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乔宏双桃核承气汤临床治验体悟
2021-03-27袁卫玲乔宏双
乔 萌 袁卫玲※ 乔宏双
《伤寒论》中仅有一条是关于桃核承气汤的条文。第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桃核承气汤由桃仁、大黄、桂枝、甘草、芒硝五味药组成,属于下血逐瘀之剂,治疗下焦蓄血证[2],临床应用广泛。
乔宏双,副主任医师,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和医派医馆特聘专家,“建国70周年健康领域杰出贡献人物”,山西省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伤寒研究学习30余年,临床中善用经方治疗肾病、妇科杂症、脾胃病、肿瘤及疑难杂症。笔者在跟师过程中总结了关于桃核承气汤的部分验案,结合《伤寒论》原文对桃核承气汤的临床应用进行整理学习,谨请同道批评指导。
1 临床验案
1.1 不孕胡某,女,29岁。2011年6月初诊。结婚5年,因不孕就诊,患者月经2个月一行,量时少时多,色暗,行经前2 d烦躁,脉浮有力尺部略沉,淡红舌,薄白苔,面色胀红如怒状。夫妻二人均为教师,两人常因小事吵架,患者精神易紧张。处桃核承气汤原方:桃仁15 g,大黄10 g,桂枝6 g,甘草6 g,芒硝(冲服)6 g。共6剂。第2周复诊,自觉心情畅,余症如前,续用上方加益母草15 g,共6剂。第3周复诊,月经来时烦躁少,量尚可,色稍红,余如上。1个月余后患者复诊,月经未来,做尿化验已怀孕40 d。2019年9月胡某带其父亲来看病,了解到胡某有一子现已7岁,胡某本人一切正常。
按:此例患者月经2个月一行,色暗为经血结聚在下焦胞宫;患者常因小事吵架,有精神紧张,经行前烦躁的情志问题,可以归于原文所述的“如狂”;面色胀红如怒状的颜面部改变是体内血行不畅,面部血液瘀滞所致。可辨证为下焦蓄血,瘀热内结所致的不孕。治疗以桃核承气汤原方活血化瘀,通阳行血。
1.2 宫外孕李某之妻,36岁。2019年3月初诊。患者乃乔宏双主任同乡李某之妻,李某入狱20年,出狱回家后娶一已婚女子为妻,该女子曾生育一女,夫妻两人婚后两年不孕,曾多方医治无效乃求于乔主任,调理1个月后,喜怀孕。患者平素性急、爱发脾气,怀孕44 d诊断为宫外孕(受精卵位于左侧输卵管,右侧输卵管因宫外孕曾行输卵管结扎术),入院治疗2周后无明显效果,医院要求行宫外孕手术,患者家属不同意手术而又求治于乔主任。查腹部:左侧脐下压痛(+),小便利,大便可,舌质淡;B超显示:左侧附件区探及范围3.8 cm×2.5 cm不均质回声包块,形态欠规则,境界清晰,盆腔内可探及游离暗区。处桃核承气汤原方:桃仁15 g,大黄10 g,桂枝6 g,甘草6 g,芒硝(冲服)6 g。共12剂。治疗12 d后复诊,查B超显示:左侧附件区可见4.4 cm×3.7 cm偏高回声,边界欠清,宫体后方可见局限性液性暗区;查腹部:腹部松软无力,自觉乏力。在前方基础上加黄芪20 g,共12剂。治疗24 d后再次复诊,查B超:子宫后方偏左侧可见4.0 cm×3.4 cm不均质高回声,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子宫后方可见液性暗区,内可见絮状回声;查腹部:腹部压痛(-),患者自述吃完药后,有一种奇妙感,自觉少腹部特别舒服。
按:此患者36岁属高龄产妇,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且平素肝气不舒易发脾气所系情志问题;查腹部:左侧脐下压痛(+),且B超显示:右侧输卵管因宫外孕曾行输卵管结扎术,左侧附件不均质回声包块,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为血结于冲任胞宫,且下焦素有蓄血,故辨证为血结下焦,治疗以桃核承气汤活血化瘀,温阳通下,治疗24 d后,B超显示子宫后方偏左侧可见不均质高回声,左侧附件不均质回声包块消失,下焦蓄血已解,患者自述少腹部有一种奇妙感,为血结已下,人体气血通畅条达之状。
