合战略就会失去方向,成为无源之水。事业单位建立全面预算会计体系必须从组织上做好准备。核算会计体系的最好选择,由财务部门预算会计统一协调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同时明确预算会计的职责和权限,并由单位相关负责人共同参与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坚持企业战略目标的科学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打算,结合战略决策,预算会计体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由于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对其预算资金全面规划,对业务经营情况进行科学规划,以及决策的优化调整,这就需要预算会计在分析数据时针对性地科学规划。并通过预算控制不必要成本,强化经营活动的管控效力[3]。

四、预算会计体系的优化措施

1.预算会计体系融合企业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事业单位也必然要面对当前的市场竞争局面。而预算会计的工作内容就是根据单位财务决策进行未来业务发展情况而进行预算的,并为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在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工作中开展全面的预算会计核算工作,为成本控制提供更多现实数据。并且进行有效的财务分析,要利用预算会计体系中的整合能力为单位提供有效的帮助。预算会计体系融合企业管理,二者的结合既能提升事业单位成本控制能力,又能为单位负责人提供可靠的经营决策。通过完善预算会计体系,优化数据支持,这样则会为单位的发展、经营实现盈利最大化,保证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4]。

2.完善预算会计体系的配套体系

预算会计体系的理念在事业单位运营当中离不开会计核算的运用,要不断完善预算会计体系的配套体系。例如,管理会计。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形式,不仅能够实现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的被利用,还能为发展战略的调整及优化提供重要财务价值。在社会的经济环境中,开展预算会计体系与发展,并不是单纯的理论,而是要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去考虑。还要以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与预算会计体系进行完善,保证预算工作合理、高效的完成。在运用预算会计体系要结合新会计制度的相关法规法则,由于预算会计体系的工作性质,在工作中会有大量的业务经营与财务信息,预算会计体系运行时必须与配套系统构建起完善的财务系统,从而提升有效的会计管理制度。预算会计的相关信息资源都需要从其他职能部门获取,根据工作需求建立全面的预算会计信息传输,以及财务报告是非常必要的。最重要的财务信息都有研究与运用价值,管理会计需要进行全面调研与掌握,只有发挥配套体系的作用,才能够真正为预算会计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才更有依据价值。总之,在预算会计体系中应积极利用市场经济运行与调控形势,使管理会计全面收集业务信息,完善预算会计信息渠道,强化单位在市场的公平竞争,为单位负责人搭建和提供全面的预算信息,保证预算会计能够高效、精准地开展预算分析的工作[5]。

3.建立健全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体制

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体系,是要积极做好相应管理制度体系。为事业单位提供有利的预算会计体系运行的环境。改变在传统会计管理体系中,预算工作相对单薄的局面。传统的预算会计管理的效力需要有待提升,预算管理体系也不符合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受到外界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导致管理难度也相对较大,在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随着预算管理工作的不断显现,满足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制定和设置满足管理会计与之间的需求。对预算编制、执行以及分析以及考核工作进行职责的划分,并做好内控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内控管理,对预算核算工作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支持和影响。由于受到当前的市场环境的影响,各个单位的竞争压力都在不断提高,事业单位更加注意预算会计体系的完善,做好预算会计体系结构。为财务预算会计工作落实得到体制保障,真正将预算会计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事业单位负责人将根据预算编制报表体现的各项分析指标进行发展战略规划,从而更好地开展业务,为财务信息提供支持。

4.培养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随着各行各业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辅助发展战略目标必然对财务预算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会计队伍作为事业单位的核心力量和内控制度的重要执行力量,是推动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为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提供有效的参谋作用;在当今的形势下,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使财务预算工作先于事业单位的发展的步伐,以内部管理的需要为前提,完成预算会计的重要任务。随着事业越来越重视财务部门的工作,财务管理制度也不断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对财务队伍也给予了更多的寄托,不再是以往的事业单位的政府会计,而是更靠近商业会计核算。更加需要会计队伍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宣导财务意识,强化新财务预算理念,凝聚会计队伍,提升会计的执行力和凝聚力。同时,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激励体制,综合会计工作的财务意识,制定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计划,对成绩优异的工作者适合的奖励,激发会计队伍的主动性,为核算会计体系和应用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持。另外,事业单位还要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就业,管理会计方面的理论知识扎实与实践经验丰富的老会计共同担任负责,共同推进预算会计体系的发展,减轻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管理工作压力,实现预算会计体系整体改进[6]。

结语

综上所述,完善事业单位中的预算会计体系的效力,要积极地做好相应系统的建设。在预算会计管理工作中,要提升整体的管理效果,会计人员必须要以事业单位发展战略为前提,提供最准确和可靠的财务信息,进而确保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的整合效果,为未来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核算事业单位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