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校园融媒体工作室教学模式改革

2021-03-27王晓刚

中文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产教育人校园

王晓刚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一、产教融合背景

1.产教融合机制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而这也能有效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社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高职院校要完成的使命是向社会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应注重课程改革实践,加强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从而有效增强育人实效。如今高职院校将发展的方向确定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在实践中需构建较为完整的育人体系,并将行业企业的相关标准以及实践工作内容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会大大提高教育体系的完整性。有的高职院校建设完善教学模式,建立产业学院,主动邀请行业知名企业专家和学者,并将正在进行的或者是以往进行的真实项目引进课堂,把行业中新的内容填充到教学体系中,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学保持新颖,完善的课程体系使得高职院校能够顺利提升育人水平[1]。

2.产教融合发展要素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变化,高职院校不仅推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且加强产教融合,在应用实践中不断找出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创新校企协作的应用模式。加强产教融合的实践,加强理论研究,理清产教融合发展要素,对产教融合的功能和重要意义展开讨论,分层次讨论产教融合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产生的影响。积极借鉴国外产教融合的先进经验,了解国外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研究产教融合的一些实践问题,包括改革措施、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方向以及实训设施。

二、校园融媒体工作室

1.工作室的工作目标和思路

校园融媒体工作室将校园网络视频平台作为基础,所制作的视频栏目与学校发展的时事新闻相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也非常贴近,而且视频的内容学生都喜闻乐见。在发展中对节目以及视频内容不断创新,充分展现学校党委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高职院校“双区协同,三全育人”策略,推动校园媒体融合发展,在育人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能吸引学生兴趣,在此条件下广大高职生会积极融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校园融媒体工作室的工作思路是建设校园电视台为雏形,搭建视频媒体的拍摄、录播、制作、发布等系统设施设备;工作的主力军是以相关专业教师及学生成立的媒体工作室团队,所建设视频新闻等栏目是重要的宣传载体,所构建的平台通过宣扬校园文化,实现育人目标。对节目渠道不断进行拓展。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发挥校园融媒体工作室的辐射作用,使学生群体能够参与到学校媒体宣传活动中,成功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高职生建设校园文化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同学们都能够参与到建设文明和谐校园文化的工作中。在工作中积极开发各项育人资源,使校园文化能够长期发挥育人作用。

2.校园融媒体工作室的平台组建

校园融媒体工作室是建设传播校园文化信息的载体,同时也方便校园师生的沟通和交流,所构建的交流平台汇集校园舆情,也为舆论的反应提供空间,通过校园媒体交流平台,同学们能唱响校园主旋律。工作室在最初建设平台时想要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服务,除此之外还想有效丰富并广泛传播和谐的校园文化。工作室建立了校园内的视频录播平台,该平台为视频提供了主要的传播渠道,工作室内有专业的一级演播室,内设数台高清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就可以使用,这些都是坚实的物质基础,对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很有帮助。校园融媒体工作室成立校园电视台融媒体工作室,建设宗旨是锻炼好学生,传播正能量。学生媒体工作室会制作校园新闻视频节目,同时确保视频节目的顺利播出。学生媒体工作室对校园内的动态实时关注,会为师生提供展示风采的平台,积极弘扬先进文化,实现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

3.校园融媒体工作室的团队组建

校园融媒体工作室的团队构成有新闻部、拍摄部、录播部、管理部,会赋予学生一定的权利,学生可自主管理、独立策划、自主制作、审核部分内容。融媒体工作室设立了学生加入机制,为有专业能力的团队核心成员提供学分置换条件;为对媒体感兴趣的学生提供加入工作室的机会。在学生媒体工作室中,同学们有很多实践机会,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建设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媒体文化环境。当学生媒体工作室有了独立的管理和运行权利,学生会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对校园内发生的大事、要事积极关注,将校园内的良好氛围传承下来,同时,对校园内的优秀文化深入挖掘和弘扬。校园融媒体工作室会积极反映学生集体所关心的问题,所宣传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信、有责任心的优秀品质,起到育人的有效作用。工作室为实现培养人才的发展目标,定期与同行沟通交流。所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是邀请校外专家开展讲座,除此之外,还会做有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活动。学生工作室的成员需要进行学习汇报,可总结技术经验,也可赏析佳作。汇报期间,团队成员相互讨论,讨论的内容有新技术、新的专业知识、视频的拍摄技巧,在探讨中团队成员共同进步。