1.3 产后抑郁任某,女,29岁。2019年9月20日初诊。患者本是山西河津人,出嫁到杭州,长期工作压力大,爱人不多言语,缺乏亲人的关爱(由于18岁父亲突然去世留下心理阴影,不敢独自睡觉)。2019年5月生产一女后,母乳不足,由奶粉喂养,无至亲帮忙照顾,休息不好,婆媳关系不佳,2个月前与婆婆大吵一架,随后整晚不能休息。出现发狂、发热,全身发热后无力的症状,20 d内因此种情况9次急救入院,在杭州各大医院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且吃饭时恶心呕吐,最后甚至难以下咽,生命垂危。9月20日早来诊时患者自述晚上服阿普唑伦已不能入睡,全身乏力,不能食,口稍干,上半身发热,但体温不高,皮肤发红,双手背部呈网状充血状,小便利,大便尚可,眠差,睡着即有恶梦(自述梦境中有小鬼把她使劲往床下拉,母亲看她在床上拼命挣扎,但呼不出声),眼圈色暗,舌质淡胖有齿痕。查腹部:右胁下稍紧有轻微压痛,左脐偏下压痛明显。处以小柴胡汤加苍术(饭后服),桃核承气汤加苍术(空腹服),两方各7剂。10月4日复诊,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烦躁明显减轻,来诊时不觉发热,稍有恶心,手背网状充血消失,恶梦减少,腹部压痛减轻,服药期间大便成水样,腹部自觉舒服,月经应来时而未来,患者有时担心前症会时刻发作,稍有怕冷,脉浮弱。患者蓄血状态已减,处调和营卫之桂枝汤:桂枝10 g,白芍10 g,甘草10 g,生姜12 g,大枣3枚,苍术15 g,清半夏12 g,琥珀(冲服)15 g。共6剂。10月11日复诊,患者病情已明显好转,来时谈笑如常,并能主动提出在诊室帮忙打扫卫生,甚喜,觉中医神奇,赠一面锦旗以表感谢,并许诺每年会来看望乔主任。
按:此患者由于家庭因素和工作压力的双重影响,导致情绪不稳定,不敢独自睡觉,睡时恶梦,曾有多次发狂、全身发热的发病史,上述症状可归纳为原文“如狂”的情志问题;患者有皮肤发红,双手背部呈网状充血状的皮肤颜色改变,为体内瘀血阻滞,皮下血液循环不畅所致;查腹部:有左脐偏下压痛明显的少腹急结症,说明蓄血在下焦少腹;眼圈色暗为瘀血停于眼周所致,进一步证实瘀血的存在。同时患者伴有右胁下压痛、胆气不舒、上扰心神的少阳不和之证,吃饭时恶心呕吐脾湿不运之证,治疗以小柴胡汤加苍术和桃核承气汤加苍术活血化瘀,和解少阳,健脾燥湿。患者治疗2周后,蓄血状态已减,处桂枝汤以调和营卫。
1.4 甲状腺相关眼病雷某,男,音乐老师,45岁。2019年9月25日初诊。患者与乔主任私交甚好,好交朋友,性格急,喜饮酒,曾因饮酒后外感,输先锋B药物治疗后出现过敏性休克反应,经抢救治疗后痊愈。2018年12月,突然眼结膜发红充血,眼突,心率98次/分,到外院就诊,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相关眼病,经西医治疗后疗效一般,最近睡时眼不能闭合,甚以为苦,遂求治于中医。诊见患者眼结膜充血,眠可,食欲正常,心率略快,脉沉弦有力,尺部为甚,舌边尖红,稍有腻苔,查腹部:左脐偏下压痛明显。处方以桃核承气汤加僵蚕:桃仁15 g,桂枝6 g,生甘草6 g,大黄10 g,芒硝(冲服)6 g,僵蚕15 g。共6剂。10月4日复诊,眼部充血明显好转,睡时稍能闭合,予前方去僵蚕加蝉蜕12 g。共6剂。10月10日复诊,病情明显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口苦,舌边尖红,苔稍腻,脉弦,查腹部:腹部脐右侧压痛(+),大便稍溏。处以大柴胡汤:柴胡15 g,黄芩9 g,白芍10 g,清半夏12 g,枳实10 g,大黄10 g,干姜6 g,蝉蜕12 g。共12剂以善其后。
