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用户对老年人信息共享行为接纳意愿研究*
——以微信群为例

2021-03-27蔡小筱

中文信息 2021年12期
关键词:意愿老年人微信

蔡小筱 蒋 玲 林 欢

(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四川 乐山 614004)

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信息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新媒体分享信息,微信以其强交互性和便捷性的优势,已成为当下主流社交新媒体。第48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中老年群体网民规模增速最快,5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为28.0%,较2020年6月增长了5.2个百分点[1]。随着老年网民不断增加,老年人在网上的活跃度不断攀升。因此,微信成了老年网民共享信息的主要工具,也是信息共享的重要渠道。但由于受老年用户这一特殊群体特征的影响,微信用户对于老年网民信息共享行为的接纳意愿程度有所不同。本文以乐山市某小区微信业主群为例,针对群成员对老年网民信息共享的接纳意愿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一、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

1.调查方法

为调查微信群老年用户共享信息的内容及特征和微信群成员对老年用户信息共享的态度,2020年12月至2021年9月,笔者采用观察法对乐山市某小区3个业主群的群动态和群用户对老年人共享信息的接纳行为进行了观察。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挖掘影响群用户对老年用户信息共享的接纳意愿的因素,笔者在2021年9月至10月,从群中募招了19名群用户,采用结构性访谈法进行一对一访谈,对影响因素做了进一步分析研究。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三个业主微信群共有1074位微信成员,其中,同时加入两个或三个群的微信用户有347名,剔除重复成员,共有727名微信用户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后选择其中19名(男性10名,女性9名)微信用户进行“一对一”的深度访谈,挖掘群成员对老年用户信息共享接纳意愿背后的影响因素。被访谈者覆盖了中老年各个年龄层次 的 群 体,其 中,20—30岁3人,占15.79%;31—40岁7人,占36.84%;41—50岁6人,占31.58%;50岁以上3人,占15.79%,这一比例与微信群成员的年龄结构基本保持一致,抽样具有代表性。

二、老年人信息共享

1.共享内容

信息共享的定义目前在学界还未有统一界定,从共享的实现方式上看,信息贡献者和接受者通过网络超链接、评论、收藏、转载等方式实现彼此间的信息交互[2]。结合研究对象和微信的特征,将信息共享定义为信息贡献,即信息实时发布和信息转发行为。

微信群是一种基于熟人和半熟人关系的网络社区,具有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特征。结合本研究的观察结果,老年人在微信群中通过信息发布和信息转发两种形式共享的信息内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第一,日常生活信息。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信息是老年人最常共享的信息,包括物业管理、网上购物、小区管理、房屋维修、业主权力维护、小区活动等信息。第二,健康养生信息。这类信息是与身体健康和养生有关的信息,包括健康宣传、医疗保险、体育锻炼、饮食卫生、养生食物以及各种常见老年病等。第三,养老信息。养老信息是与养老保障有关的信息,已成为中老年人较为关注的信息,涉及政府各个层面发布的关于老年人养老的政策信息,主要有国家和地方各级发布的养老政策、对特殊人群特别关注的信息、养老环境改善等。第四,生活感悟。将生活中所见所闻,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呈现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人生感悟和生活感受[3]。第五,娱乐信息。与娱乐活动等相关的信息,包括广告宣传、生活娱乐、社会娱乐活动和老年人较为关注的娱乐资讯等信息。其中,日常生活信息、生活感悟信息主要以老年人自己发布为主,而健康养生信息、养老信息和娱乐信息,主要以“文字+图片”和链接等转发形式为主。

2.接纳意愿

微信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社交媒体,以它为载体的微信群是由多人参与形成的一个网络社区,具有分享性、开放性、参与性、对话性和链接性等一般虚拟社区的特点[4],但用户关系比一般社区用户的关系强度更强,具有共享内容重复、数据冗余和知识性不强等特征。因此,群成员对于老年人信息共享的接纳意愿会受到影响。

用户接纳意愿主要是通过对老年人共享某一主题信息后群内网友的活跃度、讨论内容和个人主观感受表达等形式呈现。群友对于老年人信息共享的接纳意愿主要表现为:愿意接受、无所谓、排斥三种态度。通过对群内老人共享的信息发表赞同意见和点赞行为的用户个人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愿意接纳老年人共享信息的群成员中,年龄偏大的较多;通过不对群内老人共享的信息发表任何意见、保持沉默的群成员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持无所谓态度的用户以中年人居多;通过对群内老人共享的信息发表不同意见、表达不满和不赞同意见或明确拒绝老人群内分享信息的行为的群成员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这一群体主要集中于30岁左右的群成员。群成员对老年人信息共享接纳意愿与用户年龄有关,但总的来说,对老年信息共享的接纳意愿较低。