三、产教融合助推校园融媒体工作室教学模式改革

1.执行人才定向培养模式

改革校园融媒体工作室教学模式,需深化校企协作,所建设的产教融合教育机制注重体现岗位差异。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具备标准化、一体化特点,方便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同时体现岗位差异,从而优化产教融合教学效果。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需实现培养差异化人才的目标,同时提高培养手段的科学性。就校园融媒体工作室而言,所能为学生提供的基地数量是有限的,应当将岗位差异考虑在内,与校外企业建立合作,对人才进行定向培养。企业是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在培养岗位人才时注重实现差异化,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传统产教融合模式下,企业仍需付出过多的二次培养成本,改革校园融媒体工作室教学模式要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二次培养成本。融媒体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包含的内容有视频剪辑、音频剪辑、新闻编辑,融媒体企业可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工作。

2.加强协调挖掘最大共同利益

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容易产生差异的是双方的利益诉求,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双方合作。所以在实践中,应重视对双方利益的协调,确定双方利益的关联性,挖掘最大共同利益。在此条件下,构建联合人才培养机制,保证科学完善。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建设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实践基地,建设共享平台,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价值。通过紧密的沟通和交流,成功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建设教师团队,坚持双师型理念,促进校园融媒体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进步。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确定合适的人才培养目标、方向、课程体系、实践基地来实现,在此条件下高职院校才能获得比较好的育人成果,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协同育人。为保证教学模式改革,应加强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

3.加强整合融媒体工作室资源

整合高职院校的媒体资源,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融合队伍、重新塑造流程、升级技术。整合时应该对高职院校的新闻中心实际情况有充分了解,同时,也要注意把握高职院校对媒体的需求。可通过调查,了解媒体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融合媒体的出发点应该是解决新闻宣传的困难,可以使用的技术有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5G技术,成功建设媒资系统,注重媒体平台的建设,加强整合学校的融媒体队伍,在此基础上重新塑造媒体宣传的流程。在规划设计工作中,应实现全员参与,同时覆盖全部要素,能够在全校范围内接收到新闻媒体的信息。建设校园学区、舍区户外宣传大屏,搭建微信公众号,申请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账号等,发挥融媒体优势,对平台进行整合。所建设的融媒体平台,除了整合资源以外,还加以优化,实现了对一些重复业务的整合,并采取创新型技术,对智慧采编起到保障作用,使得新闻媒体资源的运转速度有所提高,媒体的生产力也获得提升,建立了规范的采编审发流程。建立互通互容的管理模式,实现策划媒体内容、应用媒体平台、媒体宣传终端的融合。所建立的媒体平台要具备汇集资源的功能,同时也要能监测校园和企业舆情,所形成的反馈流程要具有实时动态化优势,在校园和企业内传播正能量,不断加快媒体信息传播速度,提高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实践水平。

4.加强政校企三方联动创新内容以赛促改

政府产业规划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发展的风向标,企业的发展趋势也会给职业教育改革带来新思路。所以加强政、校、企三方联动能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融媒体时代,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以内容为载体借助新媒体平台宣传自己,包装自己。那么在这个以内容为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的创新是新媒体工作室的核心所在。校园融媒体工作室要想能够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互联时代迅速提升工作室的知名度及工作室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务必要积极参加政、企组织的相关宣传内容的策划与制作中去。政、企所组织或发布的新媒体宣传项目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以政府或行业组织的各类媒体大赛,一种是企业宣传类的有偿项目。融媒体工作室团队在完成校园新闻等内容制作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以上两类项目,前者可通过获得奖项积累融媒体工作室教学改革的成果,后者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获得项目经费,一举多得,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这样良性循环,校园融媒体工作室一定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结语

产教融合发展要素包括改革措施、经费、师资力量、确定学科专业以及实训设施,高职院校的校园融媒体工作室,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思路,同时,也在加强平台和团队的建设。产教融合助推校园融媒体工作室教学模式改革,还需执行人才定向培养模式,加强协作,挖掘政、校、企最大共同利益,加强整合融媒体工作室资源,创新内容以赛促改革。

猜你喜欢

产教育人校园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