按:查腹部,左脐偏下压痛明显,为下焦蓄血所致;此患者有眼结膜发红充血的颜面部颜色改变,为体内瘀血导致眼部血液循环障碍,眼结膜局部充血。治疗以活血化瘀,通下温阳,处方以桃核承气汤加僵蚕,僵蚕味咸入血通络。患者治疗2周后,病情明显得到有效控制,现症为口苦,腹部脐右侧压痛,大便稍溏,辨为少阳阳明同病,以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开泄阳明。
1.5 前列腺病李某,男。2013年7月初诊。患者自觉少腹部下垂,阴囊潮湿,心情烦躁,食饮可,腿部皮肤粗糙,小便时而不利,大便干,舌正常,脉弦而尺部略数,夫妻性生活质量差,患者总担心患有大病。处桃核承气汤加蒲黄:桃仁15 g,大黄10 g,桂枝6 g,甘草6 g,芒硝6 g,蒲黄15 g。共12剂。半月后复诊,阴囊潮湿减轻,大便利,心情好转,处方如上,再服12剂。再次复诊,患者少腹重坠感明显减轻,心情好转,自述夫妻生活后腹部无不适感,又服12剂以固疗效。
按:此患者少腹部下垂不适说明病在下焦少腹;同时伴有心情烦躁,总担心自己患有大病的异常情志;下肢皮肤粗糙是瘀血阻滞不得濡养皮肤的表现,进一步证实瘀血的存在。辨证为下焦蓄血,兼有湿浊下趋,治疗以桃核承气汤加蒲黄,化瘀、通阳、利湿,其中蒲黄主心腹膀胱寒热、消瘀血,以助消下焦蓄血之效。
1.6 血尿乔某,男,26岁。患者在外院曾行脾切除术,术后有静脉血栓,而后进行抗栓治疗,按周期治疗3个月后疗效不明显,寻乔主任进行中医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栓消失。2017年8月12日,因天气炎热,加上患者工作忙、喝水少、汗出多,突然出现大量血尿,住院治疗1周,尿血量虽减少但不止,遂又请乔主任以中医治疗。8月18日下午,诊见患者面色暗红,查腹部:少腹部压痛,拒按,小便引流袋中尿液如洗肉水状,约400 ml,脉弦而尺部大,舌基本正常(舌右中后方有一小块无苔,从做完手术后即有一块,考虑可能是脾切除以后造成的)。处以桃核承气汤:桃仁10 g,大黄炭20 g,桂枝6 g,甘草6 g,芒硝6 g。共3剂水煎服。
按:患者少腹部压痛拒按,说明病在下焦;由于面部瘀血不畅,患者有面色红暗的颜面部皮肤颜色改变;因天气炎热、汗出多、喝水少,热蓄下焦,影响血分而致下焦血热互结。辨证为下焦蓄血,热结膀胱,治疗以桃核承气汤活血化瘀、通阳止血。
2 学习体悟
2.1 注重经典 守正传承经典是古人在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智慧和经验的总结,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在经验中总结,在继承中发展,使中医文化历久弥新。经方的临床应用,首先当回归经典。《伤寒论》第106条中“太阳病不解”,即太阳病未愈,热结聚在膀胱部位;“其人如狂”是说患者烦躁不安的样子,这是少腹部有蓄血的缘故;“血自下”即瘀血通过下窍排出或下焦蓄血改善、血液循环恢复正常,如第46条麻黄汤证出现“衄乃解”,说明血出则表证愈,同理此条文血从下出,则膀胱热去,里证就能够痊愈。而“其外不解,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这一段是针对“不解”说的,“外不解者”是外在有太阳病未愈,就不能用下法,考虑外邪入里,治疗大法应当先表后里,“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外证愈,腹诊少腹部拘急,按之则痛,或患者自觉胀满疼痛,即少腹急结的症状,这个时候“乃可攻之”[3]。乔宏双主任指导学生要本着悟其道,明其理,揭其迷的治学精神,知、信、行统一的治学准则,将学、思、用贯通。