三、影响因素

与其他虚拟社区相似,微信群也存在信息共享信息质量不高、对信息共享接纳意愿低等现象。因此,对虚拟社区信息共享接纳意愿影响因素的探讨得到了学者的关注。本次研究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制定结构性访谈提纲,挖掘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个人因素、人际因素、信息因素三个层面。

1.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学术社区成员个体背景特征、信息素养和自我形象呈现。

1.1 个体背景特征。用户个体背景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层次、使用经历等。用户对老年人信息共享行为接纳意愿既受共享者个体背景的影响,也受用户自身的个体背景影响。在调查中发现,被访谈者总是会强调“不太喜欢女老年人发布的内容,说话很强势”“老年人转发的东西层乱七八糟,什么东西都在群里发”“对群里老人转发的内容完全不感兴趣”等,可见,群友对老年人信息共享接纳度受施者和受者的学历层次、年龄、性别和兴趣等个体背景的影响。

1.2 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基于信息需求,选择正确信息源,通过正规渠道,获取、理解并利用信息进行交流,做出合理决策的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是个人在信息社会的一种必备综合能力,其内涵包括信息意识、信息基础、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自媒体的迅猛发展,对信息用户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对用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提出了挑战。信息意识是用户对信息敏锐性和信息有用性的感知,是用户对信息是否愿意接纳的先决条件。信息交流过程中,对用户信息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信息识别和信息筛选能力两个方面。信息识别能力是用户对信息的科学性、正确性等有正确的判别。老年人的信息素养相对较低,与信息素养较高的年轻人对信息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影响着用户对其信息共享接纳意愿。被访谈者表示,“老年人基本不会去辨别网上信息的真假,转发的东西很多都是假的”“老年邻居们每次转发的东西都不敢点开,担心被病毒侵袭手机”。这体现群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普遍很强,负向影响着对老年人的信息共享行为的接纳。而客观上讲,老年人的信息安全意识、信息识别和筛选能力的欠缺也影响着他人对其共享行为和共享信息的接纳。

1.3 自我呈现。自我呈现理论认为,在不同生活情景中人们自我表现方式倾向于个人在他人展示自我、影响他人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个人努力程度。从访谈中可以看出,被访谈者认为业主群是小区业主了解小区建设、发展和生活等相关信息的一个平台,不应该作为老年人用于分享自我感悟、展示自我、试图影响他人的平台。老人们个人经历比年轻人丰富,在时间方面和精力方面也比年轻人充沛,这为老人们信息共享提供了保障,但被访谈者也表示,有些老人喜欢“说教”式分享,很多时候共享信息的动机有自我表现和产生“领导”影响力之嫌,这从心理层面会给用户带去负面情感,从而影响用户对老年人信息共享的接纳。

2.人际因素

2.1 人际信任。微信群是由熟人关系和半熟人关系构成的一个强社会关系网络,用户间更易获得彼此的信任,人际信任是虚拟社区互动的基础,对成员互动氛围的营造会产生一定影响,是影响用户对信息共享接纳的重要因素。人际信任包括对信息共享者能力的信任和品行的信任。对共享者能力的信任,主要表现为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感知;对共享者品行的信任,主要表现为对其个人品质的感知[5]。在本次调研中问到为什么不能接受老年人信息共享,被访者被表示“经常会看到有些老人转发健康信息的时候,一点都不专业,有些明显糊弄的信息也转发出来”,还有被访谈者表示“有些老人在群里发布对小区物业管理、小区建设方面的意见时,喜欢倚老卖老,只从个人利益出发,常嘲讽不同意见者,感觉人品不怎么样”。可见,人际信任影响着用户对老年人信息接受的意愿。

2.2 认同。认同是指个体对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产生认同的一种心理状态。认同包括对共享者身份的认同、共享内容的认同和对观点的认同。身份认同是指对信息共享者在某一事件上能否产生重要影响力的认同。对信息内容的认同是对所共享信息的内容、质量和数量的认同;对观点的认同是信息获取者对信息共享者发布的观点与自身观点一致性的认同。通过观察和访谈了解到,大多数群友更倾向于接纳能够让自己产生认同感的老人们共享的信息。如,“由于平时上班较忙,没有太多时间关注群消息,老人们有更多时间关注小区发展、小区活动方面的信息,他们的共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的传播,有助于大家对事件的了解,但有些信息确实又不应该在群里转发。”“群里有几位老人非常热心,在小区发展和维权上起到了推动作用”。由此可见,认同感是人们是否愿意接纳老年人信息共享的重要影响因素。

