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畜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2021-03-27

中文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畜牧业畜牧养殖户

辛 冰

(阿瓦提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新疆 阿瓦提 843200)

畜牧业是通过人工饲养、繁殖畜禽,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皮毛、药材等满足食品食材消费需要和产生经济效益的第一产业。当前畜牧业逐渐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畜牧业的发展主题是绿色、有机和品牌建设。其中牲畜、禽类的种质资源培育和养殖技术,决定我国畜牧行业是否能在满足内在需求的同时,走出国门。

一、当前畜牧行业现状

1.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畜牧行业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身体健康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肉蛋奶的需求量的不断加大,推动我国畜牧行业逐渐走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方向,以及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发展。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废水污水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对生态的破坏还未得到有效遏制。甚至有些养殖场、养殖户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给畜禽添加国家禁限用药剂和其他有害成分,严重危害人畜健康。不合理的养殖方式和运输业加大了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风险[1]。

2.我国的人口数量给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压力

2021年5月11日,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已经公布,全国人口为14.1亿人,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巨大的人口数量导致食物和畜产品的需求量也相当庞大,目前,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渐上升,对于畜牧产品的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为我国畜牧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大挑战。

3.生产方式落后

畜牧业的发展其中农村占了很大一部分,虽然目前农村的畜牧业发展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家庭独立养殖模式,逐渐向集体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改变为龙头企业带动、统一养殖、合作养殖。但并没有完全摆脱固有的生产方式,“四良一规范”等科学养殖模式未全面推广,圈舍建造不合理,地址选择不科学,畜舍简陋,饲养、防疫、和粪污无害化处理等环节不符合规准规范要求;饲养人员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养殖规模和数量较为零散,增加了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几率;给动物的防疫带来艰巨挑战。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分配,整体综合效益得不到提升[2]。当前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途径之一就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养殖技术,并加大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当前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优质的禽畜产品种质资源培育不足,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必须加快畜禽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和推广;各种优秀的生物技术、科学技术结合不紧密,“产学研”脱节;基层畜牧业工作者综合素质偏低缺乏有效系统培训教育。以上情况的存在严重阻碍畜牧业发展。

4.资源匮乏,畜牧业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

畜牧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山地、林草、湖泊、滩涂等都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资源,生态保护优先和禁牧轮牧政策的严格实施,饲草料供应问题凸显。种植业的结构调整成为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畜牧业发展倒逼种植业发生结构转型,两个产业是相辅相成的。目前我国的农业资源越来越少,农业生产力减少,有限的自然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利用的方式落后,甚至遭到破坏,自然资源的匮乏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许多地方由于资金投入不够,针对畜禽的良种培育设施薄弱,畜禽的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加之饲养方式落后,饲养人员专业化水平低,为追求利益,在饲料中添加违禁添加剂和其他兽药的现象屡禁不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畜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5.养殖技术知识落后

目前,养殖规模化的发展要求和相对滞后的养殖设施、饲养人员的技术知识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防疫方面,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亟待规范,没有经过规范化的培训,也没有相关职业证书,农村乡镇也不具备让其继续进修学习的机会,导致其只能根据短期培训和治疗经验为牲畜进行常规诊疗,诊疗技术手段满足不了当前许多病种的治疗。当前疫病的种类已经逐渐增多,禽畜疫病严重阻碍畜牧业发展,给养殖企业和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疫病的诊治,依旧沿用传统方法的陈旧的诊疗设备,仅仅在诊断方面,就严重影响了诊疗速度,甚至有些个体化养殖人员,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养殖户自己就充当起了兽医,知识水平严重不符合要求。村级防疫员队伍的组建不具有稳定性,防疫经费更得不到保障。导致整个乡镇的防疫力量落后,与复杂繁重的疾控诊疗不成正比[3]。