学习经典时,切不可孤立原文,桃核承气汤虽在《伤寒论》原文中仅有一条记载,但在学习中需将原文所体现的症、证、法、方相互联系,将一条原文贯穿《伤寒论》全文。如“症”的相互联系,第106条“如狂”和第124条“发狂”,第106条“少腹急结”和第124条“少腹硬满”、第125条“少腹硬”;“证”的相互联系,第106条与第125条、第127条中,蓄血与停水的鉴别;“法”的相互联系,可与法之轻重以及其他“法”相互对照学习;“方”的相互联系,如桃核承气汤与抵当汤、抵当丸的对比,113方中无不体现着方与方之间的联系和辨证之法。乔主任在临床应用经方时,遵古法,法于方中,方中有法,方中有方,处方中即可见仲景《伤寒论》的辨证思想,以小剂量治大病,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仅可减少医药资源的浪费,也减轻了患者病痛和经济负担。除此之外,作为中医人应做到天人合一,法于自然,方药合一,方不离药,辨真伪,识好药,才能用经方,巧治病。
2.2 审证辨别 抓住核心
2.2.1 辨清外证解与未解第106条明确指出:“其外不解,尚未可攻”“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太阳病未愈,治疗大法应先表后里,外证未解不可攻,“攻”法易引外邪入里,故当先解其外,外证解后,“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故应用桃核承气汤时,外证解乃可攻,切勿引邪入里。
2.2.2 辨清停水与蓄血人体很多部位都会出现瘀血,但最多见的部位一般在少腹。因为血液在人体内是循环流动的,血由上向下流动时,由于重力作用需要的动力较小或不需要动力,血由下向上流动时必须有足够的压力和动力才能向上流;水性趋下,血也是如此,血流在下,如果动力不足,就容易瘀血。同理,少腹这个部位也容易停水,因此蓄水和蓄血的原因相近,所以要分辨是停水还是蓄血。第127条讲到:“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患者饮水多,如果小便利,说明水未停于下,而是停于上,患者出现“心下悸”的病理表现,即自觉心率稍快,按诊时也会感到有明显的跳动;如果小便不利,无“心下悸”的病理表现,而是出现下腹部胀满不适,苦于里急的病理表现,则水停于下。第127条通过小便利与不利来辨蓄水所停的部位。第126条讲到“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少腹胀满,小便不利为停水,小便自利则是蓄血,通过看小便通利与否可辨是蓄水还是血结。当然一般情况是这样,也有特殊情况,也有小便不利时有蓄血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况少见。验案5中患者自觉少腹部下垂,阴囊潮湿,小便时而不利,临床诊断时易将患者诊断为停水,这时就需要与腹诊和患者的其他临床症状相结合才能明确诊断。
2.2.3 辨新久瘀及轻重辨别新瘀与久瘀及轻重与否,对于决定用药缓急和剂型有指导性意义。新瘀轻者用桃核承气汤,重者用抵当汤,久瘀缓攻用抵当丸;“如狂”用桃核承气汤,“发狂”用抵当汤;分辨压痛的程度,第106条言“少腹急结”压痛轻,用桃核承气汤,而第124条和第125条言,“少腹硬满”和“少腹硬”,二者压痛明显则用抵当汤,可见抵当汤蓄血症状相较桃核承气汤重。乔宏双主任在长期临床经验中总结指出:临床应用桃核承气汤应审证辨别,抓住核心,辨清外证解与未解,停水与蓄血,以及辨别新瘀与久瘀及轻重与否,才能灵活运用“辨”的思维准确辨证。另外,第125条提到诊断要区别发黄,是湿热发黄还是瘀血发黄;临床中有瘀血患者很多有黑眼圈,但也要注意区分,不是所有黑眼圈都是瘀血,可通过颜面部、皮肤颜色改变、肌肤甲错与否加以分辨。