2.3 共情。共情也称同理心,是一种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处境,从而理解他人情感和行为的能力。业主群是用户基于相似的信息需求和共同的诉求,在网络上构建的一个虚拟社区,具有排他性,即只能是同一实体社区的住户才能加入的虚拟空间。通过对访谈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微信群用户身处同一个圈子,在权益、生活、娱乐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致性,在面对某些问题时,群友容易产生共情,从而更易于产生接纳意愿。但也有被访者表示,老年人因年龄原因,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常以自我为中心,共享信息时不顾及群是公共场所,也不顾及群里其他人的感受,因此,群用户很难与之产生共情,对于其共享行为和共享信息的接纳度仍然较低。

3.信息因素

3.1 信息内容。老年人在业主群里共享的信息种类呈多样化,不同信息内容对用户接纳意愿和程度产生的影响具有差异性。通过访谈数据分析可知,在涉及小区建设、物业管理和业主维权等生活信息时,分享者与接受者之间容易产生共鸣,达成一致意见,用户对于这类信息的接纳度较高。而面对老年人共享的养老、生活感悟和娱乐广告等信息,大多数年轻人认为与个人较为紧密的信息不应该占用公共空间,影响大家对公共信息的接收,用户对此方面的信息接纳度相对较低。

3.2 信息质量。信息质量是考量信息内容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考察用户对老年人信息共享接纳的主要因素之一。老年人在群里共享的信息质量的问题主要存在准确性、时效性、实用性和信息污染几个方面。信息源是信息准确判定的参照指标之一,有被访谈者表示,他们更倾向于接受政府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正规媒体公众号发布的信息。通过观察发现,老人转发信息时缺乏对信息源进行考证,尤其是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笔者选择了近一年被老年人转发过的公众号进行分析,剔除重复的,共有102个公众号,其中69个公众号为个体账号,占总分享数的67.65%。同时,被访者表示,群里老人常分享过时的无用信息,有些事情或信息已过去很长时间,老人们还是会不停转发。还有人表示转发的信息时常会带有不良广告,下次再见此类信息的转发者,就会发自己内心的抵触。可见信息质量是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老年人所共享信息的接纳意愿。

3.3 信息重复。基于强关系的互动,容易导致信息通路出现重复。笔者通过观察发现,老年微信用户是业主群里活跃度最高的群体,转发信息的频率最高。因此,具有强连带的熟人关系和半熟人关系的业主群经常会出现在同一个群中、同一信息被多位老人转发的现象,也会出现同一老年用户在三个不同群反复转发同一条信息的现象。由此可见,基于老年用户的高频共享和强关系的共享造成信息重复和数据冗余,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群用户对老年用户信息共享的接纳。这一结论在本次访谈中也得到了证实。

四、启示

本次研究通过对微信群用户对老年人信息共享行为接纳意愿现状进行调查,以及用户对老年用户接纳意愿低的影响因素进行挖掘,以期在微信平台运行和群信息管理的实践中,为微信信息系统的优化,有效地创造良好的信息交流和信息传播环境,为信息服务机构有针对性地为老年用户健康信息共享服务活动提供理论借鉴。

第一,作为老年人信息共享的工具——微信信息管理系统,应当加强信息安全管控,严把信息质量审核关,提升信息质量,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优化微信信息传播平台,严格审查信息传播源,规避信息重复、数据冗余,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信息质量评价与控制机制,提升信息质量,净化信息传播环境。

第二,作为老年信息服务主体机构——地方文化事业机构、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应当勇于担当,承担起提升老年公民文化素养、信息素质和信息技能等责任和义务,充分履行其传播知识的基本职能,有针对性地面向老年网民开展提升老人信息素养活动,以提升老年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老年网民对信息内容和信息源的识别能力、判断能力和筛选能力。

第三,群管理方面,作为业主群管理员——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一方面,应加强网络信息环境的管理,通过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等开展网络安全、拒绝信息污染等宣传系列活动,以加强群安全管理。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开展业主联谊活动,将线上身份转向线下,为增加群友之间相互了解提供机会,增强对老年网民的理解、信任和认同,创建良好的小区文化与氛围,从而推动微信群信息交流共享环境安全、绿色、良性的发展。

猜你喜欢

意愿老年人微信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微信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微信
微信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