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转变经营方式

当前,畜牧行业仍有一些部门企业依旧沿用传统养殖模式,应该在生产方式上着手改变,变革传统生产方式,减少散养户生产模式,进一步转变为龙头企业加农户、集中规模化养殖,向更加现代化、规模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前进。加大新建养殖场的监管力度,养殖场的建立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对建造地址、周围环境、饲养水平、牲畜疫病的防控、整体布局等进行审核。加大监管力度,建立规范化的养殖场管理制度。与发展绿色生态、美丽乡村建设、自然环境等相结合,推动其向规模化、可持续化、生态化的集体生产模式转变,提供有利条件,推动个体散养农户向集体养殖小区进行转变。彻底改变人畜共居现状,不仅为禽畜养殖提供合理化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养殖户的居住环境。

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畜牧业产业作为振兴农村的朝阳产业的战略支柱地位,建立畜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网格。促进产业发展,畜牧业的良性发展与人们粮食健康相辅相成,还关系到许多以畜牧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乡镇,提高居民经济收入促进国家和谐稳定发展。改变乡镇农村原有的畜牧业发扎机制,进行创新,始终坚持把新型畜牧业作为发展载体,加强企业、政府、养殖户之间的协同合作,促进新型生产模式发展。将乡镇较分散的个体养殖户进行整合,抱团取暖,一加一大于二,提高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养殖资金投入,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提高回报率。增加养殖户收益,使养殖模式更加规模化、一体化,充分调动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畜牧行业的发展,壮大畜牧团队。

2.科学发展畜牧行业

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统称为科技,科技的本质就是发现或发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各种物质通过这种联系组成特定的系统来实现特定的功能。在21世纪以来,许多科学技术的产生,其中包括信息技术、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如今已经被普及到许多领域,同时,在畜牧行业科学技术也得到了极大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畜牧业的持续发展。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新时代的畜牧管理决策行业,始终要牢记把畜牧业的发展与科技相结合,统筹发展,励志摆脱传统畜牧业的困境。谋求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行阳光工程和科技助力畜牧业等活动的开展,切实提升养殖户科学的养殖思想,提高其科技素养,提升畜牧业整体科学技术的含金量,促进畜牧业向科学管理、合理配置、规范防疫的方向发展,建立养殖示范小区,加强科学技术的推广,最新一体化生产进程的发展,引进优秀禽畜品种,进行繁育,推广良种繁育体系的发展,增加良种覆盖率。促进养殖技术越来越标准化,推广科技养殖、高效养殖、无公害养殖技术的普及,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制度、对畜牧生产加强前期预警,加快市场信息流通,指导养殖者进行生产的合理安排。

3.坚持生态化发展

想要促进畜牧业生产模式的转变,首先要转变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从单一的畜牧业向资源结合性进行转变,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需要在传统生产型的基础上结合规模经营。在生产管理上引用系统的科学管理办法,坚持现代化技术管理的指导地位,促进系统科学和生态科学的有效结合。坚定不移走生态化生产路线。然而,必须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安全,才能确保畜牧行业的稳步前进。目前,存在许多影响畜牧业稳定发展的问题,比如禽畜动物的疾病问题;饲养材料中的添加剂问题;禽畜动物生长环境问题;草原植被承载量问题;沙化严重问题;自然资源匮乏问题等,所以必须坚持畜牧业的生态化发展。始终坚持走生态化技术路线,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的创新道路,促进畜牧行业的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使畜牧业彻底摆脱疫病困扰,生产出的奶制品更加绿色有机。推广立体养殖模式,比如,对于鸡鸭的生产养殖,建立双层养鸡社,鸡鸭排出的粪便经过发酵加工后喂给猪,猪的粪尿再制作成沼气,沼气用于生产生活,沼渣再排放到鱼池,鱼塘中的淤泥在进行回收用于粮食作物的种植。这样的立体化畜牧业养殖,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要始终坚持走生态化路线,提升畜牧业的生产价值,提高国际绿色贸易竞争力,对于传统工业化生产道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其中优秀的技术并持续发展。

结语: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畜牧业迅速发展,畜牧业的产值也不断提高,其在农业中的地位也有所提升,当前我国畜牧业生产基础条件不断改善,生产方式快速转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市场有效供应能力也在不断加强,但为了确保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和人类具体需要,在不断发展中求生存,确保生产模式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相协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畜牧业畜牧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映像畜牧业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