2.3 重视腹诊 四诊合参腹诊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伤寒论》398条原文中涉及腹诊内容的条文多达114条,《金匮要略》22篇中重点论述腹诊的有10余篇,可见张仲景对腹诊的重视。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中载述:“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其脏腑何如,则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诊”[4]。他称腹诊为“中医诊断之第四要诀”。临床中乔主任谨尊仲景之法,重视腹诊,包括主观症状和客观症状,其中尤为重视客观症状。《伤寒论》腹诊将胸腹部划分为胸胁、心下、大腹、少腹4个诊区,通过腹诊可以明确病位,桃核承气汤临床腹诊时诊区常为少腹,故病在下焦少腹。以上6则病例中其中4则皆运用腹诊,乔主任临床腹诊的客观症状以指下腹皮拘紧,腹部有抵触感,且疼痛部位局限在少腹的某一部位为诊断标准。验案2中查腹部左侧脐下压痛(+),验案3和4中查腹部有左脐偏下压痛明显,验案6中少腹部压痛拒按,病症表现在下焦的疾病通过腹诊进一步明确诊断,而对于验案3产后抑郁和验案4甲亢等非直接表现在下焦的疾病诊断具有引导性意义。亦可通过腹诊判断病性、分析病机、确立治法,对“少腹急结”进行分辨,“少腹急结”“少腹硬”和“少腹硬满”以辨蓄血证的轻重,决定用药之轻重缓急。《伤寒论》腹诊的内容包括胸腹部的望、闻、问、切4个方面。腹诊自觉症属问诊的范畴,腹诊他觉症属望、闻、触诊的范畴[5]。张仲景虽重视腹诊,四诊合参对于临床诊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乔主任在临床中除腹诊外,四诊合参。6则验案中均涉及舌诊和脉诊,验案1中患者常因小事吵架,有精神紧张,经行前烦躁的情志问题,可以归于原文所述的“如狂”,出现面色胀红如怒状的颜面部改变;验案2中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且平素肝气不舒易发脾气所系情志问题;验案3中患者由于家庭因素和工作压力影响,导致情绪不稳定,不敢独自睡觉,恶梦,且曾有多次发狂史,可归纳为“如狂”的情志问题,以及有皮肤发红,双手背部呈网状充血状的皮肤颜色改变;验案4中患者有眼结膜发红充血的颜面部颜色改变;验案5中患者心情烦躁,有总担心自己患有大病的异常情志,下肢皮肤粗糙的表现;验案6中患者有面色红暗的颜面部皮肤颜色改变。综合以上6则验案,包括腹诊诊断患者“少腹急结”之症,结合望、闻、问、切四诊,患者出现“如狂”的情志问题,颜面部或皮肤颜色改变,肌肤甲错等的瘀血症状中任意二症,皆可诊断为下焦蓄血证,此种临床诊断方法属于“但见一证便是”的拓展运用。临证既要有“但见一证便是”的临床诊断,又要结合临床“随证治之”。用经方而不拘泥于经方,有是证,用是方,才能有效指导临床应用。
桃核承气汤在临床应用中大多治疗表现在妇科不孕、宫外孕、前列腺病、血尿等妇科、男科及泌尿生殖系统等下焦疾病,乔主任在临床中亦可将桃核承气汤用于治疗甲亢、产后抑郁等疾病。以上6则临床验案中,妇科不孕、宫外孕、前列腺病、血尿、甲亢、产后抑郁辨证虽均属于下焦蓄血证,但疾病表现并不全表现在下焦,如表现在上焦的甲亢和病在情志的产后抑郁,可见桃核承气汤的应用范围不仅局限于下焦,只要辨为下焦蓄血均可得到效验。
通过对乔宏双主任桃核承气汤临床验案的学习得出体悟,临床应用经方首先应当注重经典,守正传承,以回归经典为本源。其次审证辨别,抓住核心,充分利用仲景“辨”的思维。最后谨尊仲景之法,重视腹诊,尤其重视腹诊的客观症状,通过腹诊可以明确病位、判断病性、分析病机、确立治法,对临床用药的轻重缓急有一定指导性意义;在重视腹诊的同时要做到四诊合参,“但见一证便是”的明确诊断与“随证治之”的临床应用之法相结合,将经方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